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自由貿易區對我國影響論文

時間:2022-08-06 12:00:00

導語:東盟自由貿易區對我國影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東盟自由貿易區對我國影響論文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以自由貿易區為主要特征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已成為推動國際經濟一體化的主導形式。自由貿易區,作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要形式,在促進區域內貿易、投資、技術擴散、增加就業,提高區域整體競爭力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正日益為世界各國和地區廣泛采用,將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的原因進行分析,探討它對中國的影響,以及中國應采取的策略。

關鍵詞: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區域經濟一體化;影響與策略

隨著世界經濟區域一體化潮流的加劇,特別是隨著中國與東盟經濟共同體的崛起,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發展,亞洲各國對構建“亞洲經濟圈”的呼聲與日俱增。2000年11月在文萊舉行的第五次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上,雙方就建立緊密經濟合作關系達成共識,確定了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目標,并同意10年內成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這將對中國與東盟各國經濟乃至亞洲、世界的經濟產生重要的影響。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進程的加快,中國與東盟地區將成為繼歐盟自由貿易區,北美自由貿易區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貿易區,初步建成一個擁有約20億人口,3萬億美元GDP,1.2萬億美元貿易額的自由貿易區,成為世界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

1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對中國的影響

目前自貿區即將正式啟動,這將給中國的方方面面帶來巨大的影響。以下,本文將主要從宏觀的層面來具體分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對中國產生的正面與負面影響.

1.1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對中國的正面影響

(1)從貿易方面來看,將促進中國擴大出口規模,提升出口競爭力。

目前,中國與東盟在貿易方面發展很快,據中國海關統計,自1993年以來,東盟已經連續11年成為中國第五大貿易伙伴,雙方貿易額從1990年的66.91億美元增至2003年的782.52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20.82%。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啟動后,將會進一步促進中國擴大出口規模,提升出口競爭力,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的效果。

①通過關稅降低,擴大出口規模。通過關稅降低導致的貿易創造效應將大于貿易轉移效應,東盟會將從其他國家的進口轉向自中國進口,從而擴大中國的出口規模。中國-東盟經濟合作專家組通過靜態模型分析研究表明,自貿區建成后中國對東盟的出口將增加106億美元,增幅為55.1%。

②通過規模效應,提高出口競爭力。據相關資料,到2010年自貿區的GDP將達到3萬億美元左右,區內人口約20億,這將為中國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因此通過市場擴大引致的規模效應,能夠促使中國出口企業降低成本,從而提高出口競爭力。

③通過互補性貿易,優化貿易結構。通過與東盟互補商品貿易的發展,將促進貿易結構的進一步優化。中國與東盟在資源構成、產業結構和工農業產品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補性很強。

④降低出口市場波動,實現多元化戰略。東盟已連續11年成為中國第五大貿易伙伴,自貿區的啟動將進一步加強中國與東盟國家在貿易上的聯系,從而降低我國對歐美市場的依賴性,減少其它市場波動和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出口風險,促進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的實現。

(2)將促進中國吸引外資的增加和“走出去”戰略的實施。

中國目前已經是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所帶來的投資刺激效應將進一步促進中國吸引外資的增加。截至2007年6月底,東盟國家來華實際投資累計340億美元;同時中國企業在東盟10國協議投資額近10億美元。自貿區的啟動將給中國企業帶來一個更加便利廣闊的區域性市場,還可以享受到區內的關稅優惠政策,并規避發達國家專門針對我國設置的部分貿易壁壘。

(3)將促進中國區域經濟結構調整。

我國西南省區同東盟國家地理位置相鄰,東盟國家是這些省區的主要出口市場,其與東盟國家的貿易互補性更強,通過與東盟在自由貿易區的框架下加強經濟合作,將大大促進這些省區的出口,有力地配合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促進我國區域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以及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4)將提升中國整體經濟實力。

首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后,將通過外貿和投資的增長以及內需的擴大所導致的乘數效應,拉動中國的經濟增長,根據東盟專家“全球貿易分析項目”模型的測算,中國GDP將增加0.3%,達35億美元。其次通過關稅的降低,可以增進國內競爭,從而促進中國市場化進程的加快。

(5)將擴大中國的政治影響力。

中國與東盟將政治安全也作為自貿區協議的重要內容納入,通過啟動自貿區,與東盟國家建立戰略伙伴關系,能為中國營造良好的區域政治環境,提高中國的國際政治地位,使我國在世界經貿、政治和安全事務中具有更大的發言權,從而擴大中國的政治影響力。

1.2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對中國的負面影響

(1)關稅降低沖擊國內產業,擴大貿易逆差。

中國與東盟中的絕大多數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結構中勞動密集型產業都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出口商品具有較高的重合度。因此,自貿區啟動后關稅的降低,不僅會加劇中國與東盟同類產業與商品的競爭,還將導致東盟具有優勢的產品大量進入中國市場,從而沖擊中國國內缺乏競爭力的產業。

