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貿易分析

時間:2022-04-01 03:24:54

導語:中美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貿易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美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貿易分析

摘 要: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經濟的潛在動力,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已經成為中國各企業的重大開支項目,因此研究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貿易有一定的意義,本文通過對中美專利權使用費特許服務貿易分析,得出中國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國際競爭力低、比較優勢小、貿易出口市場占有率低等問題,并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及些許建議。

關鍵詞: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 國際競爭力; 比較優勢

自加入WTO后,我國的服務貿易一直處于逆差中,尤其是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貿易逆差不斷擴大,由2000年的1201萬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6705萬美元。由于該服務貿易占我國總服務貿易的比值較小,至今未有任何學者對其進行研究。但是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貿易與科學技術以及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對未來我國經濟的發展有重大意義,我們必須加大對其的認識和研究。

一、中國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發展現狀

中國的專利權使用費及特許費服務貿易一直處于逆差狀況,自金融危機后,這種逆差還在不斷的擴大,表1可以得出,中國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進出口呈現出極其不平衡的狀態,首先,其進口額遠遠超過其出口額,進口額是出口額的幾十倍;其次,其進口額和出口額的增長速度嚴重不匹配,進口額的增長速度極快,每年以幾十億美元的增速增加,可是出口額的增速不僅不穩,而且增速緩慢,6年時間只增漲了50%不及進口額增速的一半。

二、美國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美國的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行業發展的非常成熟,不論其出口額還是進口額數量都比較大,但是美國在其上的優勢還是顯而易見的。2010年——2012年間其進口額和出口額都平穩上升,出口額由2010年的1072億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1243億美元,增幅20.0%,其增加幅度雖然小于中國,但是美國的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的技術極大,是中國的100多倍;2010年——2012年間,美國進口額由2010年的334億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420億美元,增幅25.7%。由此可知美國在未來幾年中,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順差額度會有所減少,但由于美國在其進口額上具有極大的優勢,減少額度將不會很大。雖然數據表明美國在此行業上近三年發展較為緩慢,但作為龍頭老大,美國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三、中美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的國際占有率、RCA指數、TC競爭力分析

1.中美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的國際占有率指標分析。國際市場占有率即一國的出口總額占世界市場出口總額的比率,反映一國的整體競爭力。由表2可知,美國幾乎占據了國際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市場的一半,而中國在這以市場上的占有率極低且發展緩慢,中國在其國際市場的占有率不及美國占有率的零頭。2.中美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的RCA指數分析。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Index,RCA)由美國經濟學家巴拉薩(Balassa,1965)提出,旨在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某一產業的比較優勢。它通過該產業在該國出口中所占的份額與世界貿易中該產業占世界貿易總額的份額之比來表示。一般認為,當RCA>2.5時,說明該國在i產業上具有極強的國際競爭力;當1.25<RCA<2.5時,說明該國在i產業上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當0.8<RCA<1.25時,說明該國在i產業上國際競爭力較弱;當RCA<0.8時,說明該國在i產業上表現為國際競爭弱勢。中國2010年——2012年間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RAC指數均在0.8以下,說明中國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國際競爭弱勢;美國2010年——2012年間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RAC指數均在2.5以上,且遠遠大于2.5,說明美國在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行業的國際競爭比較優勢強。3.中美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TC指數分析。貿易競爭優勢指數(TC)又稱比較優勢指數(ComparativeAdvantageIndex,CAI),是表示一地區某產業或產品的進出口貿易差額與進出口總額之比。該指標作為一個相對值,剔除了各國通脹等宏觀總量波動的影響,也排除了因國家大小不同而使得國際間數據的不可比較性,是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數據可以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總體上能夠反映出計算對象的比較優勢狀況。在剔除了各國通脹等宏觀總量波動的影響下,TC指數清晰的為我們展現了中國和美國在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的競爭力大小。中國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的TC指數在2010年——2012年未有較大的波動,其數據十分接近-1,也就是說,中國在這個行業的競爭力極其薄弱;美國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的TC指數在2010年——2012年間稍有波動,但整體不大,美國的TC指數在0-1的正中間位置,說明美國在這個行業的競爭力較強但不到極強的程度。

四、結論及其建議

1.大力培育和引進高素質人才。服務貿易需要既懂專業又懂外語的復合型人才,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貿易方面的專業人才,成為贏得其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我國高等院校在此方面為我國輸送了大量的高素質人才,但是其發展速度依然緩慢,我國應該加大對高等院校在此方面的投入以及加大對人才的考核力度,使其更符合市場的要求;此外,在大力培養高等院校的高素質人才的同時,我國應該引進適量的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方面的國外的專業人才,我國在此行業起步晚發展緩,兩種文化的碰撞,也許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創造源泉。2.強化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水平。放寬市場準入,擴大對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貿易領域的對外開放,改變此行業的壟斷狀態。引入有效的市場競爭,提高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的市場化程度,競爭有利于提高效率,強化核心能力。引進國外中高端服務企業,通過競爭和示范效應促進國內服務業提高效率和改善服務。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服務貿易發展水平。3.強化政府的輔助作用。在過去十幾年中,中國對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不夠重視,也是該行業發展較緩的原因,中國政府用該改變這種態度,提高對其作用的認識和研究力度,加大對氣的保護與支持,與此同時加大對此的資金投入以及對其相關產業的扶持,逐漸消除該服務貿易的壁壘,制定適當的國際市場戰略,出臺相關優惠政策,改革稅制,為該行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宏觀環境。

作者:龐方方 單位:鄭州大學商學院

參考文獻:

[1]劉毅.北京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服務貿易的現狀與國際競爭力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0.

[2]陳虹,章國榮.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10.

[3]尹國君劉建江.中美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比較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