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變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探索

時間:2022-03-14 03:54:00

導語:匯率變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匯率變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探索

摘要:匯率是影響對外貿易企業發展的穩定性因素之一,近年來,隨著我過匯率制度改革的逐步進行,人民幣匯率波動日趨增大。本文介紹了匯率風險及其現狀.重點分析匯率風險對我目對外貿易企業的影響.并提出了應對匯率風險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匯率風險影響措施

一、匯率風險的概述

匯率風險又稱外匯風險.指經濟主體持有或運用外匯的經濟活動中.因匯率變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由于國際分工的存在.國與國之間貿易和金融往來便成為必然.并且成為促進本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外匯匯率的波動,會給從事國際貿易者和投資者帶來巨大的風險。

匯率風險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分別是交易風險、折算風險、經濟風險。交易匯率風險,是運用外幣進行計價收付的交易中,經濟主體因外匯匯率的變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折算匯率風險.又稱會計風險.指經濟主體對資產負債表的會計處理中,將功能貨幣轉換成記賬貨幣時.因匯率變動而導致賬面損失的可能性。經濟匯率風險,又稱經營風險,指意料之外的匯率變動通過影響企業的生產銷售數量、價格、成本.引起企業未來一定期間收益或現金流量減少的一種潛在損失。

二、我國的匯率制度及人民幣匯率風險的現狀

2005年7月21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在堅持“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三原則的前提下了《關于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公告》宣告中國放棄單一盯住美元的人民幣匯率制度,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中國“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在此期間.人民幣升值T21%;200897~至今為第二階段.期間匯價保持6.83元。

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朝著改革預期的方向實現了雙向波動.現在的人民幣匯率水平已經開始反映出市場供求水平.匯率的波動幅度較改革之前出現了明顯的增長。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和中國經濟穩步、快速的發展,人民幣在世界經濟的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同樣,人民幣匯率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2010年4月15日.美國國會130余位議員聯名要求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并試圖借此引發對中國的貿易制裁。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1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8261.較前一交易日回落一個基點。匯率的變動會對部分行業的進出口貿易產生不可小覷的影響。以紡織行業為例.中國紡織行業出口企業的利潤率只有微薄的2%~3%,人民幣一旦“被升值”.一部分中小企業將無法面對國際競爭,甚至可能進一步連累給這些企業發放貸款的銀行。雖然中美現初步達成協議.中國對外經貿政策保持基本穩定.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但人民幣面臨的升值壓力及可能由此引發的匯率波動給外貿企業帶來金融危機之后新的陰霾。

因此,在有管理浮動,參考一籃子匯率制度下,外貿企業不能憑主觀意識對人民幣的升值和貶值妄下斷言.而應不斷適應人民幣升值貶值的波動.掌握規避風險的能力。才能確保企業的穩健經營。

三、匯率風險對外貿企業的影響

(一)價格風險與結算風險

從事對外貿易的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要常常向合作伙伴報價,就面I臨一個選擇貨幣的問題:什么貨幣來作為投標報價貨幣以及以后用于貿易價款的結算和支付問題招標文件一般會規定投標者可以用某一國際通貨來進行投標報價。但在某些行業的招標文件中業主直接規定了投標者的投標報價只能以業主所在國的本幣來表示或者用2種貨幣表示。如果在貨幣選擇的過程中.由于不能適當把握匯率變動而在投標報價中選用了趨降的幣種.一旦中標,就可能承擔合同價格貶值的風險。對于分期分批來結算的企業.如果遇到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由匯率變動造成的貨幣價值波動.將使企業在兌換貨幣時蒙受損失。

(二)企業匯兌風險

在進出口貿易中,訂立合同、開立信用證、審證改證再到裝船發貨。以及之后的議付.每一個過程都必將經歷一段時間.在這樣一段較長的時間內,如果匯率發生變動,企業將可能承受匯兌損失。當外匯匯率上漲時。如果進口貨物,支付既定的外匯需更多的本幣,進口商將遭受經濟損失:當外匯匯率下跌時.如果出口貨物.收入既定的外匯結匯后獲得更少的本幣,出口商會蒙受損失。

(三)企業折算風險

我國對外貿易企業賬面資產一般由人民幣資產和外幣資產共同構成.但綜合財務報表上的資產和負債則必須統一用人民幣表示。而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則會相應的影響資產負債表中部分項目的價值改變。目前我國規定的人民幣兌換美元匯率日波動幅度遠遠小于兌換非美元貨幣匯率的日波動幅度,在這一規定的影響下,對于最終財務成果以人民幣結算的我國企業來說.如果他們使用非美元貨幣計價結算.則其面對的匯率風險要遠遠高于用美元計價結算。

(四)影響企業利潤.導致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下降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對外貿易十分常見。更有許多企業是依賴外貿生存的匯率的變動對國際貿易相關企業的營業狀況和企業利潤影響頗深。當人民幣升值時,意味著以同樣的外幣能夠購買的我國出口商品的數量減少.我國出口商品的相對價格上升。那么.外國企業對我國產品的進口額度將會下降.我國企業出13的產品出El數量就會銳減.進而導致出口企業喪失市場份額.收益下降。而當人民幣貶值時.對于依賴于原料進口的加工企業來講.從國外進口的原料等產品的相對價格上漲。生產成本將會增加.對企業的穩定發展亦十分不利。

