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貿易壁壘戰略畢業論文
時間:2022-03-31 02:50:00
導語:WTO貿易壁壘戰略畢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技術壁壘主要是指商品進口國家所制定的那些強制性和非強制性的商品標準、法規以及檢驗商品的合格性評定所形成的貿易障礙。在1970年,GATT正式成立制定標準和合格評定工作組,1975-1979年由GATT主持,在東京回合中開始進行艱苦的談判,于1979年正式簽署了《關貿總協定—貿易技術壁壘協定》(GATT-TBT),1980年1月1日生效。
在烏拉圭回合的談判中,各成員國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于1991年對技術性壁壘協議進行重新修訂,1994年于馬拉喀什正式簽署生效。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后,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得到進一步的重視。它正是wto希望我國恢復席位時需要優先簽署的兩個主要副協議之一。
一、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內容及其特點
可以說,名目繁多的TBT措施將成為影響21世紀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因素,也將是WTO未來深入談判的重要內容。貿易技術壁壘協定分為正文和附則兩大部分,正文包括總則,技術法規和標準,符合技術法規和標準,情報和援助,機構、磋商和爭端解決,最后條款等六個方面的規定,共十五條。三個附件分別是:附件1:本協議術語及其定義;附件2:技術專家組;附件3:關于標準的制定、采用和實施的良好行為規范。TBT體系主要由技術規章和規范、包裝和標簽要求、商品檢疫和檢驗規定、綠色壁壘和信息技術壁壘等五個體系構成。
1.技術標準與規章
技術標準:由公認的產品或有關工藝和生產方法、規定、規則、指南或特定的機構所核準、供共同和反復使用的、不強制要求與其一致的文件,當它們適用于一種產品、工藝或生產方法時,也可包括或僅僅涉及術語、符號、包裝、標志或標簽要求。目前存在大量的技術標準,有行業標準、國家標準,也有許多國際標準。技術規章指規定產品特性與其有關的工藝和生產方法,包括應適應的管理規定,并強制要求與其符合的文件。
合格評定程序:任何直接或間接用于確定是否滿足技術規章或標準有關要求的程序。一般來說,許多產品沒有取得認證就無法進入這些國家的市場。
2.產品檢疫、檢驗制度與措施
除SPS外,還應包括對一些產品的檢驗措施。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指任何一種措施,主要用以保護境內動物或植物的生命和健康免受蟲害、病害、帶病或致病有機體的傳入、定居或傳播產生的風險;保護人類或動物的生命和健康免受食品、飲料或飼料中的添加劑、污染物、毒素或致病有機體所產生的風險;保護人類的生命或健康免受動物、植物或動植物產品攜帶的病害或蟲害的傳入、定居或傳播產生的風險等。這些檢疫和檢驗措施包括:檢疫和檢驗的法規、法律、法令、規定、要求、程序,特別包括最終的產品標準;有關的加工和生產方法;所有檢測、檢驗、出證和批準程序;檢疫處理,包括與動物或植物運輸有關或與在運輸途中為維持動植物生存所需物質有關的要求在內的檢疫處理;有關統計方法、抽樣程序和風險評估方法的規定。受此影響最大的產品是食品和藥品。食品方面主要是農藥、獸藥殘留量的規定;加工過程添加劑的規定;對動植物蟲害的規定;其他污染物的規定;生產、加工、衛生、安全的規定等。
3.包裝和標簽要求
包裝對環境方面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主要是由于包裝材料及其所形成的包裝廢棄物和包裝容器結構所引起的。傳統的天然包裝材料,如木材、棉花、稻草等可能將危害生態環境和經濟作物的蛀蟲、紅鈴蟲、線蟲等帶入進口國,危害當地的森林和農作物,如水稻、棉花等;新開發的化學合成材料,如PVC塑料,難以自然降解,在被當作廢棄物加以焚燒時會污染大氣;在生產發泡性襯墊塑料的過程中,CFCs發泡劑的使用會破壞臭氧保護層;大量的包裝廢棄物,特別是一些無法回收復用的廢棄物,所產生的垃圾已成為社會的一大公害。包裝容器結構不合理會對使用或食用者的安全與健康造成危害,有的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許多國家在本國范圍內禁止使用某些包裝材料;建立存儲返還制度;向生產包裝材料的企業征收原材料稅。若包裝材料使用自然資源,需要負擔較重的稅;若使用再循環材料,則負擔較輕的稅;向產品生產企業征收產品包裝稅(費)。若產品包裝中全部使用可再循環的包裝材料,則可以免稅;若部分使用再循環材料,則征收較低的稅;若全部使用不可再利用或再循環材料,則征收較高的稅;強制執行再循環或再利用法律。根據包裝政策和法規,很多國家規定生產者、進口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等有責任收集、處理包裝遺棄物;采取征收廢物處置費的方法來鼓勵再循環和可再循環包裝;建立綠色標志制度。
4.信息技術壁壘
