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建設中文化創意產業化分析
時間:2022-12-17 03:33:25
導語:特色小鎮建設中文化創意產業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全國各地探索新型城鎮化的道路過程中,利用好一些小鎮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拓展旅游市場和影響力,避免“千鎮一面”的同質化問題,因地制宜結合當地實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是建設具備一定歷史文化資源特色小鎮的重要措施。本文通過探究文化創意產業化的路徑模式與發展歷程,結合甘肅省蘭州市重點建設的青城特色小鎮的發展實情,探討怎樣更好地實現特色小鎮的文創產業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特色小鎮;文化創意產業化;青城古鎮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農村各項改革措施逐步落實,平衡城鎮、農村經濟的發展成為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在繁榮農村經濟、加快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建設和發展特色小鎮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的重要選擇,更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這一事關中國現代化建設根本問題的重大戰略舉措[1]。本研究考慮到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正處在轉型期,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日漸提升,在城市化過程中避免同質化發展,突出差異、體現創意、展現新意對于具有人文資源小鎮的規劃與發展具有極高的戰略意義。文化創意產業化帶來的無污染產業(例如旅游業)的發展以及品牌效應都會對小鎮未來的發展帶來極為積極的影響。引導文創產業健康發展對于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發掘傳統文化精髓,傳統與現代融合發展也是利好因素。本文通過對文化創意產業化的研究結合榆中縣青城古鎮實際情況,探討歷史文化小鎮未來發展之路,并提出相關的策略與建議,以期促進古鎮的發展。
1理論綜述
1.1旅游相關理論。德國學者Christaller在研究“歐洲的旅游發展”時最早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概念,之后加拿大學者Bult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論被廣泛使用,他效仿產品使用的周期概念,創新性地提出旅游地發展經過的六個階段,即調查、參與、發展、鞏固、停滯、衰落或復蘇[2]。每個旅游地獨有一個發展過程,沒有一個旅游地可以被永久保存,因此研究旅游地生命周期,對于如何提高及更有效地開發利用旅游地是必不可少的。學界還將可持續發展理論應用于旅游業,產生了旅游可持續發展理論,在滿足游客和當地居民需求的同時,保持和增進未來發展機會,要求旅游與社會文化及人居環境成為一個整體。旅游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深入將對維持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性目標的實現提供理論基礎。1.2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新興產業,這個名詞最早是由法蘭克福文化研究學派的代表人物Adorno和Horkheimer提出的,該學派認為當藝術成為服務于經濟目的的“產業”,就會使藝術喪失其原本屬性。“創意產業”概念晚于“文化產業”的出現,這個名詞來自政策實踐,特指“源于個人創造力與技能及才華,通過知識產權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創造財富并增加就業潛力的產業”。創意產業和文化產業除了立足點的不同之外,在內涵上也有互不重疊的部分。有部分學者認為“文化產業”與政治和意識形態的關聯更多,而“創意產業”則只與比較單純的經濟活動有關,“文化創意產業”從字面解釋可以指文化產業和創意產業的交叉部分。
2實證分析
