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可行戰略探討

時間:2022-10-29 09:36:05

導語:中美貿易戰可行戰略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美貿易戰可行戰略探討

摘要:隨著綜合國力的發展,中國逐步走入世界舞臺中心,中國與美國的關系不但沒有日益改善,反而愈演愈烈,出現的摩擦頻率呈上升趨勢。美國違反國際貿易準則和與中國達成的協議,對中國進行多方面打壓,中國相應地也出臺了許多反制措施。在面對美國對華戰略由合作與競爭并存轉向全面競爭甚至打壓之際,中國方面應思考更多應對之措以打破美方的戰略圍堵,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

關鍵詞:中美關系;貿易摩擦;戰略措施

自2018年美國挑起對華貿易戰以來,美國方面持續對中國采取挑釁姿態。今年5月10日,美國宣布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進入8月,美國又再次揚言很快將對價值3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的關稅。此外,在一系列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美國頻頻干預,不僅宣布大規模對臺軍售鼓動臺當局與大陸對立,還在新疆的維穩問題上對中國說三道四,甚至直接介入了近日在香港發生的一系列暴亂行為。美方的種種舉動表明自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其對華戰略已進入了深刻的調整與重塑時期,過去那種合作-競爭的模式已日漸被更多的戰略競爭甚至是戰略遏制所取代。在經濟高度全球化的今日,各國之間在貿易往來上出現摩擦是很正常的事。中美兩國關系陷入今天的困境,除了兩國本身經濟政策與產業政策的結構性矛盾外,更多的還應歸咎于美國的冷戰思維和霸權思想,即無論在經濟、政治還是軍事等領域,美國不允許其它國家挑戰其在國際體系里的霸主地位。在今年年初的一次研討班上,強調“在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時,我們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當前,在洞悉美國發起貿易戰的真實目的其實在于打壓、遏制中國后,我們應將更多的重心傾注到應對之措上來。

1大力推進科學技術創新能力

既然美國發起對華貿易戰的真實目的在于打壓中國,那么只要中國的發展不停止,美國的遏制也就不會終結。中國的發展既是美國打壓中國的原因,也終將會成為中國反制美國的銳器。一旦中國發展到無法被遏制的時候,美國的打壓也就不復存在。所以說,在面對這場貿易戰時,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保持戰略定力,全心全意謀發展。隨著人口紅利、出口紅利以及樓市紅利這三大曾經推動經濟高速發展的優勢逐漸消退,中國的發展更多地會回歸到依靠科學技術進步的常態上來。關鍵技術是國之重器,從貿易戰中中國企業總是被動應對美國的施壓就可以看出,中國的科技水平同國際先進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很多核心技術都掌握在西方國家里。指出,“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如果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就會永遠被他國牽著鼻子走,成為他國威逼利誘的工具”。而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其自身的客觀規律,需要長期的人才培養、經驗積累以及技術創新,西方國家今天的科技水平也是建立在其幾百年的原始積累之上的。既然我們用了幾十年走過了西方國家幾百年的發展歷程,那么我們就不妨再用幾十年潛心發展核心技術,讓中國的發展能真正實現又好又快。

