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家電出口論文
時間:2022-01-10 10:41:00
導語:我國家電出口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中國家電目前的出口形勢
1999年以后,中國的家電生產企業開始大規模地進入國際市場。從海爾到春蘭,從康佳到海信,從科龍到格力都以自己的龍頭產品為依托,與國際家電業開展了廣泛的合作,進行跨國經營。中國企業投資的家電工廠開始在亞洲、歐洲、拉丁美洲以及非洲出現。很多拉美進口商發現原來他們從亞洲進口的大部分標有日本、韓國等地制造的家用電器竟然全部原產于中國大陸。
中國家電的國際之路其實已經走了很遠了,2007年全國外貿家電行業的出口更出現了高速的增長。2007年1-10月,包括空調、冰箱、洗衣機和小家電在內的家用電器及部件出口額超過268億美元,同比增長49.6%;包括電視機、DVD影碟機、攝像機和數碼相機在內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及部件出口額超過311億美元,同比增長362.93%。2007年家用電器產品(不包括消費類電子產品)出口額就將突破300億美元的歷史大關,出口額占機電產品出口額的5%-6%,中國家電的國際之路前景看好。
三、家電在拉美市場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分析
拉丁美洲是指美國以南,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加勒比海地區和拉丁美洲地區的統稱。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拉美各國紛紛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經濟均有不同增長,使拉美各國消費者的購買潛力增強。該地區消費者對來自于中國的中低檔家電產品需求量大、依賴性強,逐漸形成了一個廣闊的消費終端市場。
在整個拉丁美洲,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國家擁有制造業,家用電器類產品除了少數是在當地生產組裝外,市場上銷售的主流產品全部依靠進口。由于中國家電產品品牌的知名度高,售后服務有保障,在消費者中間擁有良好的口碑。在拉美金融風暴之后亞洲基本取代了歐美,成為電器進口的主要渠道。
由于歷史原因,歐美的生活習慣對拉丁美洲消費者有很深的影響。冰箱、電視、空調、音響、電風扇、洗碗機、烤箱、電磁爐、榨汁機、吹風機這些家電產品都與歐美產品在款式設計、產品性能上基本一致。由于這些產品一般在歐美市場流行2-3年后才會在拉美市場上出現,所以對中國的家電制造企業非常有利。因為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家電產業已經發展成熟,并逐步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無論是生產規模,還是產品質量、款式花色都可以與國外品牌一爭高下。在拉美市場中,歐美產品價格昂貴,而中國的產品質量好、價格適中,良好的性價比受到拉美消費者的歡迎。
目前,在拉美市場銷售的中國電器基本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原產地在中國的貼牌產品;第二類是完全采用自有品牌進行銷售的中國家電,與那些貼有國外品牌的產品相比除了商標不同外,其他方面幾乎全部相同,但價格卻比他們低30%,因此非常具有誘惑力。由于中國企業的售后服務一直不能同時跟進,產品宣傳也不夠有力,所以一直制約著這種銷售方式的快速發展。從長遠來看,中國電器在拉美具有很大的發展優勢和發展空間,但是應注重自有品牌形象和售后服務體系的建設,這樣才能加快中國家電在拉美市場開拓的步伐。
四、家電產品進入拉美市場目前存在的問題
1.人民幣升值對家電行業的影響
早在匯改之初有關專家就預言,人民幣升值后受到影響最大的將是紡織、家電、電子等勞動密集型行業。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四川長虹和美的電器2006年的匯兌損失分別達到7706萬元和4702萬元,而兩家上市公司同期的凈利潤分別為3.06億元和5.05億元。
但是人民幣升值也可以看成是一種機遇。它使規模較小的家電企業出口受阻,只能轉回到國內市場將產業做精、做細,從而促進了企業間的分工,為像美的這樣的大規模企業進一步做大、打入國際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人民幣升值、原材料上漲、勞動力成本提升等因素都是一把“雙刃劍”,對于強者而言,這些原因帶來的整合將大大提升市場集中度,“馬太效應”更加明顯。隨著全球產業的大轉移,我國已逐步發展成為全球主要家電制造中心,家電產品的出口比率基本都在產量的30%以上,而空調、電冰箱、洗衣機出口增長率均超過50%,國際市場對我國家電企業的重要性在不斷提高。短期來看,人民幣升值將使得家電行業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降低,如果企業實行降價以保持原有價格競爭力的方式,那么利潤率必然下降。如果降價幅度低于人民幣升值幅度,成本優勢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即使是利潤率沒有下降,但利潤總額和產品市場份額都有下降的風險。