四、應對匯率風險的策略和措施

(一)企業要樹立匯率風險防范意識,建立匯率風險管理的工作機制

國際金融環境風云變幻.企業必須充分認識到匯率變動對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只有熟練掌握規避匯率風險的方法.對匯價變動的基本因素進行全面科學的分析才能將外匯風險對企業的影響降到最低從事對外貿易的企業有必要把外匯風險管理列為公司El常工作的一項重要日程.建立完善的外匯風險管理體系,加強對于外匯風險的識別、風險限額的設定,加強對匯率變化的檢測和預測,盡快適應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

(二)正確選擇計價貨幣

如前文所說.正確選擇計價貨幣對規避匯率風險十分重要。計價的貨幣及其金額將直接成為風險的彌補對象.因此進出口商品用何種貨幣計價是彌補外匯風險的關鍵企業在簽訂合同時.資金的收付可以參考以下原則:爭取出口合同以硬貨幣計值.進口合同以軟貨幣計值:對外借款選擇將來還本付息時趨軟的貨幣.對外投資選擇將來收取本息時趨硬的貨幣,一般來說,外貿企業在出口商品、勞務或對資產業務計價時,要爭取使用匯價趨于上浮的貨幣.在進口商品或對外負債業務計價時,爭取用匯價趨于下浮的貨幣。

(三)選擇恰當的合同價格和結算方式.適當分散交易風險

針對匯率的不穩定性和國際貿易過程中的時間性.進出口企業應根據匯率變動的趨勢和大的國際經濟背景選擇合適的合同價格、結算方式.合理地分散交易風險。我國出口企業在與外商訂立合同的過程中.如果結算貨幣呈現貶值趨勢,可適當提高出lE價格.或與進口商約定按一定比例分擔匯率損失:如果結算貨幣可能升值.我國進口企業可要求境外出口商降低進1:1商品價格外貿企業還可通過提前或推遲結算時間來規避匯率風險企業可以根據結算貨幣的匯率走向選擇提前或推遲結算.如果預測結算貨幣相對于本幣貶值.我國進El企業可推遲進口或要求延期付款.而出口企業可及早簽訂出口合同收取貨款.反之.進口企業可提前進口或支付貨款.出口企業可推遲交貨或允許進口商延期付款。

(四)有效利用貿易融資工具規避風險。

1.出口信貸出口信貸是一種國際信貸方式.它是一國政府為支持和擴大本國大型設備等產品的出口,增強國際競爭力,對出口產品給予利息補貼、提供出口信用保險及信貸擔保.鼓勵本國的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對本國的出口商或外國的進VI商提供利率較低的貸款.對于處于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的出口企業可考慮采用此種辦法規避匯率風險。

2.福費廷包買商從出口商那里無追索地購買已經承兌的、并通常由進口商所在地銀行擔保的遠期匯票或本票的業務就叫做包買票據.音譯為福費廷.又稱票據買斷。通常用于成套設備、船舶、基建物資等資本貨物及大型項目交易,融資期限一般在l一5年出口企業將匯票賣給銀行后。可將所得外幣兌換成本幣以規避匯率風險對于經營資本貨物和大型項目交易的外貿企業來說.不失為一種規避匯率風險的方法。

3.出口押匯出口押匯是指信用證受益人在向銀行提交信用證項下單據議付時.議付行根據企業的申請.憑企業提交的全套單證相符的單據作為質押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后.參照票面金額將款項墊付給企業.然后向開證行寄單索匯.并向企業收取押匯利息和銀行費用并保留追索權的一種短期出口融資業務。

4.保付簡稱保理。指銀行從出口商手中購進以發票表示的對進口商的應收賬款.并負責向出口商提供進口商資信、貨款催收、壞賬擔保及資金融通等項目的綜合性金融服務.適用于賒銷方式的國際結算出口商將應收賬款轉讓給出口保理商后.可提前得到大部分貨款.從而規避了匯率風險。

(五)使用金融衍生工具防范匯率風險

當企業既有外幣收入又有外幣支出。既有外幣債權又有外幣負債時.要使用衍生金融工具進行套期保值,盡可能地規避風險。

1.遠期外匯交易遠期外匯又稱期匯交易,是指交易雙方在成交后并不立即辦理交割,而是事先約定幣種、金額、匯率、交割時間等交易條件,到期才進行實際交割的外匯交易,是國際上最常用的避免外匯風險、固定外匯成本的方法。通過恰當地運用遠期外匯交易.出口商或進口商可以鎖定匯率.避免匯率波動可能帶來的風險

2.使用掉期外匯交易掉期外匯交易是外匯交易者在買進或賣出一種期限、一一定數額的某種貨幣的同時.賣出或買進另一種期限、相同數額的同種貨幣的外匯交易。這種金融衍生工具.是當前用來規避由于所借外債的匯率發生變化而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的一種主要手段。

3.外匯期貨。外匯期貨是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間.依據現在約定的比例.以一種貨幣交換另一種貨幣的標準化合約的交易。是指以匯率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用來回避匯率風險。外匯期貨的避險原理與外匯遠期合同是相似的.即為使實際或預期的外匯頭寸免受匯率的不利影響.進行與現貨頭寸相反方向的外匯期貨交易

4.外匯期權外匯期權也稱為貨幣期權.指合約購買方在向出售方支付一定期權費后.所獲得的在未來約定日期或一定時間內.按照規定匯率買進或者賣出一定數量外匯資產的選擇權外匯期權合同持有者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是否行權。外匯期權業務的優點在于可鎖定未來匯率,提供外匯保值.客戶有較好的靈活選擇性,在匯率變動向有利方向發展時,也可從中獲得盈利的機會對于那些合同尚未最后確定的進出口業務具有很好的保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