TBT的最新發展與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有關。EDI和電子商務將是21世紀國際貿易的主要表現形式,發展中國家出口因信息技術水平較低而受到影響。
5.綠色壁壘
綠色壁壘是指那些為保護環境而直接或間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貿易的措施,其本身就是貿易的障礙。綠色壁壘主要包括下列內容:國際環保公約;國別環保法規、標準;自愿性措施;加工和生產方法(PPM)標準;環境成本內在化問題。
由以上內容可以看出,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原始設計動機在于鼓勵提高質量,保護人類、動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護環境或防止欺騙的一切行為。國際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客觀上能提高生產效率和推動國際貿易,WTO鼓勵制定此類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國際標準化有利于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技術及幫助其制定采用技術法規、標準、合格評定程序克服困難。公平貿易原則是市場經濟的“公平競爭原則”在國際貿易領域中的體現和延伸。
雖然,WTO強烈反對將這一協議演變為一種新的歧視或變相限制國際貿易的手段,希望這些技術法規和標準,包括包裝、標志、標簽等不會給國際貿易制造不必要的障礙。但是,GATT-WTO關于TBT的規定給許多國家TBT的設置提供了可乘之機。有些TBT措施有其合理性,有些也為國際貿易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但也有一些國家以保護人類和動植物生命或健康及生態環境之名,行貿易保護主義之實,成為取代關稅和其他非關稅壁壘的新貿易壁壘。在國際貿易的實踐中,技術性貿易壁壘呈現出以下特點。
(1)廣泛性:從產品角度看,不但包括初級產品,而且涉及所有的中間產品和工業制成品,產品的加工程度和技術水平越高,所受的制約和影響也越顯著。從過程角度看,涵蓋了研究、開發、生產、加工、包裝、運輸、銷售和消費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從領域角度看,已從有形商品擴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務貿易及環境保護等各個領域;TBT措施的表現形式極具廣泛性,涉及法律、法令、規定、要求、制度等各個方面。與TBT有關的GATT-WTO協議和決議還有《實施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的協議》(SPS)、《服務貿易總協定》、《貿易與環境決議》等。
(2)隱蔽性:實行TBT有其合法性的一面,即真正為實現規定的合法目標是可以采取合適的TBT措施的,但另一方面,一些國家以TBT之名,行貿易保護主義之實,其往往以確保合法目的,特別是保護人類健康或安全、保護動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或保護生態和環境面目出現,容易轉移人們的視線,因此具備隱蔽性的特點。
(3)歧視性:盡管TBT協議要求實行國民待遇和非歧視原則,但實際上,由于經濟和技術水平較高,主要是發達國家實行TBT措施,發展中國家較難達到要求,其貿易利益往往成為犧牲品。
(4)影響大:盡管要求采取TBT措施應盡量減少對貿易的影響,但一般來說,一旦TBT措施影響貿易,其程度較之關稅和一般NTBS是驚人的。一些TBT措施容易產生連鎖反應,從一個國家擴到多個國家,甚至全球。許多措施可能嚴格限制甚至直接禁止一些產品的進口,有些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重要手段。
(5)爭議性大:由于TBT涉及面廣,有些非常復雜,且隱蔽性與合法性結合,結果不同國家之間難以協調,易引起爭議,解決爭議的時間一般較長。目前TBT已成為貿易競爭的重要領域。
二、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應對措施
隨著中國即將加入WTO,針對中國的貿易關稅將大幅度降低,非關稅壁壘(Non-tariffBarriers-NTBs)大量減少,但技術性貿易壁壘(TechnicalBarrierstoTrade-TBT)將日趨增多,對我國的出口貿易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應采取如下應對措施。
1.轉變觀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20世紀90年代初歐盟啟動一項名為EMAS的環境管理法律,要求進入歐盟國家的產品從生產前到制造、銷售、使用以及最后和處理階段都要達到規定的技術標準。1978年,德國率先推出“藍色天使”計劃,以一種畫著藍色天使的標簽作為產品達到一定生態環境標準的標志。1993年6月英國首先完成了洗衣機、洗碗機、燈泡、護發用品、防臭劑、化肥的環境標準的制定。目前,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挪威、瑞典、瑞士、法國、澳大利亞等西方發達國家紛紛制定環保技術標準,并趨向協調一致,相互承認。
