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環境的影響

時間:2022-04-27 03:39:00

導語:詮釋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環境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詮釋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環境的影響

摘要: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產生的競爭壓力加速了技術的現代化,而技術新、效率高和清潔生產的企業能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最終改善環境

關鍵詞: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環境

一、北美自由貿易區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北美自由貿易區是由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海諸國在內的北美共同市場。1980年,美國總統里根就提出建立北美自由貿易區的設想。1980年代中期以后,美國在國際經濟中的優勢地位逐漸喪失,而日本的實力在急劇增強,歐洲統一大市場在迅速發展。美國和加拿大為了加強北美地區的競爭能力和各自經濟發展的需要,從1986年開始談判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作為建立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第一步。經過漫長的談判歷程,1988年1月2日,美、加兩國正式簽訂美加自由貿易協定,建立美加自由貿易區,1989年1月1日正式生效。按照這個協定,兩國將在10年內分三次取消一切關稅,大幅度降低非關稅壁壘。美國還同墨西哥簽署了《自由貿易協議大綱》,并就兩國貿易自由化的細節問題進行談判。此外,美國還以加勒比海諸國不采取損害美國利益的措施為條件單方面對它們提供地區性特惠待遇,這在美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1993年8月13日,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同時宣布,三國已就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的勞務和環境附加條約達成協議,從而為三國通向北美自由貿易道路掃清了障礙。北美自由貿易區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聯合組成的貿易集團,成員國之間經濟上既有較大互補性和相互依存性,又有明顯的不對稱性。

然而對于北美自由貿易區建立后,是否對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的環境以及全世界的環境產生影響,產生的是正面影響還是負面影響的討論非常激烈。因此在宣布北美自由貿易區形成之前,北美又制定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AmericanFreeTradeAgreement,簡稱NAFTA)的附屬協定——《北美環境合作協定》(NorthAmericanAgreementonEnvironmentalCooperation,簡稱NAAEC)。NAAEC致力于在北美貿易自由化過程中加強環境保護,其環境合作委員會(CommissionforEnvironmentalCooperation,簡稱CEC)負責北美環境領域的合作與協調事務:在把北美自由貿易區建成一個包括貿易、投資、金融和勞動力流動的一體化共同市場的同時,也把環境建設跟上去,以促進貿易自由化與環境保護并行發展。

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環境的影響

(一)NAFTA新的貿易和投資在多層次上打破了原有的生態穩定性、生物多樣性

第一,能源和礦產資源過度開發。墨西哥是世界能源和礦產大國,石油和天然氣是墨西哥最重要的動力資源,儲量十分豐富,目前石油儲量居世界第八位。其銀、鉍、砷、鎘、鉛、鋅等15種礦產品的蘊藏量位居世界前列。隨著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形成,工業化的進程加快使得對石油、天然氣以及礦產資源的大量開采,其中原油日均產量達700萬桶,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

第二,水資源污染。對墨西哥生態穩定性負面影響最大的是水資源的不足和污染。墨西哥干旱或半干旱地區占國土面積的2/3,加之水資源污染和地下水過量開采,已造成可利用水資源相對短缺,荒漠化嚴重,城市用水緊張。為此,墨西哥政府近年來下定決心,采取各種措施解決缺水問題。

相對于美國和加拿大來說,墨西哥在無需技能的勞動密集型商品方面比在資本密集型商品方面更有比較優勢,其中一個重要的行業就是農業,而水資源對于農業來講是極其重要的。因此農業灌溉用水占墨西哥年總用水量3/4,歷來有“大水龍頭”之稱。如何管好這個頭號“用水大戶”,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和抗旱能力,是墨西哥地方政府水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對此,墨西哥在全國逐步推行水利設施基層用戶承包責任制。在建設各類重大水利工程和對年久失修的水利灌溉設施進行翻修和維護的同時,各級管理機構對水利灌溉實行科學化管理。

