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國際貿易對會計的影響
時間:2022-12-13 09:44:49
導語:淺析國際貿易對會計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對會計目標的影響。會計目標是由會計環境以及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決定的,它隨著會計環境的變化而改變。我國將會計目標分為受托責任目標和決策有用目標。在導向方面,受托責任觀面向過去,決策有用觀則面向未來;在信息質量特征的側重點方面,受托責任觀強調可靠性,決策有用觀則強調相關性。在商品社會初期,資本市場尚未形成,主要依存委托與受托關系,這樣的環境下受托責任目標盛行。現如今,隨著國際貿易不斷發展,資本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委托受托關系也因資本市場的中介變得模糊。會計信息已成為國際市場促成交易的重要媒介,報表使用者根據財務報告分析客戶的資產實力、資信狀況和風險狀況,對信息的要求也更加傾向于決策有用的相關信息。因此,在國際貿易發展迅猛的今天,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相關信息,是會計目標發展的趨勢。(二)對會計確認的影響。會計確認是會計程序中的首要環節。會計確認必須符合可定義性、可計量性、相關性和可靠性的確認標準。如今,國際貿易不斷發展使得金融工具呈現多樣化,衍生金融工具不斷涌現并廣泛應用。但因衍生金融工具不完全符合會計確認標準和現行資產負債定義,所以無法進行會計確認。現行會計確認的實質是對過去交易或事項確認,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則是在未來某個時間完成。為解決這個問題,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將會計確認延伸到正在發生以及未來發生的交易和事項。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新事物的不斷涌現,會計確認的標準也得以完善和發展。(三)對會計計量的影響。會計計量是會計的核心。傳統會計環境強調收益計量且相對穩定,歷史成本具有客觀性、并有利于反映受托責任履行情況,因此傳統會計計量以歷史成本為主。如今,國際貿易的發展帶來衍生金融工具的創新,歷史成本面臨了挑戰。衍生金融工具本質上是一種合約,交易和事項沒有發生,因此不適用歷史成本計量。對于金融工具的計量,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主席提出以公允價值方法計量[3]。公允價值可以及時反映資產的狀況,具有高度的決策相關性,更能體現企業價值。國際貿易的發展推動市場經濟向完全有效、完全競爭的趨勢發展,會計計量則更需要反映真實價值,公允價值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四)對會計準則的影響。會計準則是會計工作的行為規范。國際貿易席卷全國,各個國家的貿易活動交流逐漸增多,由于會計準則的差異引發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例如,德國奔馳公司到美國上市時,按照德國的會計準則,公司是盈利的。但根據美國的會計準則,則變成了虧損。由于各國會計準則不同,各國的財務報告缺乏可比性,難以理解。國際資本的投資者和信貸者難以準則不同的財務報告進行投資決策。因此,國際會計準則應運而生,并要求各國在國際貿易上采用相同或相近的會計準則,以提供真實、公允和可比的會計信息,以便于不同國別的投資者了解報表從而達到使各國財務報告具有可比性。越來越多的國家已加入到了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行列中,我國的會計準則也逐漸的向國際會計準則趨同。
二、國際貿易中各國會計面臨的問題
(一)思想認識上的問題。在制定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本國會計準則體系時,很多阻礙首先來自人們的思想認識。由于傳統思想的根深蒂固以及各個國家追求自身利益,會計準則的制定也從本國利益考慮。當本國利益與國際利益沖突時,大部分國家本能的選擇本國利益而放棄國際利益,會計國際化的進程受阻。人和國家、投資者和債權人,這兩種身份的信息需求不可避免的存在沖突,面對沖突,各國的選擇和側重點也不同。就會計準則體系與國際慣例接軌而言,兩者存在差距,各國思想認識上的差異使得國家的會計國際化進程在推進的過程中有著諸多的阻礙。(二)文化上的問題。會計文化是社會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社會文化在會計領域的反映。世界文化存在顯著的差異,尤其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會計文化也會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正是由于文化差異,導致東西方存在不同的價值觀念、文化背景和會計文化價值取向。東方國家重視制度控制,輕視職業主義,過于保守,缺乏靈活性,過分保密,透明度不夠。各國會計要與世界會計接軌,文化方面的差異不容小覷。(三)人員素質的問題。