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業出口退稅政策論文
時間:2022-08-13 10:53:00
導語:鋼鐵業出口退稅政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007年鋼鐵業出口退稅率一再下調,下調原因有:減少貿易摩擦,節能減排的需要,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和減輕財政負擔,抑制進口鐵礦石的價格等。
關鍵詞:鋼鐵業出口退稅政策原因
一、鋼鐵業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
2007年4月10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通知宣布,經國務院批準,從4月15日起,將部分特種鋼材及不銹鋼板、冷板、涂鍍等高端產品的出口退稅率降為5%;普碳鋼、熱板、型材、盤條等83個稅號的鋼材產品則取消出口退稅。2007年7月1日起,國家再次降低了部分鋼鐵制品的出口退稅率。
這是自2004年以來我國第五次下調鋼材出口退稅率。2004年1月1日,國家將鋼材產品退稅由原來的15%統一下調到13%;2005年5月1日,國家將板材、線棒材出口退稅由13%下調到11%;2006年9月15日,國家將板材和線棒材出口退稅率由11%下調為8%。另外,在鋼材出口退稅率不斷下調的同時,我國于2005年4月1日取消了生鐵、鋼坯等鋼材半成品的出口退稅,并于2006年11月1日對鐵合金、生鐵、鋼坯等鋼鐵產品加征10%出口關稅。
二、鋼鐵業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原因分析
1.減少貿易摩擦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全年出口鋼鐵突破4300萬噸,增幅高達109.58%,其中,美國、歐盟,以及韓國是中國出口鋼材主要目的地。這種沖擊引起相關國家的高度警惕。近一段時間,歐美鋼鐵組織紛紛對中國鋼鐵舉起反傾銷的“大棒”。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料,2006年共有11個國家對中國鋼鐵企業采取了27項有關反傾銷、反補貼的調查。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這種趨勢仍將繼續甚至更會嚴重。
從減少貿易摩擦角度,為了不給歐盟、美國等反傾銷、反補貼的口實,中國只有再次調整鋼鐵產品出口退稅率。
出口退稅,是為了鼓勵企業生產出口創匯產品,根據稅負平等、稅不重征的原則,即一種產品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納稅后,在另一個國家或地區不再納稅,如果另一個國家或地區對該商品征稅,則生產國對企業實施退稅。這是一個國際通行的慣例,可以極大地提高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稅率意味著減少出口企業的利潤,使國內外鋼價保持在同一水平。這樣一來,出口鋼產品的競爭力將被削弱,我國的鋼鐵企業在這種形勢下,勢必會將大量的鋼材產品由出口轉為內銷。隨著出口鋼產品的大量回流,鋼產品的出口增速將減緩,從而降低出口貿易順差,達到減少貿易摩擦的作用。
2.節能減排的需要
2006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1.23%,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不降反升,均未能實現年初確定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減少2%的目標。為了能完成節能降耗的任務,政府將會下大力氣采取一些重要舉措,調整出口退稅率是其中之一。工業是節能降耗的重要行業,而鋼鐵業又是工業中節能降耗的重中之重。中國大量出口國外的鋼鐵產品絕大部分屬于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不屬于國家鼓勵發展的范圍。生產這些鋼鐵產品的企業越多,越不利于中國整個鋼鐵行業的健康發展。降低甚至取消部分鋼鐵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減少出口企業的利潤,使國內外鋼價保持在同一水平,使這些企業出口轉內銷,加強市場競爭,優勝劣汰,讓真正有實力的大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做大做強。
3.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和減輕財政負擔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跨越式發展的機遇,同時也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使國家安全的內涵發生新的變化,經濟安全逐漸成為國家安全的核心。在金融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進行正確的匯率制度選擇,直接關系到國家金融穩定和經濟安全。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是應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金融形勢,保持國家長治久安,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舉措。而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稅是緩解人民幣升值的有效方法。
出口退稅的增加實際上相當于人民幣匯率的貶值,退稅的減少則相當于人民幣匯率的升值。2005年我國商品出口總額為7620億美元。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統計,2005年我國出口退稅3374.66億元,由此測算,每一美元出口商品綜合退稅為0.4429元。如果我們為出口貿易做一下減法,完全取消出口退稅,就相當于人民幣兌美元升值0.4429元。照此估算,2005年底,合理的匯率水平應該為7.7元/美元左右,這與2006年的7.94元/美元升值的空間僅有3%左右。與當時各主要國際金融機構預測的該年度人民幣升值幅度的中間值3.5%也相差無幾。因此,取消出口退稅可為人民幣減除升值壓力。
此外,由于近幾年我國外貿出口大幅度上升,出口退稅額也在不斷上升,這使得中央財政支付壓力加大。據中國稅務總局統計,“十五”期間,我國出口退稅總額為11944.47億元人民幣。調整出口退稅政策,對減輕政府財政負擔也有積極意義。
4.抑制進口鐵礦石的價格
目前,中國已探明鐵礦石資儲量為581.19億噸,居世界第四位。但是,鐵礦品位低于世界品位11個百分點,平均品位為33%,已探明儲量中97%為貧礦,品位大于50%的富礦僅占2.7%。因此,目前中國鋼鐵企業所需的鐵礦石仍然要依賴于進口。據中國產業研究院預測,2007年,中國鐵礦石需求量將達到6.5億噸;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預測,2007年,中國鐵礦石進口總量預計達到3.55億噸。據此計算,2007年中國鐵礦石需求量的55%將依賴于進口。然而鐵礦石價格卻年年上漲。2006年6月,寶鋼集團宣布,已代表中國鋼廠與鐵礦石供應商達成價格協議,精粉礦和塊礦價格比上一年度上漲19%,這使2006年我國進口鐵礦石成本增加了70億到80億元人民幣。鐵礦石價格頻頻上漲,增加出口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利潤。下調出口退稅率后,隨著出口量的減少,將會抑制進口鐵礦石的價格。
三、結束語
鋼鐵業出口退稅政策大幅調整必然會對相關產業造成影響,但對大型鋼鐵企業來說影響較小,中小鋼鐵企業則可能面臨較大的沖擊。這是因為,大型鋼鐵企業出口的產品都是一流產品和高端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有很強的競爭力。因此,我國中小鋼鐵企業需要轉變原有思路,縮減低附加值、高耗能產品生產,轉而開始研發和生產高附加值產品。
- 上一篇:辦稅服務廳規范服務經驗交流材料
- 下一篇:地方越南邊境貿易發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