第三,空氣污染以及汽車尾氣污染。墨西哥城處于盆地,海拔2,300米,空氣中含氧量大大少于海面,城市的300萬輛汽車,煉油廠和許多工廠林立的煙囪,每天產生約1,200噸污染物。墨西哥城每年向空氣中排放350萬噸一氧化碳,45萬噸二氧化硫,35萬噸碳氫化合物,27萬噸氮氧化合物和43萬噸塵埃等等。空氣中含有過多的化學物質,以至使人們日夜都感到眼睛和喉嚨疼痛,污染指數大大超過國際容許水平指數的天數,如1986年為130天,1991年上升至303天,例如在城郊的埃卡特佩克,每天街道和房屋都被白色粉末所覆蓋,當地居民說像下“雪”。許多人受到呼吸器官和皮膚疾病的困擾,特別是兒童。那種“雪”是風從城市附近工廠吹過來的苛性感堿粉末。在墨西哥城市呼吸道傳染病導致居民死亡的最重要原因,為滿足人們生存的需要,墨西哥政府在墨西哥城設立了許多類似電話亭的氧氣亭,居民投進2美元的硬幣,便可進入亭內呼吸1分鐘的純氧。1980年代末,墨西哥城設立了25個氧氣亭,平均每個亭為80萬人提供氧氣服務,仍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這種情況再加上人口的迅速膨脹,使得墨西哥城的空氣污染加重。

(二)NAFTA也提供了環境保護的資源和手段

在對NAFTA對環境產生的影響進行討論的時候,更多的人持有樂觀的態度支持北美貿易自由區的成立。大多數人認為通過強國美國的幫助,可以使墨西哥的經濟有很大的提高,環境都有很大的改善。

一項研究表明,當人均收入達到5,000美元時污染物的排放就會減少。因為墨西哥是分水嶺,如果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增加墨西哥人的收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就會改善環境。而且由于墨西哥在無需技能的勞動密集型商品方面比在資本密集型商品方面更有比較優勢,因此由于競爭,自由貿易者會強迫在墨西哥的污染嚴重的資本密集型工業減產。隨著保護關稅的取消,這些工廠會被迫關閉或采用更新的技術以適應行業的發展。但污染工業會轉移到環境法律松的發展中國家的“不正當工業移動”的假設沒有得到經驗理論的支持。這是一場在環境標準上沒有終點的比賽,因為減少污染的成本對工業分布并不是一個明顯的決定因素,因此,貿易流動也不是一個決定性因素。

雖然從理論上講,這是非常正確的,但對墨西哥來說,現在的污染如上所述已經非常嚴重了。這就要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通過環保技術的資源管理系統和人力資本來對環境問題進行解決。

美國環保署署長邁克·列維特和墨西哥環境部部長阿爾伯特·卡迪納斯·吉姆雷斯日前宣布將共同努力改善美墨兩國邊境的水質。作為“2012邊境規劃”的一部分,兩個國家簽署了一份大氣監測協議,同時美國環保署贊助了1,300萬美金用于資助建設墨西哥墨西卡利的廢水處理工廠。邁克·列維特說:“‘2012邊境規劃’涉及改善美墨兩國共享的邊境環境,同時,我們將為了數百萬墨西哥和美國人民的健康,將努力使空氣變得更凈,水變得更安全。”美國環保署的報告指出,1,300萬美元的邊境環境基礎設施基金將被直接用于墨西卡利II號廢水處理工程。這項工程每天將從兩國邊境的紐河中清潔2,000萬加侖的污水。據報道,迄今為止,美國環保署已捐獻了大約4.75億美金,提供給美國、墨西哥邊境超過50個水和廢水工程,為650萬的地區人民提供了飲水和衛生設施系統。

(三)由于競爭的激烈或資源的再配置而使人類經濟活動錯位,NAFTA會打破原有社會的生態平衡過程

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使各個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了。由于他們的互補(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墨西哥利用自己的比較優勢,專門來生產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發達國家美國和加拿大則專門生產資本密集型的產業,因此資源就進行了重新配置。美國和加拿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漸移到了墨西哥,而墨西哥的資本密集型產業則移到了美國和加拿大。

資源重新配置的結果就使北美自由貿易區變成了一個整體,因此經濟活動對資源環境的影響就存在著時空錯位,即一個地區的經濟活動對資源環境的損害有可能在另一個地區出現,現在的經濟活動對資源環境的影響可能在許多年后出現。這將最終導致全人類的經濟活動錯位,而NAFTA就使人類打破了原來的社會生態平衡,進入一個更高的,更完善的社會生態平衡。

總之,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產生的競爭壓力加速了技術的現代化,而技術新、效率高和清潔生產的企業能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最終改善環境。

參考文獻:

[1]道格拉斯·A.北美自由貿易[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2]Brack,Duncan.BalancingTradeandtheEnvironment[J],InternationalAffairs,vol.71,no.3July1995.

[3]佘群之.北美自由貿易與北美環境[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