會計人員素質較低會出現忽略會計信息公允性和會計信息需求者的價值需求,在選擇會計政策時,通常選擇操作簡單或者可以為公司帶來最大利潤的會計政策,這樣做很可能對會計信息的公允性有影響,從而使得信息需求者對缺乏公允性的會計信息失去信任。倘若世界上大部分會計人員素質較低,職業道德水平不高,判斷能力不強,將會對會計國際化進程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四)信息披露的問題。雖然各國在不斷地發展,制度日益完善。但有關信息披露依然存在許多問題,信息披露方面的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善,層次劃分不明確,日常信息披露監管力度很薄弱。這些導致信息披露不真實、不充分、不及時、不規范,從而使得會計信息失真,嚴重影響會計質量。(五)會計準則的問題。各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之間依然存在差距,在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國際會計準則不斷增加,各國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不斷壯大。財務管理者熟知會計準則,了是準確了解企業財務狀況的重要方法。目前,大部分國家會計機構不夠健全,市場監督機制不夠完善,信息等違規現象的懲罰措施欠缺,會計準則實施困難,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進程較慢。
三、會計順應國際化的相應舉措
(一)提高思想,與時俱進。各國急需提高思想意識,爭取與國際理念和思想接軌。同時也要根據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思想觀念,緊跟時代的潮流。堅持解放思想,摒棄思想中傳統、守舊、不合時宜的觀念,在與各國交流的過程中,學習他國先進的思想理念,充實自己的思想認識。只有在思想上與時俱進,才能在會計國際化進程中處于不敗之地。(二)正確處理文化上的差異。對于國際化中會計的差別,各國需要承認差異是客觀和合理的。同時積極學習適用于本國的先進會計經驗和管理技術,推進會計的國際化建設。目前,我國雖在會計制度建立之初,但也有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和借鑒的經驗。我國要利用此優勢,積極向國際介紹我國會計領域的研究成果以及實務做法。在承認文化差異性的同時做到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以此提高我國在國際會計中的地位。(三)會計師制度向國際化邁進。目前雖然各個國家都在完善會計師制度,但會計師制度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部分會計師人員素質不高,適應能力不強,執業能力比較弱。這些問題阻礙會計事業的發展,同時也不滿足會計師制度的標準。因此,各國在選拔會計師人才的時候,采用的方法也要與世界同步。努力培養高水平、高學歷的會計人才。同時要求會計人才同國際接軌,并加強和完善會計師的競爭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加快和推進世界各國會計的國際化進程。(四)規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各國需要建立快速高效的信息披露體系,解決信息披露的滯后性。完善信息披露的相關法律制度,增加預測性信息虛假披露的處罰條例。嚴格執法是市場有序運作的保障,各國急需加強信息披露監管力度,強化并擴大證監會的監管權力,加強司法監管執行力度,建立分級分層的監管體系,提高證券監管機構的獨立性。(五)加快會計準則國際化步伐。各國制定的會計準則要具有前瞻性,能夠預測準則可能存在和發生的問題,并充分考慮準則實施的程度。同時能夠充分把握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標準和方法,認真了解國際會計制度、準則的新動向,并積極參與國際會計準則的研究和制定,使國際會計準則能夠滿足各個國家的利益。與此同時,各國需要提高民間會計的溝通能力,提高本國與世界會計制度接軌的力度,建立既適合本國國情,又適用于國際的會計準則,加快會計準則國際化的步伐。
四、結論
隨著國際貿易席卷全球,會計作為經濟領域重要的部分,受經濟貿易的影響。本文分析了國際貿易對會計的影響方面,并研究了國際貿易下會計面臨的挑戰,提出了解決措施。希望通過此次理論層面的研究能夠對國際貿易中會計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謝德仁.會計準則、資本市場監管規則與盈余管理之遏制:來自上市公司債務重組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14(03)
[2]于玉林面對世界挑戰的會計創新一一兼論建立《會計創新學》[J].會計之友.2013
[3]劉錦霞,唐瓊,基于會計環境的我國會計國際化影響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2,(04).
作者:于茜 曾芮 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
- 上一篇:國際貿易客戶信用管理及收匯管理
- 下一篇:微博網絡營銷對國際貿易影響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