2努力爭取中國外交良好態勢

毋庸置疑,美國對華由建交以來奉行的“接觸政策”向“不接觸政策”轉向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交最大的挑戰,中國在中美關系演變上投入更多的人力財力也是順理成章。但與此同時,中國仍需要在自己的外交基本盤上保證足夠的投入,主動爭取良好的外交態勢,以避免“一葉障目不識泰山”。2.1拓展與發達經濟體的合作,瓦解美國組團制中。美國為了遏制中國的崛起,有極大的可能拉攏其傳統的盟友對中國進行圍堵,特朗普發起的鋼、鋁關稅制裁就是一個顯著例證。美國的傳統盟友譬如老歐洲以及日本在美國的壓力之下有選邊站的可能。對此,我們應該從兩個層面來把握。首先,隨著創新能力的提高,中國的產業升級會穩步推進,相應地反映在全球價值鏈上也會從低端走向中高端,這無可避免的會與本處于中高端的歐洲和日本等國產生難以調和的矛盾,美國可以借機拉攏這些盟友;但與此同時,倘若世界上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爆發全面的貿易戰無疑就會摧毀現存的國際貿易價值鏈分工,結果就是出口占經濟比重大的國家、嚴重依靠國際市場的國家將會遭受重創,像德國、英國、法國和日本等國都不會允許那種情況的出現,從這個意義上講,在維護當前國際貿易體系穩定方面,中國與美國的這些傳統盟友又有著天然的共同利益。因此,盡可能的調動積極因素拓展與這些發達經濟體的合作就成為中國外交的一個可能選項。自2018年以來,奧地利、希臘、波蘭、意大利、盧森堡、瑞士等重要西方國家紛紛宣布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德國、英國等歐洲大國不顧美國干擾仍同意華為參與5G設施的建設,中日關系回暖,一系列事實昭示著美國欲組團制衡中國的企圖在實踐中是不可行的,西方經濟強國關注更多的還是自身當下可以預見的現實利益。中國則應借機拓展與這些發達經濟體的合作,加深與歐洲的伙伴關系,共同維護開放和公正的國際自由貿易體系。2.2協調地區國家間事務,維護周邊穩定環境。美國發動對華貿易戰并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而是在民粹主義盛行、貿易保護主義泛濫的時代背景下爆發的。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美國在國際政壇上也掀起了一股向右轉的風潮,攪亂了中國周邊的政治格局。而為了應對美國的打壓,中國需要加強與鄰國的合作,努力維護穩定的周邊環境,唯有如此,中國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與美國的博弈中來。在接下來的周邊外交上中國至少面臨著四大考驗。首先是日韓關系惡化。由于歷史問題和現實國家競爭的考量,日本8月2日決定將韓國移出貿易“白色名單”,對韓國經濟命脈半導體產業的核心材料出口實施管制,韓國方面不甘示弱也將日本移出“白色名單”,舉國上下發起抵制日貨的行動,甚至揚言要終止《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驚動了共同的盟主美國出來調停,似乎也是鮮有成效。雖說日韓均歸屬美國陣營,與中國又都有著不少矛盾,但這兩個重要鄰國交惡對中國并不一定是好事,經濟層面上會對本已波動的產業鏈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進而影響中國自身產業布局,政治層面則會造成地區局勢的進一步緊張,不利于朝核問題的解決。因此,中國應積極斡旋日韓當前的貿易爭端,讓日韓關系處在一個相對合適區間,進而加大與其的經貿往來,從側面對美國的遏華政策造成壓力。其次是朝核問題再陷僵局。由于8月5日起開始的美韓軍演,以及韓國文在寅政府在處理與朝和解事務上分寸拿捏不當,造成了朝鮮方面激烈的反應,從7月25日起僅三周內就接連試射了6枚導彈,讓本已出現曙光的朝核問題再次蒙上了陰影。作為與中國接壤的鄰邦,朝鮮局勢的波動會極大牽制中國的實力,努力讓朝鮮局勢重歸緩和、實現半島無核化的預期才是符合中國的最大利益。再者是印巴沖突再起波瀾。8月5日印度修改憲法,取消了享有一定自治權力的查謨和克什米爾邦的“特殊地位”,遭到了巴基斯坦方面最強烈的反對。克什米爾問題一直是橫亙在印巴之間的鴻溝,而這兩個實際擁核國家一旦爆發全面沖突將對整個南亞地區乃至世界帶來不可預估的毀滅。作為克什米爾問題實際的利益攸關方,特別是巴基斯坦的“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中國天然地需要介入其中,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為進行抵制。如何能堅決捍衛自身利益,通過外交渠道避免局勢失控,維護南亞地區的總體穩定,將考驗著中國的外交智慧。最后是美俄《中導條約》失效造成的影響。美俄兩國由于互不信任以及戰略博弈的考量,都在竭盡全力擴張自身實力、擠壓對方戰略空間。8月2日《中導條約》正式失效后,美俄之間僅剩《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這一個有缺陷且很快就會到期的主要軍控條約。沒有了條約的束縛,美俄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核國家究竟將通向何處將會給全世界帶來更多不確定性。8月初,美國新上任的國防部長埃斯珀首次出訪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韓國和蒙古亞太五國,一個核心議題就是尋求在盟友澳日韓內部署陸基中程導彈。若果真落地,其不僅會大大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使俄羅斯在平衡美國實力上處于更大劣勢,更會對中國造成遠超薩德反導系統程度的威脅。雖然目前澳日韓三國均表示不會進行部署,但想必剛擺脫條約束縛的美國一定不會放棄這一時機。因此,中國應未雨綢繆,一方面做好反制準備;一方面積極加強與上述國家的周旋,爭取至少是延緩導彈的部署,同時也積極促進國際裁軍進程的推進,爭取將美俄納入新的軍控體系。