本研究采取了抽樣調查的方法,對甘肅省榆中縣青城古鎮的部分居民和商戶進行實地調研,調研主要以入戶訪談的形式進行,了解和掌握了青城古鎮在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旅游業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再結合歸納研究法,將現有的特色小鎮建設的方法和經驗等進行梳理,結合榆中縣青城古鎮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現狀和對周邊農戶的輻射影響情況,深入了解青城古鎮在特色小鎮發展中存在的優勢與局限,同時根據對調研結果的分析給當地相關部門提出一些關于充分發揮特色小鎮對農村經濟帶動作用的可行性建議,促進青城古鎮及周邊農村地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高農戶收入。2.1人口分析。榆中縣青城鎮下轄14個村民委員會,71個村民小組。2011年總人口21717人,其中漢族21707人,占總人口的99.95%,有藏、蒙古、拉祜、壯等4個少數民族10人。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0千米,總面積138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57.37人,總耕地面積1.88萬畝,人均0.89畝[3]。青城鎮依托的蘭州市具有較高比例的大學生群體,具有一定的文化旅游消費潛力。2.2交通線路。青城鎮位于甘肅省榆中縣最北端的黃河南岸,是蘭州市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和全國民間藝術之鄉,也是甘肅省古民居保存較為完整、非常難得的古鎮。景區內主要是古建筑、古民居群,對研究西北民居、西北風情有一定的歷史價值[4]。榆中縣北部多為貧瘠缺水的山區,從榆中縣城乘車北上,翻山越嶺便到了黃河岸邊的青城小鎮,這是一片難得的綠洲。除了有黃河的滋養之外,青城鎮的發展還得益于歷史因素:據史記載,青城鎮為宋仁宗年間秦州刺史狄青巡邊時所筑,所以叫青城。歷史上的青城是以水煙為主的貨物集散地,水陸交通發達、外商云集,泊來文化使得青城古民居既有山西大宅院風味,又有北京四合院的格式[5]。本研究分別以蘭州市、白銀市、榆中縣為出發點,以現有的道路規劃多條路線,考察去往青城鎮的交通情況如下。線路一:蘭州出發,路程106km,耗時2h10min,高速過路費約21元(或乘坐大巴至白銀換乘公交共35元/人),此線路為常規自駕路線,較為舒適;線路二:白銀出發,路程32km,57min,公交車5元/人,青城鎮到白銀的公交車十分鐘一班;線路三:榆中出發方案A,路程142km,2h43min,高速過路費約39元;線路四:榆中出發方案B,路程103km,3h3min,大巴40元/人全程山路,路途顛簸。從蘭州市前往青城鎮大多數以自駕為主,也有部分乘坐大巴的游客。目前自駕只能走現有蘭州到白銀的高速,再從白銀到青城鎮,據調研得知,有一條新的通往青城鎮的高速公路正在修建,開通后將大大方便蘭州市的游客前往青城鎮,畢竟蘭州市是青城鎮最大的客源來源地。從白銀市前往青城鎮的游客,大多會選擇乘坐公交車。從2013年9月起,白銀市公交公司開通了白銀市區開往青城鎮的公交專線,每天從早上9時30分至下午17時30分發車15班次,全程大約一個小時,票價5元,十分劃算和便利。從交通線路來看,蘭州市前往青城的交通條件和體驗亟待改進,物流成本過高。2.3產業與功能分區。青城旅游發展主要有5個不同的功能分區,沿黃河散布,分別有古鎮觀光休閑區、高端主題度假區、生態農業體驗區、鄉村濕地休閑區以及軍戎文化體驗區。其中作為核心景區的古鎮觀光區近期也有直街巷舊城改造提升項目,對武戲樓廣場、文戲樓、日池、月池廣場進行提升改造,并新建博物館、文化創意園以及酒店、客棧若干家。高端主題度假區是以當地文化特色為背景的大型游樂園,軍戎文化體驗區涵蓋闖王陵園、狄青軍事文化園、龍頭堡烽火臺,生態農業體驗區由若干農業產業園和葡萄酒莊園等組成,鄉村實地休閑區由蓮花基地、食療館、度假村等組成。青城古鎮通過以上幾個分區的組合,建設成為集軍戎文化、農耕文化、商賈文化、民俗文化、城市建筑文化、書院文化為一體的歷史文化特色小鎮。自擁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特色小鎮”等名譽以來,青城鎮鎮政府將景區內臨街建筑統一規劃、店鋪門面統一包裝,并將校場路打造為美食文化一條街。經過走訪調查,統計了青城鎮景區內店鋪種類數量,條城街以商品銷售為主,商店、糧油雜貨店、服裝店分別占總店鋪數量的37.68%、11.59%、7.25%,而校場路以餐飲服務為主,餐飲、農家樂分別占店鋪總數的50%、13.04%,兩條街功能分化較為清晰。2.4同浙江烏鎮的比較分析。如表1所示。2.5不足之處。2.5.1文化旅游方面。景點展示方式單一,以陳列展示為主,交互性弱,游客體驗不足。景點內雖有為表演提供的戲臺,但表演時間不固定,基本只在節假日有,不能為更多的觀眾提供視聽享受。文物古跡保護力度不夠,很多碑刻、牌匾、桌椅等展品都在游客觸手可及的范圍內。整體服務水平有待提升,出現檢票員缺勤的情況,服務質量有待規范。旅游管理人才不足,方法欠缺,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宣傳力度有所欠缺,未能很好將古民居串聯起來,品牌吸引力不足。2.5.2基礎設施方面。目前,專為接待游客規劃景區的大酒店還未建成,小鎮內只有幾家農家樂和零零散散的小餐館,衛生條件一般、設施陳舊。因此,大多數游客到青城游玩不過夜,會當天返回蘭州或白銀住宿,游客在景區停留時間就大大縮減。2.5.3村民方面。大多數村民對于青城鎮的歷史并不是很了解,只有少數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很清楚,因此景區講解員有時會請教他們來幫助自己填充對這片歷史的空白。由于青城鎮產業種類單一、收入微薄,所以當地常住民基本剩下老人、孩子以及一些家庭婦女。臨街,特別是十字路口,散布著很多村民擺的小攤點,賣一些蔬菜瓜果、油鹽醬醋或是手工藝品之類,主要為當地居民服務,但這些簡易的移動攤點整體看起來會比較雜亂。總之,無法很好地增加游客的停留時間,也不具備吸引高端人才的各種條件。