隨著消費者環境意識的不斷提高,綠色經濟將成為21世紀世界經濟發展的重點,綠色產品將成為國際市場的新潮,應把開發綠色產業作為優化產業結構、爭奪21世紀國際市場戰略制高點的重要舉措;把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等改造成為可持續發展示范區;轉變指導思想,應積極開發、引進環境友好技術,降低能源與原材料消耗,降低出口產品污染密集度,改造傳統出口產業,提高環境競爭力;應認真協調對外開放與環境保護兩項基本國策,促使兩者相互促進;樹立環境競爭意識,把提高環境質量、促進科技進步作為提高出口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以綠色產業作為提升出口產業結構的重要方面。
國家應積極鼓勵綠色產品的開發和出口,把綠色產品出口納入進出口銀行出口信貸的范圍;出口發展基金應優先考慮綠色產品開發;建立綠色產品出口發展基金,專門為開發綠色產品出口建立專項貸款和信貸擔保基金。
2.知己知彼,從容應對
在制定和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方面,西方國家遙遙領先。目前,歐共體擁有的技術標準就有10多萬個,德國的工業標準約有1.5萬種,技術標準、法規繁多,讓出口國防不勝防。除工業標準外,德國法律規定,某些進口產品必須符合特別安全規定或其他強制性技術要求,例如,用氣體燃料為動力的設備必須符合DVGW標準,機器、工具、家用器具、運動設備、玩具等,必須遵照目前德國承認的有關安全的機器工程條例。
發達國家的標準常常讓發展中國家望塵莫及。如西歐有些國家規定,面條內的雞蛋含量要在13.5%以上,食鹽含量不能超過1%,不準加顏色等。為了阻礙外國產品的進口,保護本國市場,許多國家制定了嚴格的標準、法規,甚至用法律明確規定進口商品必須符合進口國標準。
我國應收集、跟蹤國外的TBT措施,建立TBT信息中心和數據庫;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應認真研究主要貿易對象國TBT措施對中國主要出口產品的影響,采取積極措施,打破壁壘,擴大出口;應認真總結國內外企業突破TBT措施限制的經驗與教訓,根據市場和產品特點尋求打破國外TBT的對策。
3.構建我國市場的準入規定,尋求合理的貿易保護
烏拉圭回合通過的《衛生與動植物衛生措施協議》建議使用國際標準,規定成員國政府有權采取措施,保護人類與動植物的健康,其中確保人畜食物免遭污染物、毒素、添加劑影響,確保人類健康免遭進口動植物攜帶病菌而造成的傷害。實際上,發達國家往往以此作為控制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的重要工具。它們對食品的安全衛生指標十分敏感,尤其對農藥殘留、放射性殘留、重金屬含量的要求日趨嚴格。日本有《食品衛生法》、《藥品法》、《蠶絲法》、《消費生活用品安全法》、《電器使用與材料控制法》等,以及檢驗與檢疫要求、自動標準等對進口商品進行嚴格管制。日本對食品的農藥殘留量的要求非常嚴格,如1989年我國輸往日本的綠茶,因農藥的殘留量超標而被退回。
為了國家安全,保護人類健康或安全,保護動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護環境,合理有效地保護國內主導產業和幼稚產業,應參考國際規范建立自己的TBT體系;堅決反對發達國家不符合有關國際規范的(實質是貿易保護主義)苛刻TBT要求,以維護我國合法權益。
4.宣傳貫徹國際標準,未雨綢繆
要在國內大力宣傳、貫徹ISO等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各類標準,按照國際要求規范我國企業的質量、環境、職業衛生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行為表現。
在質量標準方面,歐洲共同體規定對進口商品的質量必須符合ISO9000國際質量標準體系。日本質量認證管理體制是由政府部門管理質量認證工作,日本通產省管理認證產品占全國認證產品總數的90%左右。
出口企業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出口生產企業應制定可持續發展戰略,把環境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努力提高環境競爭力;出口生產企業應建立清潔生產機制,積極引進和開發環境友好技術,取得ISO14000環境標志認證;應樹立綠色營銷觀念,強化綠色管理。
2000年,國際標準化組織剛剛了ISO9000—2000版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國際標準,以及ISO18000職業衛生和安全國際管理標準。在企業職業衛生和安全方面,我國企業原有一定的基礎,應該未雨綢繆,提前準備,將這一尚未成型的技術性壁壘消滅在萌芽狀態。
- 上一篇:新舊會計準則變化分析論文
- 下一篇:WTO哲理啟示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