3積極引導青年人將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相結合

可以預見中國與美國的博弈將是長期的,在這一過程里我們或許會經歷陣痛,或許也會產生遲疑,樹立中國必勝的信心并堅定抗戰到底的信念尤為重要。美國寄希望于通過一場貿易戰而一勞永逸地解決中國威脅,這不是中國作出一些善意的讓步就能解決的,接下來在與一個更具有進攻性的美國打交道中中國會很辛苦但也卻是有足夠底氣。從宏觀層面講,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今天的中國比歷史上的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中國今日取得的成就也絕非偶然,客觀上是由先天的資源稟賦奠定的基礎,主觀上更多應歸因于國人的勤勞付出與中國共產黨的高效領導。這些積極的因素不是美國主觀想摧毀就能摧毀的,相反美國的遏制反過來會促進國人的進一步覺醒與推動中國治理在許多方面的完善。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歸根結底還是人之間的競爭,而在大國博弈的背景之下,青年人的發展則關乎未來的國運。曾提出,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長征,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今天的青年人相比前人而言是異常幸運的,安定的社會環境,舒適的生活空間,良好的國際地位等都是在過去無法想象的,與此同時,歷史賦予其的責任也是空前的。這個時代或許不再要求年輕人像前人一樣拋頭顱灑熱血為理想信念而戰,但同樣需要他們在各個領域與其他國家的新生一代激烈角逐,用專業技能開疆辟土,捍衛國家利益的同時也實現個人的價值。萬物互聯時代的戰爭可能沒有硝煙,但卻必然更加激烈與殘酷。平均年齡36歲的團隊打造出了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班組在貴州山區維護裝機容量300萬千瓦發電站……一組組數據告訴我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承擔著中國的建設重任,時代為青年一代逐夢提供了機遇,歷史也讓青年一代肩負了考驗。將個人的前途與國家的命運結合起來,在這個風云際會的大時代,每個人就能找到自己的時代坐標。中美貿易戰注定是中國復興之路上的一次大洗禮,美國在沒有達到遏制中國的既定目標前也絕不會輕易改弦易轍。在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中國須要保持足夠的戰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做好自己的事情,在這場關乎民族命運的新的“持久戰”中方能“千錘百煉還堅韌”。

參考文獻

[1]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9-01-22.

[2]蘇以寧.中美貿易摩擦的原因及應對策略[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8).

[3]高惺惟.中美貿易摩擦下資本非正常流出問題研究[J].財經科學,2019,(07).

[4]《關于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M].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9.

[5]張杰.中美經濟競爭的戰略內涵、多重博弈特征與應對策略[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18,(03).

[6]朱鋒.貿易戰、科技戰與中美關系的“范式變化”[J].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2019,(04).

作者:安軍地 單位:中共重慶市榮昌區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