目前的自主品牌出口80%以上都是用美元結算。在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幅波動的情況下如果不想辦法應對,匯率損失將擠壓我們不足10%的出口利潤。時至今日,當人民幣兌美元迭創新高的時候,對于熱衷于出口、本就利潤微薄且多以美元結算的一些外向型企業而言,因匯率造成的利潤損失是慢性但巨大的沖擊。
2.部分國家的“反傾”及貿易壁壘的影響
雖然拉丁美洲不如歐盟、美國等國家對中國進行大量的“反傾銷”和設置較高的貿易壁壘,但中國產品由于其勞動力資源和工業加工水平的優勢所帶來的競爭優勢或多或少都會引起一部分國家的“反傾銷”或設置較高的貿易壁壘以保護其國內行業和市場。這樣不僅會加大中國家電企業開發拉美市場的難度,而且有可能增加貿易風險。
3.我國家電企業對外投資的選擇方向及原則
從目前中國家電對拉丁美洲直接投資的方向來看,家電企業投資的金額不大,范圍卻過于廣泛,平均每個國家只有幾千萬美元的投資,與中國的總體經濟發展規模不相稱。隨著海外投資規模的加大,投資主體將逐步由國有企業轉變為私有企業主導的對外直接投資。投資的風險控制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風險概率和風險損失成為對拉丁美洲投資企業的首要課題。
五、開發拉美市場的對策
1.盡量避免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應對人民幣升值帶來的風險,企業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1)對整個家電行業進行產業升級,加速提升科技水平及自身技術創新能力。應充分認識到產品和品牌是競爭力核心要素,更注重質量和技術含量,加大自主品牌建設。
(2)要以多元化思維不斷跟蹤出口目的國的競爭對手的產品價格差異,提高出口定價的主動權,爭取在單一匯率升值同時維持價格優勢。
(3)加速國際化進程,實現原材料全球范圍內采購,積極探索在其他國家設廠的渠道,盡可能降低國內出口受挫風險。
(4)為應對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匯兌損失風險,應采取多幣種支付、充分利用進口付匯與出口收匯對沖、提前回收貨款并立即結匯、提前匯款折扣、簽訂遠期結匯合約以及在合同中規定匯率變動條款等策略。此外,還可考慮將出口業務的結算貨幣多元化,從而規避匯率浮動所帶來的風險。
(5)加強與拉美經銷商的業務合作關系,增強自有品牌出口比重,針對不同市場和產品種類采取差異化價格策略,盡可能保證外銷增長與利潤增長的協調性。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提高高檔產品的銷售比例。
2.面對部分國家的“反傾銷”和貿易壁壘采取相應的積極措施
中國家電企業要充分利用優勢產品,加大對外直接投資的力度,建立國際化生產網絡,還要規避各種風險,選擇適當的時機,積極參與到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針對一些國家較高的貿易壁壘,我們只要自建營銷體系模式,堅持“世界品牌戰略”,相信“貿易壁壘”將不攻自破。
在海外投資項目選擇上,要合理取舍產業鏈條,確定經營方向,從資源重組角度出發,以降低成本為基點,開拓海外市場或尋求海外資源和技術,將資源開發、技術開發、耗能高的生產環節和銷售環節轉向境外相關地區。此外還應防范跨國經營可能遭遇的各類風險,建立風險評估和風險防范預案,通過快速反應機制應對風險的發生并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
中國家電產品進一步開拓拉美市場的路還很長,中國企業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競爭優勢,根據市場的需求變化,制訂科學的發展戰略,才能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為我國的外貿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綦建紅.國際投資學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2]車耳.投資西方[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羅華兵,何永利.中國企業公民海外投資指南[M].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03.
[4]鐘朋榮.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五種模式比較[J].2003.
[5]人民幣升值:家電產業的“雙刃劍”.南方都市報,2008-02-08.
[6]wujingyun.中國家電在拉丁美洲的市場前景.電器,2007.
【摘要】中國家電產品在拉美的市場潛力是巨大的,而要完全打入拉美市場、取得競爭優勢,中國家電企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國家電產品出口拉美市場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對中國家電產品今后的發展方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國家電出口拉美市場
- 上一篇:綠色貿易壁壘應對論文
- 下一篇:應對技術壁壘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