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歷史如何滲透愛國教育
時間:2022-05-31 09:28:09
導語:中職歷史如何滲透愛國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職學校的教育,要能夠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職業操守、德育的提高等。在中職歷史教學中,歷史教師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國滲透德育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從而使得歷史這一科目的教學更加具有意義。中職學校的歷史教師要能夠積極創設多元化的教學內容,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進而提高學生道德素養,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關鍵詞:中職學校;歷史;愛國教育
中職學校的歷史教師首先要能夠認識到學生學習心理和學習行為的特點,進而因材施教,開展學習感興趣的歷史教學活動。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針對具體的歷史知識,從歷史的角度和國家的角度來分析歷史問題,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學生的國家榮譽感和自豪感,引導學生珍惜現有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教育等。[1]
一、多媒體在中職學校歷史愛國教育活動中的積極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術時代的到達造福了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等。新課程改革號召教師能夠科學合理、創新地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日常的教學活動,所以中職學校的歷史教師也要能夠抓住信息技術的潮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擴展歷史教學活動,培養中職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例如,中職學校的歷史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匈奴與兩漢的關系、呼韓單于歸漢和昭君出塞為漢匈兩族的友好相處做出了重大貢獻”這一內容時,歷史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在課堂之初就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針對具體的歷史事件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歷史教師可以說“同學們,你們聽過呼韓單于這個人物嗎?聽過昭君出塞這個歷史典故嗎?”,在有的學生回答“老師我看過一部電視劇叫做《王昭君出塞》”、還有的學生回答“老師我知道呼韓單于這個人,他是匈奴的一個首領”等回答。歷史教師就學生的回答可以說“同學們的回答都很好,大家對于歷史上的一些人物和歷史典故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現在請同學們認真觀看老師在多媒體上播放的視頻,然后回答問題:視頻主要講了什么內容,看完這個視頻你有什么樣的感受,用自己的話簡單說一說”。歷史教師在課堂之初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課堂的學習狀態,緊接著引導學生觀看教學視頻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有利于教師開展下一步的教學工作。最后,在有的學生暢談自己的觀后感回答“看完這個視頻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繁榮昌盛的發展是由各個民族共同努力共同創造的,民族友好是多民族國家發展的趨勢,這不禁讓我感嘆到我們國家的偉大和包容性”等回答。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學校歷史愛國教育活動中的積極應用
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積極討論問題,融入課堂學習活動中。中職歷史教師要能夠在歷史的愛國教育活動中,培養全班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促進每一位學生情感教育的發展,所以教師要能夠積極、創新地應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活動,提高每一位學生的愛國認知,也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例如,中職歷史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隋唐時期社會概況和文化”這一內容時,中職歷史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這一章的某小節合作探究。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中職歷史教師可以說“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文學的繁榮”以及“五彩繽紛的藝術”這兩個小節的內容,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對老師在多媒體上所展示的問題進行探究。要求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要能夠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小組代表進行記錄和總結,最后由小組代表分享本小組的探究討論成果。中職歷史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簡單的歷史知識進行探究和討論,能夠引導不同的學生從自身見解出來來理解這一歷史知識,而這一部分知識的學習比較容易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激發學生感嘆中國歷史文化的多樣性和藝術性,使得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祖國文化的繁榮昌盛。在小組討論結束后,中職歷史教師鼓勵小組代表回答問題,在有的小組代表回答問題后,教師還可以說“其他小組有沒有不同的意見或者見解的,或者對其他小組所分享的內容有要補充的?”,這樣的話語能夠使得小組合作的學習活動更有意義,使得全班學生的意見都融合在整個歷史課堂中,更容易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2,3]
三、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在中職學校歷史愛國教育活動中的積極應用
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與小組合作學習能力一樣重要,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更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發思考性,中職歷史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學習課堂中主動激發自己的愛國思想。此外,中職歷史教師還可以結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使得自主探究學習課堂的愛國教育更有效和更高效。例如,中職歷史教師在引導中職生進行習題分析時,就可以開展自主探究的習題課堂活動。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中職歷史教師可以說“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鴉片戰爭’的相關內容,現在請同學們認真觀看老師在多媒體上所展示的情境題目,并自主探究問題并完成總結在課堂上進行學習分享”。中職歷史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包含真實歷史事件的習題,在這樣的習題分析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情感教育和德育是一種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在有的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并回答“老師這一情境讓我感受到了侵略者的“惡毒”,鴉片戰爭成為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鴉片戰爭后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轉變。看到那些因為抽食鴉片而變得瘦骨嶙峋,變得家破人亡的人,我為他們感到痛心也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國家強大了,我們才能在世界上更好地立足”等回答,中職歷史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鴉片戰爭后,中國人民反外國資本主義和反封建主義的活動”。這樣的教學活動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也有利于教師進一步開展接下來的教學內容,使得學生更好地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
四、演講比賽在中職學校歷史愛國教育活動中的積極應用
演講比賽這一活動不僅是語文教學活動的“專利”,在各個科目的教學中都可以開展演講比賽的活動,如何有效地開展這一教學活動需要各科教師的巧妙創設。中職歷史教師要能夠抓住演講比賽活動的特點,引導學生在演講的氛圍中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懷,以演講的方式傳遞這種愛國精神,并感染觀眾等。例如,中職歷史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中國近代史”后,引導學生結合當下時政,積極參加以“科技強國”為主題的演講比賽。中職歷史教師在課堂中可以說“同學們,科技強國現在已經不僅僅是我們國家發展的口號了,我們國家的科技在不斷地進步,我們的創新科技在不斷地發展,請同學們積極參加整個初中部的演講比賽,要求根據我們之前學習的“中國近代史”的內容,結合當下國家的發展內容為主進行撰寫演講稿并進行演講。希望同學們積極參加這一演講比賽為班集體爭光”。中職歷史教師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主題要求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和簡介,引導學生以演講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感,還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從“班級”這個小集體到“國家”這個大集體,都滲透著對學生的愛國教育,使得歷史這一科目的教學更具有深刻的意義。最后教師給予不同班級的學生進行公平、公正、客觀的點評,給予學生鼓勵、認可的同時還要能夠給予一定的意見,引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再接再厲。[4]
五、結束語
中職學校的歷史教師要能夠抓住在歷史這一科目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的強烈號召,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個人歷史素養,提高學生愛國主義情操的教學活動。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歷史教師還要能夠注重學生其他各項學習能力的協同發展和綜合發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歷史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韓軍.淺談種植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科技風,2018.
[2]謝華俊.淺談中職學校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教育觀察月刊,2019.
[3]劉浩亮.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J].新課程(中旬),2019.
[4]夏亮.怎樣在歷史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J].讀寫算,2019.
作者:趙艷榮 單位:臨沂市工業學校
- 上一篇: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改革創新研究
- 下一篇:財政廳社會保障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