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名城打造建議
時間:2022-04-21 08:58:08
導語:歷史文化名城打造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歷史文化名城概念及保護制度
(一)歷史文化名城概念辨析。1982年我國公布了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但文件中并沒有給歷史文化名城下一個具體的定義,1986年國務院提出了“審定原則”,大體可概括為既要擁有歷史文化又要有能體現文化特點的現代遺存。這一思想大致沿用到今天。(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2008年國務院頒布《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此條令為我國最早成熟且完善的相關條令,其中強調了保護規劃應當包含具體的保護原則、內容、范圍等,相比于之前的制度具有極大地提升,如完善了法律法規,解決了人治的問題等。(三)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范圍。2008年頒布的條例對其保護范圍提出要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應當整體保護,保持傳統格局、歷史風貌和空間尺度,不得改變與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觀和環境。”這是第一次保護制度上從個體到整體的保護措施,即保護意識從個體上升到整體層次,觀念上是一個極大的進步。
二、龍井市革命歷史文化遺址
(一)延邊州龍井市申報歷史文化名城前提及基礎。2017年新頒布的相關條例對申報提出了說明:“歷史上曾經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或者軍事要地,或者發生過重要歷史事件,或者其傳統產業、歷史上建設的重大工程對本地區的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或者能夠集中反映本地區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饼埦性诟锩鼩v史上有重大的紅色事件發生,且同樣體現出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符合兩項要求。(二)重要機構及黨組織所在地遺址統計。龍井市已知的有準確史實的遺址統計,總計十九處,均是近代歷史上延邊州重要的紅色活動紀念地。如第一所私人學校瑞甸書塾,以及第一個共產黨小組的建立等,朝鮮民族民風淳樸崇尚教育,許多學校都涌現出革命烈士、愛國作家等,還有名校如明東學校、正東學校,而這些遺址,在歷史中,在那個烽火燃燒的時期對于東北全境從反日到解放尤其是延邊州的獨立都有著重大作用,代表了一個個艱苦但卻光輝的使命與不朽的榮譽。
三、龍井市民族特色風情分析
龍井市是朝鮮族民俗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因此這里集中體現了特色民族風情。朝鮮民族能歌善舞,無論何時他們都會伴著民歌跳起民族舞蹈,較為傳統的方式是有人打出鼓點或彈起伽倻琴,然后一個人放聲高歌,眾人附和,民歌完全的融入了朝族人民的生活?!伴L鼓”在朝鮮族的樂器中屬于音色最優美的一類,它的種類很多,但總體上體型碩長,兩端較大,中間細,它的特色在于其兩端鼓皮材質或做工不同,因而音色不同,在演奏的時候可用鼓槌、鼓鞭、手指、手掌配合敲擊,音色清脆悅耳,具有十分豐富的表現力。延邊州是中國境內朝鮮族人口最多的聚居地,而龍井市又作為中國境內朝鮮族文化的搖籃更是集中體現出了屬于朝鮮族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大到傳統民俗活動、市內街道建筑,小到朝鮮族人民生活中約定俗成的飲食方式、生活習慣等,都彰顯出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文化,符合集中反映本地區民族特色這一條件。四、關于將龍井市打造成歷史文化名城的相關建議(一)保護歷史遺跡,開發城市新區。龍井市作為東北地區的革命老區,又同時作為朝鮮族文化的發源地,開發時更應當注重對資源的保護,加速城區建設的規劃,在符合法律基礎上開始發展,在開發過程中維護遺跡周圍環境,合理避開文化遺跡,或者開發郊區等。(二)研究設計特色經濟規劃,打造經濟城市一體發展。龍井市同時具有革命老區、民族風情這兩大特色,可以尋找與這兩大特色相關的發展方向進行經濟規劃,如通過發展獨具特色的旅游產業,宣傳紅色革命歷史足跡這一主題等,對道路進行規劃,將紅色遺跡串聯起來,打造具有特色的紅色革命足跡,周圍突出體現朝鮮族特色風情,展現民族魅力。(三)加強文化宣傳,樹立品牌形象。城區發展與文化保留和諧共進,規劃好城市發展方向后宣傳時應當著重相應的文化宣傳,樹立形象。以開發旅游業為例,將旅游重點定位于紅色旅游以及民族特色旅游,著重于這兩大特色的宣傳,減少次要旅游資源宣傳,逐漸樹立起龍井市的城市品牌形象,打造城市名牌,宣傳文化,發展經濟。
作者:康中山 金明仙 單位:延邊大學
- 上一篇: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分析
- 下一篇:歷史教學素質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