3理論創新——演進觀點下歷史文化小鎮文化創意產業化的路徑分析發展階段
Ⅰ:淺層文化旅游在發展旅游業時,政府、企業和商戶開始整合歷史文化資源,商戶和行政部門逐步意識到文物古跡潛在的商業價值,歷史文物保護力度加強。同時旅游業要想進一步發展,需要改善自然環境和居住環境,在發展旅游的動機作用以及旅游業發展積累的資金所創造的條件作用下,上述條件趨于改善。發展階段Ⅱ:深層文化旅游圍繞游客體驗,提升產業附加值,增強流量變現能力而展開的旅游產業升級。在深層旅游的程度下,已不再是僅僅依賴于景觀(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而展開,其中包括很多景區與游客的互動、文化價值的再創造和再利用,這樣旅游的外延和深度大大擴展。當然,要從發展階段一到發展階段二,當地必須對于景區進行非常好地規劃,引入成熟的設計經驗和團隊非常重要;并且,要改善游客體驗,必須約束好當地原住民的行為提升他們的旅游服務能力,這需要當地在制度設計和執法能力上下文章,更為重要的是,對于旅游產業的深化必須有充足的資金和成熟的融資渠道,這也是旅游產業升級的門檻,小鎮若從自身發展利益出發,將會吸引文化創意和文娛產業人才,改善融資和投資環境,在改善—發展—改善的交替作用下,小鎮進入第三個發展階段。發展階段Ⅲ:文化創意在深化旅游階段,小鎮的文化影響力在不斷提高,在文化旅游業發展的同時,創新創意也在不斷加強。而前兩個階段營造的良好環境,也為第三個階段創造了條件。高端文化創意人才偏好于優美舒適的環境,文化旅游產業需要深厚的文化土壤,資本需要良好的投資環境。依托于大城市(地區中心城市)的文化旅游小鎮經過前兩個階段小鎮滿足上述條件,逐步通過文創空間的建立進行第三個階段的發展,如圖1所示。
4措施建議
4.1產業設計與政策優惠。所謂文化創意的產業化,就必須在產業設計時著重發展文化創意,包括對于歷史文化的再創意、再發掘,對于娛樂休閑空間的營造、對于眾創行業的引進。浙江烏鎮經驗告訴我們,高端文創人才對于宜居環境與文化氛圍具有特殊偏好。而放眼西北,在整個甘肅,青城鎮的文化積淀與要素稟賦都是不可替代的,只要充分發掘青城的人文環境、居住環境、生態環境,就可以吸引甘肅高端文化人才的青睞,用眾創空間(參考與烏鎮比較分析)為他們提供創造的場所和靈感。文化創意產業化離不開資本入駐,建議采取一系列政策優惠與扶持的組合,從減免稅收、提供低息無息信貸、進行對知識產權的激勵等政策,進行優惠。同時,大膽引入民間資本投資以及相關專業團隊進行合理設計,利用PPP等方式,改變財政撥款的一元結構,不可少。4.2細節管理。可以引入各種細節管理制度,約束原住戶的行為,帶領鎮居民致富的同時加強精神文明,可以引入各種制度設計,對于原住民不要求其支付旅游門票,但需要辦理年卡,如果存在宰客、粗俗行為以及不注重店鋪經營衛生之類的行為進行扣分,如果積分扣光,年卡作廢,在支付罰款的同時繳納門票進出小鎮,這是非常好的制度設計。同時,可以引入直飲水,蘭州采黃河水,在生產自來水的同時由于工藝問題存在口感不佳,不能直接飲用的弊端,為游客和居民供應低價質優的直飲水對于改善居住體驗來說非常重要。對于文化創意者、游客來說,也可以引入免費無線網絡,這也很有用。在店面質量上也可以設計應用程序或者適用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商業平臺的口碑體系來進行群眾店鋪,這有利于增強改善經營的激勵。4.3設施配套。建設環境好的賓館對于增加游客停留時間來說非常重要,對于文化創意產業從業人員意義很大。對于交通,由實證分析可以看出,交通物流時間太長、成本過高、體驗不好,應該修建蘭州直達青城的高速路,改善交通。
參考文獻
[1]陳建華.淺談小城鎮建設存在問題及解決辦法[J]企業科技與發展,2008(20).
[2]滕偉偉.青城古鎮旅游資源開發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5.
[3]榆中縣政府官網.[4]馬景霞.蘭州青城古鎮游憩空間布局調適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8.
[5]程小旭.蘭州青城:千年古鎮煥發新活力[N].中國經濟時報,2018-08-09.
[6]郁建興,張蔚文,高翔,等.浙江省特色小鎮建設的基本經驗與未來[J].浙江社會科學,2017(06).
作者:趙琛 單位:伯明翰大學
- 上一篇:歷史保護下老街改造設計探究
- 下一篇:中學歷史教學克服習題依賴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