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經濟條件下茶企國際貿易問題探討
時間:2022-09-10 09:29:53
導語:轉型經濟條件下茶企國際貿易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我國傳統貿易伙伴國都陷入到嚴重的經濟衰退之中。針對外需拉動所存在的現實困境,我國政府構建起了“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這就為茶企的國際貿易建立起了新的格局。在轉型經濟條件下和面對新的外貿格局,茶企的應對措施包括:提升茶企管理層的海外市場意識、“互聯網+”模式下加強信息獲取、發揮區域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職能、借助生態旅游項目外化綠色特質。
關鍵詞:經濟轉型;外貿新格局;茶企;應對
在構建茶企外向型經營戰略的格局下,需要認識到我國經濟轉型對茶企經營模式的影響,以及后危機時期我國國際貿易的新形勢和新變化。經濟轉型伴隨著供給側改革的實施,這必然會對茶企的產能水平、產能結構產生深遠的影響。特別在追求生態效益目標的情況下,茶企在生產經營中還將強化對廢棄物的處理績效,進而努力形成了一種循環經濟模式。就國際貿易而言,隨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我國傳統貿易伙伴國都陷入到嚴重的經濟衰退之中。這樣一來,作為我國傳統優勢貿易的茶葉出口也受到抑制。針對外需拉動所存在的現實困境,我國政府構建起了“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這就為茶企的國際貿易建立起了新的格局。為此,本文將聚焦于“轉型經濟”、“一帶一路”戰略等兩大背景下,針對本文主題展開討論。
1對國際貿易新格局的認識
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認識國際貿易的新格局:
1.1貿易伙伴國的結構出現調整
可以將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作為分水嶺,之前我國的外貿伙伴國主要集中在歐美地區,但隨著歐美國家的經濟遭受嚴重打擊之后,無論是從市場消費能力還是市場進入規制措施等多個方面,都不利于我國的外貿出口活動。而且,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在危機之后做出實體產業回歸的策略,這就導致了主要貿易伙伴國逐漸奉行了重商主義政策。之后我國大力發展與“金磚國家”的經貿外交,但受到其它金磚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制約,與之外貿的紅利并不顯著。最終,我國加強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力度。
1.2國際市場競爭出現新的特征
以電商、微商為代表的“互聯網+”產業使得國際市場的競爭格局發生了顯著了變化。即,由以前在線下市場中的真實競爭,逐漸轉移到線上的產品與訂單獲取。以國際茶葉市場為例,我國在進口和銷售南非紅茶產品時,就大力利用了電商和微商平臺,從而就能便捷的與國內消費者形成直接聯系。反之,我國的茶企在對外貿易中,仍然嚴重依賴中建渠道商資源,這就在目前的全球經濟環境下可能受到中間商的利益侵蝕。
1.3外貿產品結構發生顯著變化
隨著西方發達國家逐漸實施了再工業化戰略,這就使得我國外貿的比較優勢有被削弱的趨勢。另外,我國的人工成本與周邊欠發達國家相比已無競爭優勢可言。因此,在對外茶葉貿易中也可能遭到競爭對手的價格壓榨。因此,傳統茶葉貿易的產品結構應發生顯著變化,這樣才能適應外貿新格局的內在要求。
2經濟轉型條件下茶企的經營現狀分析
茶企若要適應外貿新格局的要求,就首先要從自身經營狀況中提升核心競爭力,但從現狀分析中仍可以發現以下三個方面的不足之處。
2.1對外貿新格局認識不足
根據筆者的統計發現,大多數茶企圍繞著茶葉產地來設立工廠,而茶葉一般存在于高山和丘陵地區,所以獨特的區位條件決定了茶企管理層對外貿的新格局認識不足。就導致了在產品結構優化和加工工藝上,仍然延續著傳統貿易伙伴國消費者的消費偏好,進而就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需求結構無法吻合。最終,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就難以獲得自身的比較優勢?,F實表明,外貿新格局的演變趨勢早于人們對它的認識,所以這將為我國茶企外貿帶來損害。
2.2對外產品品質缺少特色
這里的缺少特色需要從兩個層面來理解:第一,域內茶企之間的產品品質缺乏特色,就使得域內產品的同質化競爭將嚴重損害自身在國際市場中的利益。第二,與國際茶葉產品進行比較,我國茶企的產品無論在外包裝還是在飲用方式上都具有趨同性的傾向,所以也難以形成差異化的產品品質特色來增強市場識別度。由此,在域內茶企之間的競爭態勢下,就嚴重削弱了我國茶葉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2.3綠色環保特質表現不夠
綠色環保已成為國際食品加工工業的主流元素,也是國外消費者購買茶葉這種快消品的選擇依據。但我國茶葉產品在綠色環保特質上并不顯著,主要反映在難以通過可以顯性的信息來證明該產品的綠色和環保特質。
3制約茶企經營模式發展的難點問題解析
在優化茶企經營模式來適應外貿新格局上,目前仍然存在著諸多需要解決的難點問題。具體來說,其主要反映在以下四個方面:
3.1企業管理層的意識問題
同樣根據統計數據可知,86%左右的茶企都可以歸屬于中小企業,這就決定了企業管理層普遍缺乏足夠的國際視野。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于,中小企業中有大多為家族式企業,在這種企業的組織生態中存在著保守的習慣勢力。那么為何會有這樣的習慣勢力呢。很顯然,這是對不同家族成員自我利益的一種保護,所以就難以對國際市場的各種變化做出及時的反映。
3.2對外貿信息的獲取問題