(2)服務業受到較大沖擊。

由于我國在金融、通訊和專業服務等方面不具備比較優勢,而東盟部分國家如新加坡就在這些方面具有相對較強的比較優勢,因此,中國和東盟啟動自貿區后,對這些行業將會放開,東盟將會進入中國同國內相關行業產生競爭,從而對國內服務業造成較大的沖擊。

(3)東盟經濟波動可能會對中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啟動后,中國與東盟將在經濟關系上更加緊密,雙方的依賴程度將進一步加深,而目前東盟的經濟形勢雖然有所好轉,但是還存在相當多的變數,因此,一旦東盟經濟出現波動,也會對中國相關部門產生沖擊,從而對中國經濟帶來較大的不利影響。

(4)第三方在輿論上的造勢可能會影響中國面臨的國際政治環境。

由于美國在亞太地區有著巨大的經濟利益和安全戰略利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啟動對美國而言將是一種威脅。此外,也將給日本和韓國帶來壓力。因此,從其各自利益出發,這三方有可能會進一步從輿論上渲染“中國威脅論”,從而給中國面臨的國際政治環境帶來不利的影響。

2進一步推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措施與建議

在推進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進程中,如何擴大自貿區對中國的正面影響,同時盡量消除其負面影響,是目前中國政府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如果能夠解決這一問題,不僅有利于我們推進中-東自貿區的建設進程,進一步加深同東盟的全面經濟合作,而且還將為我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區域經濟合作提供有益的經驗借鑒。為此,我們提出如下的政策措施建議。

2.1增強產業競爭力,與東盟構建產業協作體系

針對相關行業在自貿區啟動后面臨的競爭問題,我們一方面應該通過各種方式大力培育其產業競爭力,另一方面,則應該在同東盟協商的基礎上,建立產業協作體系,根據區域內的產業發展現狀和區域產業合理布局原則,加強中國與東盟在第一、二產業的協作,在更大范圍優化雙方之間的生產要素及資源配置效率,推動產業與經濟融合,提高區域產業結構升級和區域性國際競爭能力。

2.2通過貿易與投資相結合,實現產業互補互利和經濟的持續發展。

隨著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的加快,有形貿易將更加順暢,貿易規模不斷放大,我國與東盟成員國將逐漸形成貿易結構不同的產業梯次轉移體系,將更好地解決區內各國間產業趨同和相互間競爭的問題,形成多贏的格局。同時通過貿易與投資相結合,“引進來”“走出去”,鼓勵企業相互間直接投資,特別是發揮國有中資公司資金雄厚、對外聯絡廣泛的優勢,加大對外投資和對外承包工程,與東盟國家聯合起來,推動資源開發,實現資源共享。

2.3建立風險防范機制,提高抵御外部沖擊能力

成立自貿區后中國對東盟國家的依賴程度將會加深,因此,應該建立風險防范機制,提高抵御外部沖擊的能力。建議加強與東盟國家在經濟安全與風險防范方面的合作與交流,共同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同時加強對自身產業、貿易與金融結構的監控、調整與優化,提高抗外部沖擊能力。

2.4加強與東盟在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爭取較多的主動權

進一步深化金融、服務、投資、文化、信息產業等領域的合作,積極開展雙方在高科技如電子信息、生物技術、遙感技術運用、地震學、海洋科學和熱帶生物資源研究領域的合作,促進共同發展。此外,還應在自貿區建設中發揮大國的優勢,積極就雙方關心的政治、經濟安全等重大問題展開對話與交流,盡量消除外界因素的不良影響,爭取較多的主動權。

2.5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和整合,加快貨物與信息的流通

首先要抓好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增加溝通相鄰國家的航線,加快瀾滄江-湄公河流域航道建設和港口建設,打通因運輸條件差制約西南部對外貿易發展的瓶頸,加快東、南向交通通道建設,連通西南、內地和越南等鐵路、高速公路等。其次,抓好水電等能源基礎設施、通訊設施建設。最后,共同構筑一個信息互動平臺,加快貨物與信息的流通。

2.6建立高效、快捷的地區貿易結算體系

隨著中國與東盟產業合作、無形貿易的深入開展以及區域內貿易的逐年增加,必然要求雙方加強金融業方面的合作,因此,有必要嘗試建立地區貿易結算體系,可以建立以人民幣為結算體系的一攬子貨幣的銀行結算體系,區域內各國貨幣可以直接結算,減輕對美元的過度依賴,減少交易成本和降低匯率波動對國際收支的影響,從而促進經貿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勤.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進程與前景[J].南洋問題研究,2003,(3).

[2]張總明.對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若干問題的思考[J].北方經貿,2003,(6).

[3]邱丹陽.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構建及意義[J].國際問題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