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9-02 10:44:37
導語: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與注重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由于歷史知識具有固定性,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會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形式枯燥,從而無法提高教學質量。探究式教學主要注重學生思考與實踐的過程,而不是教學結果。探究式教學不但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還能豐富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本文首先對高中歷史探究式教學進行概述,然后分析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及其教學設計。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高中歷史教學;歷史素養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在歷史課程學習中的探究過程,通過問題的提出、資料的查找、學習探討以及教學評價等一系列過程來完成高中歷史探究式教學,從而能在探究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思考,進而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有利于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質量。那么應該如何在高中歷史課堂中應用探究式教學呢?下面讓我們共同來進行分析。
一、高中歷史探究式教學概述
探究式教學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教學過程。探究式教學注重學生探究的過程,而不是探究的結果。學生在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資料搜集,搜集資料后要根據問題進行思考與研究,通過語言的組織和論述能找出問題的答案和依據。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進行分享和討論,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主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收集能力、自主研究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等,在此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究學習的狀態,進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高中歷史探究式教學應該秉承著學生為探究主體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揮的是教學引導和輔助的作用,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通過探究、思考和理解,能將歷史知識熟記在心中,而不是通過死記硬背來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學生在搜集資料時沒有具體限制,學生可以根據已有的歷史知識、歷史教材、相關論壇、論文資料、歷史書籍等多個途徑進行材料的搜集,從而形成自己的觀點。雖然歷史具有過去性和確定性,但是因為學生個體差異不同,對歷史會有不同的認知。通過學生交流的過程能產生思想的碰撞,從而還原一個最真實的歷史,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歷史教材內容始終有限,學生通過對課外資料的搜索可以擴展教學內容,能讓學生對書中內容具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
二、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一)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是高中歷史探究式教學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教師在提出問題前要對課程中的歷史內容進行深入了解,然后針對其中的某一個歷史事件或歷史問題進行研究,從而提出一個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讓學生進行研究學習。教師提出的問題非常關鍵,第一,提出的問題必須與教材課程內容相關;第二,提出的問題必須有探討的價值;第三,通過學生探究的過程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知識上的收獲;第四,提出的問題具有討論價值,學生通過問題的討論或辯論能促進學生思考,進而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
(二)搜集資料
搜集資料是探究式教學中學生進行信息搜集、整理和研究的過程,學生可以通過一切可以獲得信息的渠道來進行資料搜集。比如,可以在互聯網上搜集材料,也可以去到圖書館閱讀相關書籍。學生也可以參照歷史書中相關的內容進行信息提取,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去進行聯系,進而總結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學生在搜集資料后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首先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后陳述觀點論據,包括論據的出處,這樣可以作為觀點佐證,使自己言論更有說服力。寫完后,學生可以對自己的措辭進行斟酌,盡量客觀,最好把自己想表達的言論能脫稿陳述,這樣學習到的知識才會成為自己的。
(三)學習探討
學習探討的過程是師生之間針對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的過程,也是思想碰撞的過程。學習探討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生陳述自己觀點,第二部分是以辯論的形式進行交流,從而實現思想的碰撞。這樣不但能提高高中歷史課堂的趣味性,還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通過學生的交流,可以將學生的觀點匯聚到一起,這樣更加具有歷史教育意義。
(四)教學評價
在進行高中歷史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評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積極的教學評價能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歷史課程探究,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不斷思考,這樣才能對學生的歷史學習起到推動作用。另外,教師在教學評價時也可以對學生的歷史探究過程進行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資料搜索效率,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歷史知識的探索。
三、高中歷史探究式教學設計分析
(一)教學準備
教師在進行高中歷史《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一課的教學前,教師應該對歷史教材內容進行分析,然后從中提出具有可探究性的問題,從而讓學生在進行自主探究和課堂討論的過程中能有所收獲。課程中的內容有很多,包括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廢除行省制度,將宰相的職權進行分割,設立“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司分掌權力,從而避免丞相對皇權的威脅。明朝還設置內閣制度,清朝設置軍機處,大興文字獄,設立錦衣衛、東廠、西廠等都是為了鞏固皇權。但是內容太多,教師應該抓住其中一個點進行問題的提取,這樣才能讓學生具有針對性地探索。眾所周知,內閣制度中具有內閣首輔一職,教師可以讓學生將內閣首輔與丞相進行對比,分析內閣制度對君主專制加強的影響,這樣才具有歷史探索性。
(二)提出問題
教師在提出問題時為了讓學生對問題感興趣,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法來進行問題導入。有一部歷史劇特別受大家的歡迎,是由張黎執導的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里面有提及內閣機構和內閣首輔。當時的內閣首輔是嚴嵩,其他內閣成員包括張居正、徐階、高拱等人。教師通過播放電視片段進行問題引入,從而提出探究性學習問題:內閣首輔是否相當于丞相,內閣制度對君主專制加強的影響。然后讓學生進行資料搜集。
(三)課堂討論
學生搜集相關資料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課堂討論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生陳述自己觀點,第二部分是以辯論的形式進行觀點論證。學生陳述自己觀點時,可以通過舉手來進行表述,也可以通過教師隨機提問來進行發言。理論與實踐觀點觀點陳述完畢后,針對學生觀點有不同意見的同學可以舉手進行一對一的辯論。通過學生課堂討論的過程可以促進學生對歷史問題的思考和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
(四)教學評價
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首先應該以鼓勵的形式進行,這樣可以提高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在不斷的歷史問題探索中自主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總結能力和表達能力。在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學習更多的歷史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教師還應該針對學生在探究式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包括學生搜集資料的途徑指導、學生語言組織和表達的指導,進而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探究式歷史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讓歷史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為我國歷史教學工作做出貢獻。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是非常必要的。首先,通過探究式教學可以讓學生進行相關歷史資料的搜集和探索,在課堂上與教師和同學進行交流,從而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將大家對歷史的理解和搜集的資料進行匯聚,從而能更加客觀、全面地看待歷史。通過有效的教學評價可以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歷史學習的激情,有利于高中歷史教學的開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旨在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劉瑞環.高中歷史探究式教學[J].新課程(下),2018(15).
[2]石繼紅.高中歷史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初探[J].考試周刊,2020(22).
[3]滕月.高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探究思維的培養[J].科學咨詢,2020(11).
[4]李哲民.高中歷史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東西南北:教育,2020(04).
[5]王金環.高中歷史自主探究教學的實踐探索[J].甘肅教育,2020(04).
[6]郭晉缺.淺析探究性學習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0(20).
作者:孫殿秀 單位: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
- 上一篇: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特點及策略
- 下一篇:管理會計在律師事務所盈利模式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