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名城景觀規劃設計與實踐
時間:2022-07-15 11:12:32
導語:歷史文化名城景觀規劃設計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我國大力發展城市化建設的過程中,規劃設計獨具特色的濱水景觀,不僅可以打造城市名片,為城市居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同時也有助于充分展示城市優秀的歷史文化。因此,文章從明確城市歷史文化與濱水景觀規劃設計之間的內在聯系入手,結合具體設計案例,著重圍繞歷史文化名城特色濱水景觀規劃設計與實踐進行簡要分析研究。
關鍵詞:歷史文化名城;特色濱水景觀;景觀規劃設
計通常將含有水域及其周邊各種陸域元素的整個景觀系統稱之為濱水景觀,在歷史文化名城中規劃設計具有特色的濱水景觀,為當地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提供集中場所之余,使得人們能夠從中充分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元素,并有效滿足城市居民的休閑娛樂需求。
1城市歷史文化與濱水景觀設計的內在關聯
1.1濱水景觀設計可有效顯示城市歷史文化。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濱水區作為其一大重要區域,伴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也積累形成了大量的優秀、特色歷史文化。通過結合城市歷史文化開展濱水景觀規劃設計,一方面可以對原本城市中分散的歷史文化資源及相關要素進行集中整合與有效保護,另一方面,城市濱水景觀規劃設計也可以對城市優秀的歷史文化進行集中展示,成為城市獨具特色的文化與風景“名片”,并推動著城市歷史文化的繼續發展。1.2濱水景觀設計以城市歷史文化作為基礎。歷史文化名城特色濱水景觀規劃設計需要將城市中的歷史文化要素作為根本基礎。歷史文化名城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創造了大量寶貴的城市歷史文化資源,而這些資源真實記錄著整個城市的發展歷程、真實展現著城市的現實生活,市民所開展的各項文化活動均以城市歷史文化為依托[1]。因此,需要設計人員在規劃設計濱水景觀時可以從城市歷史文化出發,對城市居民的生活習慣、生活行為等進行充分考慮,在有效利用各種城市歷史文化資源下,以便可以有效豐富濱水景觀設計效果,并使得城市歷史文化得以借助濱水景觀設計獲得新發展。
2歷史文化名城特色濱水景觀規劃設計的實踐
2.1塑造濱水駁岸。以贛江濱水景觀規劃設計項目為例,在該項目的濱水景觀駁岸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通過充分結合贛江的親水性、歷史性與生態性,選擇使用駁岸組合的設計方式。在與贛江附近廣場的結構特點進行有機整合下,將片區的出口與入口位置處的濱水駁岸設計成堤路型駁岸,先通過使用原檔石填充湖面與駁岸的空隙位置,進而保障湖面與濱水駁岸持平。隨后通過增加自然石塊并搭配周圍的自然綠化,進而在有效保障安全性的基礎上,使得游覽者能夠最大程度地近距離接近水岸地,令游覽者能夠真正參與到濱水區地空間中,同時也可以有效提高濱水駁岸的親水性。在濱江步行道中段位置,設計人員則將濱水駁岸規劃設計成棧道型駁岸,便于游客步行游覽,與濱水空間以及水體之間形成有效互動,獲得反復身臨其境般的觀覽效果。而在濱江步行道的周邊位置處,則通過規劃設計漫灘型濱水駁岸構成一個完整的景觀節點[2]。2.2設計濱水建筑。通過充分結合當地的地方傳統特色以及豐富的歷史文化,設計人員在積極搜集當地地方建筑符號如出檐深挑的屋頂、建筑主材多使用青灰色石材等。在濱水建筑規劃設計中,設計人員選擇將贛江周圍的傳統建筑作為基礎原型,在整個濱江建筑形體設計成上下收分的形式,并通過運用大量蘊含豐富城市歷史文化的建筑元素與符號,在建筑屋頂大多使用深灰色的流線型瓦片,建筑立面則多為白色和赭石。濱江建筑主體以運用青灰色石材為主,在門窗、欄桿等建筑部位,則仿照當地傳統建筑采用暖色木材,并搭配使用雕刻、鏤空等工藝技術,進而使得濱江建筑可以與周圍傳統建筑融為一體,凸顯出當地厚重的歷史文化氛圍,充分彰顯出濱江建筑典雅、穩重、古樸自然的獨特建筑氣質。與此同時,為有效保護濱水岸線,設計人員在規劃設計贛江濱水建筑時,將水岸周圍的建筑高度適當降低,隨著水岸逐漸向腹地深入,建筑高度也逐漸升高,利用此種設計方式使得游覽者在登上濱水建筑時可以擁有寬闊的視域,將整個贛江美景盡收眼底,同時也可以有效減小贛江寬度對濱水建筑規模的影響。2.3配置景觀植物。景觀植物屬于濱水景觀規劃設計的一大重要設計要素。由于在該項目中,贛江水體周圍自然生長著許多水生植物以及濕生植物,具有相對豐富的自然植物資源,因此為有效增強濱水景觀規劃設計的自然性,還需要在贛江濱水景觀規劃設計中重視對景觀植物的科學配置。設計人員通過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以選擇當地特色樹種如白玉蘭、菖蒲等為主,并且考慮到贛江悠久的歷史文化,國槐與蘆葦等植物在當地屬于歷史悠久的傳統特色植物,因此,為了有效增強濱水景觀植物的層次性,提高其觀賞美感,在實際規劃設計中,設計人員通過將高大的喬木與低矮的地被與水生植物進行相互組合,同時在綠色植物中間穿插配置白玉蘭、二月蘭等顏色豐富的花卉植物,進而使得濱水景觀植物具有豐富的表現形式,可以為游覽者呈現出一種美的視覺享受。2.4設計設施小品。在濱水景觀的小品設施設計中,設計人員同樣將贛江當地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融入景觀小品設計當中,利用豐富的濱水景觀小品充分展示出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例如在雕塑設計中,由于贛江當地在漫長發展過程中,歷史文化名人輩出。陶淵明、柳宗元等文豪均先后在此地游覽或居住生活過,并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因此在該項目的雕塑設計中,設計人員通過在濱江棧道駁岸較為寬敞的中心位置處設計放置仿銅綠的陶淵明伏案讀書雕塑,并在旁邊設置銅刻當地歷史文化簡要介紹,從而使得雕塑不僅可以有效豐富濱水景觀,同時也可以作為一大重要載體傳承和展示當地豐富、優秀的歷史文化,充分體現出當地歷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在座椅設計中,則與周邊濱水建筑相協調,同樣采用暖色木材,并將座椅腳設計成圓弧狀,方便游覽者休憩停留。
3結束語
在濱水景觀規劃設計中,需要通過對當地城市歷史文化進行深入挖掘,積極將各種城市歷史文化資源融入到濱水景觀規劃設計中。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科學設計景觀植物,結合當地傳統建筑設計特色濱水建筑,在合理選擇濱水駁岸類型并合理進行設施小品的規劃設計,從而有效將城市歷史文化特色與濱水景觀設計相互融合,進一步增強其設計效果。
參考文獻:
[1]林韻致.濱水景觀立體化設計初探[J].建筑與文化,2019(2):141-142.
[2]胡曉冉.歷史文化名城下的濱水空間景觀設計研究[J].藝術科技,2018,31(6):201.
作者:王軍 單位:山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 上一篇:小規模歷史文化名村保護研究
- 下一篇:歷史文化紀錄片光線景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