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探析

時間:2022-06-01 03:22:21

導語: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探析

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外貿發展十分迅速。近兩年來,隨著“一帶一路”的提出與深化,更是給外貿的發展帶來了重大契機。目前,全國有300多所獨立院校,其中80%以上的獨立院校都開設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而《國際貿易實務》作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適應瞬息萬變的世界經濟環境,提高獨立院校國貿專業的人才培養水平,最大限度的迎合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急需進行國貿專業人才的供給側改革。

1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介紹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是國貿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國際貿易專業實操性最強的一門課程。該課程建設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該專業學生就業率的高低、以及學校未來的發展。國際貿易實務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內容覆蓋面很多,主要有國貿貿易慣例、術語,外貿合同中商品的品名、數量、質量、包裝,進出口商品的價格,商品的檢驗,貨物的運輸與保險,貨款的支付,貿易方式等等。

2國際貿易實務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作為獨立院校的國際貿易實務教師,作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在國際貿易實務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下。2.1學生英語水平過于薄弱,雙語教學效果不佳獨立院校的學生大部分英語水平較差,這就使得很多獨立院校很難實現雙語教學,即便已經開設雙語教學模式但由于學生很難聽懂,效果也不理想。雙語教學淪為一種形式。2.2任課教師理論性強,但缺乏實踐經驗不少獨立院校的國際貿易教師雖然畢業于國內外名校,但他們很多一畢業便到高校任教,沒有實踐教學經驗。以山西某獨立院校為例,國貿專業共有5名專職教師,分別來自于山東大學、蘭州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及韓國東亞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理論知識很豐富,但沒有一名老師在外貿公司系統學習過。甚至有不少國內重點高校的國際貿易專業教師也從未到企業系統學習過外貿知識。2.3教學模式和方法上存在不足長期以后,我們一直是老師的教、學生的學,過分注重知識的傳輸,而忽略了學生的消化、吸收。大多情況下,老師課下辛苦備課、準備充分,課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而學生們有的不停的做筆記,有的玩手機。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理論教學方式早已不再適應《國際貿易實務》這類實操性很強的課程教學需要。2.4教材內容編排不合理首先,教材更新速度慢。目前比較權威的國際貿易實務的教材是黎孝先的國際貿易實務,目前已有五版,雖在不斷更新,然而更新的速度依然遠遠落后于外貿的發展。其次,內容編排順序不合理。大部分實務教材在內容等的編排上是根據外貿的流程編寫的,術語、合同的簽訂、運輸、保險、貨款的收付、爭議的處理等,但也存在個別不足。如,黎孝先《國際貿易實務》(第2版)進出口商品的價格確定放在了保險之后,作者認為價格應與品名、品質、數量、包裝一起放在第四章。而且,在現實的外貿過程中,有時候并不像我們的教材編寫的那樣有那么嚴格的邏輯順序,似乎告訴學生外貿中他們就該遵循那樣的次序進行外貿操作。最后,大多數教材過于理論,具體操作講述不具體。比如,大多數教材都告訴我們《201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共有11種貿易術語,也大篇幅地介紹了它們具體的中英文名稱、進出口報關、運輸、保險、適用的運輸方式等,但卻沒有一篇具體的英文貿易術語案例、也沒有告訴學生如何根據不同的情況具體選擇術語。

3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的措施

3.1樹立“專業+外語”的專業培養模式“專業+外語”的專業培養模式可以使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在畢業時有所優勢,更有利地進入外貿公司。推行“專業+外語”的專業建設模式可以從三個方向入手;第一,加大英文類課程教學。除有外語學院擔任大學英語課程外,本專業可通過《商務英語口語》、《金融英語視聽》等英文教學課程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第二,組建國際商務特色班。國際商務作為國際貿易專業的分支學科具有較強的社會應用性,通過采取邀請外教進來授課以及交換學生出國學習、聯合培養等多種方式,可以極大地提高國貿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3.2培養 “雙師型”教師為了大力提高國際貿易實務任課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學校可通過“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方式提高“雙師型”教師的比例。一方面學??山M織實務課教師到外貿企業進行集中的參觀、學習,通過同外貿人員的交流及相應的培訓,迅速提高高校教師的外貿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學??上蚋咝;蚱髽I聘請有經驗的教師或專家學者來學校授課,也可招聘有外貿經驗的老師來校任教。3.3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變“以老師為主題“為”以學生為主體”,建立“翻轉課堂”。在課前,準備一些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比較簡單的、經典的國際貿易實務案例供學生學習討論,老師也可通過發送教學短視頻的形式讓學生提前觀看。課中,做到“排憂解難”。單純的理論知識點講解會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沒有興趣。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把提前準備好的案例或短視頻結合本節課內容相互討論,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3.4把握國際貿易前沿,教學內容做到不拘泥于教材國際貿易瞬息萬變,國際貿易實務中的實踐也時刻在更新在變動。貿易實務課程教學要充分體現它的與時俱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到教學、科研、實踐一體化,教材是基礎,但教材內容具有時滯性,甚至有些教材內容是不正確不合理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依賴于課本,盡信書不如無書,應及時補充更新的知識。如,在國際貿易實務中報關環節,2016年之前的教材幾乎沒有涉及到一體化通關。

4結語

在獨立院校中,傳統國際貿易專業課程設置上嚴重趨同,教學模式上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畢業生就業前景嚴峻,專業口碑日益下降。高校及教師只有做到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市場化、師資隊伍雙師化、課程建設精品化、教材編寫應用化、實踐教學仿真化、教學管理制度化、教研科研一體化才能在“一帶一路”的浪潮下抓住機遇,乘風破浪。

【參考文獻】

[1]郭楠.關于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改革[J].商界論壇,2012(09).

[2]高靜.關于國際貿易教學改革的嘗試[J].商情,2011(04).

[3]邵艷紅.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國貿專業人才培養探討[J].經貿實踐,2017(09).

[4]周惠娟.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設計[J].科教,2015(03).

作者:邵艷紅 單位: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