如何從整體視域下來看待外貿發展的新變化和新格局,這不僅需要有戰略眼光做支撐,業內要有專業知識做支持。但對于許多深處大山和丘陵地區的茶企而言,企業管理層不僅缺乏戰略眼光,也缺乏能夠洞察外貿演變趨勢的專業人才。因此,對外貿信息的獲取問題是當前的一大難題。
3.3產品結構優化調整問題
前面已經指出,我國茶葉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并不具有顯著的比較優勢,甚至在某些市場知名度上還不及伊斯蘭卡的茶葉產品。為此,我國茶企就需要通過優化產品結構來增強自身產品的品質,從容來提高產品的市場識別度。但茶企如何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則成為難題。3.4綠色環保特質外化問題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這就在國際市場中影響到了茶葉產品綠色環保特質的檢定,以及國外消費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對我國茶葉產品的綠色環保特質表示質疑??梢?,建立有效的檢測模式便成為了這里的難題。
4優化經營模式應對外貿新格局的措施
根據以上所述,優化經營模式應對外貿新格局的措施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構建:
4.1提升茶企管理層的海外市場意識
“提升茶企管理層的海外市場意識”不能僅停留在一句口號上,還是需要落實在行動中。由于受到大多數茶企管理者自身思想意識格局的限制,依靠自身能力難以突破自己的意識局限性。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在這里起到主導作用。具體而言,地方政府的主管部門應召集域內茶企的管理者進行座談,并圍繞著外貿新格局的演化來共同商議對策。與此同時,還需要發揮高校的師資優勢來為茶企的管理者進行專題講座。在這樣的氛圍下,就能提升茶企管理層的海外市場意識。
4.2“互聯網+”模式下加強信息獲取
目前,我國全社會都在大力推動“互聯網+”戰略,那么基于這一戰略來向域內茶企及時提供海外市場信息則成為可能。具體而言,這里不僅需要發揮政府的信息收集能力,也需要打造域內各茶企信息的共享平臺。具體而言,政府有關部門應在政務網站上及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茶葉需求信息,并與茶企的管理層建立移動即時通訊平臺。域內茶企之間的信息共享則需要依托行業協會的組織管理來實現。
4.3發揮區域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職能
在對域內茶企實施供給側改革的過程中,需要得到外部資金的支持,這也是彌補內部資金積累能力較弱的最優選擇。為此,地方政府應積極鼓勵地方性商業銀行向有潛力的茶企貸款,并在創新“債轉股”的機制下,拓展放貸資金的覆蓋范圍。另外,在發揮區域商業銀行的職能時,也需要強化商業銀行自身的風險管控能力。而且,地方政府不應施加政治影響力來干擾商業銀行的正常放貸業務。
4.4借助生態旅游項目促進綠色特質外銷
在向海外市場展示茶葉產品的綠色環保特質時,除了可以通過圖文并貌來相關信息外,還可以通過在當地打造茶文化生態旅游項目,并將該項目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來烘托出域內茶葉產品的綠色環保特質。
5問題的拓展
這里還需要對問題進行拓展:技術壁壘是發達國家限制他國產品進入的主要方法,根據WTO的規則,實施技術壁壘的國家自身首先應達到技術標準,可見這也是發達國家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來保護本國企業。為此,我國茶企應該積極應對這一技術壁壘,特別是綠色壁壘。為此,外向型企業和大型茶葉生產企業,需要大力推動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活動,并積極完成研發到商品化的轉換。在技術創新中,應著力從綠色理念出發來優化現有出口產品。另外,外貿人才的培養應著力打造出復合型人才來,這里的復合型人才應具備外貿實務技能、外語能力、涉外法律知識等素質。可見,這不僅依賴于高校系統在人才培養上的努力,也需要茶企優化員工在職的培養機制。
6小結
本文認為,經濟轉型伴隨著供給側改革的實施,這必然會對茶企的產能水平、產能結構產生深遠的影響。就國際貿易而言,隨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我國傳統貿易伙伴國都陷入到嚴重的經濟衰退之中。針對外需拉動所存在的現實困境,我國政府構建起了“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這就為茶企的國際貿易建立起了新的格局。那么,茶企的應對措施應圍繞著:提升茶企管理層的海外市場意識、“互聯網+”模式下加強信息獲取、發揮區域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職能、借助生態旅游項目外推介綠色特質等四個方面來構建。
作者:安偉潔 王依然 單位:秦皇島廣播電視大學
參考文獻:
[1]趙奕凌.基于馬克思危機理論探究次貸危機的形成根源[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2010(2):65-67.
[2]郭利群.日本經濟衰退的原因及啟示[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64-66.
[3]王宇凡.基于產品生命周期的制造業全質量管理系統研究[J].制造業自動化,2011(4):1-4,37.
[4]李靜.環境壁壘下的選擇: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2):72-73.
- 上一篇: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模塊化教學研究
- 下一篇: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踐教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