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家服務貿易體制
時間:2022-03-31 10:23:00
導語:論國家服務貿易體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美國、歐盟、英國、日本、中國香港等六個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國際服務貿易起步早、發展快,因此在國際服務貿易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形成了一套法規完備、分工協調、運行高效的政府服務貿易管理體制。本文擬對上述六個國家和地區的服務貿易管理體制進行深入的比較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我國服務貿易管理體制改革的政策建議。
一、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服務貿易管理體制分類
由于各國和地區的服務貿易發展狀況不同,在服務貿易管理中也各有側重,形成了不同的管理特色。根據服務貿易管理方式、方法的不同,我們將上述國家和地區的管理體制歸納為三種類型,即核心管理型、分工協調型和服務推進型。
1.核心管理型
核心管理型是指服務貿易的管理權限相對集中于某一政府部門的類型。美國是核心管理型的典型代表。由于服務貿易種類的繁多,各國和地區的服務貿易管理機構往往分散在不同的管理機構和部門。但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美國的服務貿易管理體制相對集中,形成了以美國商務部為核心的服務貿易管理體制,因此,我們稱之為核心管理型。
美國商務部承擔著服務貿易戰略的制定、日常管理、統計以及服務出口促進和貿易救濟的具體工作。美國商務部的國際貿易管理局設有服務業司,負責美國服務業的管理工作。其對服務業的主要管理職能是:與私人企業和其他政府部分共同為美國企業提供出口幫助和更有利的海外市場準入條件,參與和推進雙邊和多邊服務貿易談判(包括與WTO、NAFTA、APEC的談判和雙邊協議),促進談判協議的落實;為美國服務業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提供信息及其他服務;進行美國服務貿易市場環境與競爭力的統計分析,并為國會及相關部門提供信息。其下設服務業辦公室、金融辦公室和旅游業辦公室分別負責各服務貿易領域的出口促進、談判與執行、政策指定與咨詢以及項目設立與管理等。同時,美國商務部還負責制定推動服務出口發展戰略;為服務企業對外出口提供全方位服務。此外,為更好地實施服務貿易管理,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小企業發展局、國家電信與信息委員會、專利與商標辦公室以及國際貿易管理局下屬的貿易促進與商業服務管理司、進口管理司及市場準入與執行司也分別參與服務貿易的出口促進、貿易談判、標準制定和貿易救濟與援助等管理和服務工作。服務貿易的統計分析則主要由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完成。
可見,美國商務部在服務貿易政策的制定、實施,服務貿易談判、服務貿易促進以及服務貿易統計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美國管理服務貿易的核心管理機構。
2.分工協調型
分工協調型的管理體制以日本為代表。日本政府的貿易管理機構分工明確。具體可分為立法機構、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機構、統計機構及服務貿易咨詢及促進機構四大部分。主要涉及國會、內閣、外務省、經濟產業省、國土交通省、財務省、日本銀行、日本進出口銀行、日本貿易振興會等政府機構和組織。
日本國會是服務貿易法律、法規的立法機構。通常制定與服務貿易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建議由服務貿易的促進和咨詢機構,或者由主管的政府機構根據服務貿易發展的狀況提出。上報內閣府得到認可之后,由主管的政府機構的相關政策制定部門組織產、官、學共同研究商討制定,然后上報內閣府。經過內閣府審查通過后,報國會批準、立法。
日本“內閣會議”是制定政策,協調各省廳之間關系的最高官僚機構。內閣會議的議長一般由內閣總理大臣擔任,其成員主要包括財務省、外務省、經濟產業省、國土交通省等重點省大臣、日本銀行及進出口銀行總裁等。在日本內閣會議中,與服務貿易相關的會議有“經濟財政咨詢會議”和“知識產權戰略會議”。與服務貿易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政策措施也必須經由該會議審議通過。
日本外務省經濟局負責對外簽署與服務貿易相關的多邊條約和協定,處理國際貿易糾紛。同時,作為日本政府的對外聯絡窗口,外務省也向相關的省廳提出制定與服務貿易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的建議。經濟產業省是日本服務貿易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執行者,服務產業和服務貿易政策的制定及實施也主要由經濟產業省負責。國土交通省綜合政策局是日本交通運輸和旅游服務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部門。日本銀行是日本國際金融服務貿易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實施。
由于服務貿易管理部門相對分散,因此協調部門的作用就很重要。日本內閣府的“內閣會議”制度,很好地解決了日本各省廳之間的協調問題。同時,日本政府在制定和頒布一項貿易政策或者法律的過程中,通常會廣泛地吸收社會各界和各方面人士的意見,以實現科學決策的目的,突出體現在官產學一體的政策決策過程。上至內閣會議,下至經濟產業省的專業小委員會,都是官產學結合的最好典范。因此,分工協調成為日本服務貿易管理的重要特色。
3.服務促進型
服務促進型是指以服務貿易促進為主、服務管理為輔的管理模式。除美國、日本以外的其他本文考察的四個國家和地區可以歸為這種模式。加拿大政府對服務貿易不進行直接的管理,而主要是通過貿易促進來推動服務貿易的發展。外交與國際貿易部是加拿大促進服務貿易發展的主要部門。其核心服務包括:一對一的出口幫助;提供市場與產業信息;提出出口融資建議;推薦貿易交易會、舉辦研討會。如果企業希望實地考察目標市場,辦事處可以推薦符合要求的國際貿易展會;舉辦學習研討會,幫助出口商了解海外商業環境及機會等等。
在歐洲設有歐洲服務論壇ESF,這是一個由歐洲服務部門的代表組成的論壇機構,旨在有效地提高歐洲服務業的利潤,以及推進WTO《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所倡導的世界服務業市場自由開放的進程。ESF支持并鼓勵服務市場的自由化,幫助消除歐洲服務部門的貿易與投資壁壘,特別在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方面。作為一個歐盟服務業的促進機構,歐洲服務論壇由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75個成員組成,其中包括20個服務業部門,36家世界知名的專業服務公司以及39個歐洲服務業聯合會。
英國政府在服務貿易管理方面的作用主要是制定相關服務貿易管理政策,創造高效、平等的貿易環境,提供廣泛的咨詢、信息、財務協助等方面的服務。除了政府和地方當局各經濟管理機構的廣泛參與外,其他部門包括外交、軍事,以及上至皇室,下至民間機構,均參與對出口和吸引投資的促進工作。
中國香港更是把服務促進當成頭等大事來抓。在工商及科技局下面專門設有工商服務推廣處,這是政府專設的服務貿易促進部門。1997年5月港英政府成立工商服務業推廣處,隸屬于工商局,專門負責服務業推廣事宜。之后,該處與商界合作制定執行“方便營商計劃”,與商界和學術界合作制定執行“推廣服務業計劃”,推行近300項措施,對提升香港作為亞太地區國際服務中心的地位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此外,香港貿發局、生產力促進局等機構屬于法定的服務貿易促進機構,部分經費來源于政府,部分來源于收費服務項目;香港服務業聯盟為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專業行業協會,不僅致力于香港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市場開拓,還負責把香港各服務行業的意見、要求和愿望及時傳遞給政府,使政府決策更加符合香港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的需要。三者之間職責各有側重,但相互配合,有效地促進了香港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發展。
- 上一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論文
- 下一篇:循環經濟傳統農業發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