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貿易壁壘的成因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5 10:11:00
導語:綠色貿易壁壘的成因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首先,環境問題的全球化是綠色貿易壁壘形成的外部原因。環境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選擇引發了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運動,正是在環境問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國通過參與國際公約、國際環保組織,制定了旨在保護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的環保制度和標準。而這些制度和標準體現在貿易上即是對來自其他國家的產品及服務設置綠色障礙,限制進口,從而形成事實上的壁壘。
第二,新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是綠色貿易壁壘的根本成因。WTO并未使貿易保護主義消失,競爭的加劇反而迫使各國政府在關稅手段保護程度降低的情況下,尋找更有效的非關稅壁壘以保護國內市場和產業。綠色壁壘的合理、合法及廣泛性特點使其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首選手段。發展中國家面臨著兩難選擇:要么從發達國家市場退出,要么緊跟發達國家,生產與本國經濟實力不相符合的高投入、高技術的“綠色產品”。但無論如何,發展中國家均要付出沉重代價。發達國家從中既保護了國內的產業,又成為標準的制定者。這正是“綠色壁壘”作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新形式得以迅速發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第三,各國技術水平、經濟實力差異是綠色貿易壁壘的客觀原因。盡管人們都認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但在如何實現上卻不盡相同。發達國家由于經濟發展水平和環保技術水平較高,其環保要求和標準也較高。發展中國家由于資金和技術上的限制,根本無法達到發達國家的環保要求。這在客觀上造成了綠色壁壘。加上由于世界商品種類繁多,生產過程和標準五花八門,制定統一的全球環保標準難度極大洛國紛紛基于國家利益的考慮制定各自的環保標準,導致綠色認證和執行體系千差萬別,間接對他國產品造成了歧視,形成了新的綠色壁壘。
二、以綠色營銷應對綠色貿易壁壘
發展中國家要擺脫如上文所述的兩難境況,必須生產出即符合環保標準,又能實現企業盈利的產品來。筆者認為,企業實行綠色營銷戰略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綠色營銷是指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為實現經濟利益、消費者需求和環境利益的統一,企業根據科學性和規范性的原則,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開發產品及同其他市場主體交換產品價值來滿足市場需求的一種管理過程。企業實行綠色營銷戰略,不僅可以使產品符合環保標準,而且通過貫徹綠色營銷理念可實現成本降低或提高產品附加值,從而實現企業盈利。具體來講,企業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開發綠色產品:通過貫徹綠色營銷理念來降低企業成本
綠色營銷應建立在綠色生產的基礎之上。綠色產品是指生產、使用及處理對環境無害或危害極小,有利于資源再生和回收利用的產品。生產綠色產品首先可以直接改善生態環境,可減少對人類社會和環境的實際或潛在損害,同時對于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來說更重要的是通過資源的回收利用可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綠色生產涉及綠色產品設計、綠色材料使用和使用綠色包裝等幾個內容。在綠色設計中,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緊緊抓住綠色這個主題,同時充分考慮產品在制造、銷售、使用及報廢后回收利用等問題。設計使用具有可重復使用、可再生、可降解、易處理等特點的綠色材料;注意盡量減少材料種類,提高其再利用的可能性,并使后續處理簡單化,減少廢物產生,降低原材料消耗。這樣不但能達到環保目的,而且還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的價值,進而提高經濟效益;同時,注重使用綠色包裝。綠色包裝是指節約資源,減少廢棄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又不污染環境的包裝。綠色包裝在發達國家已廣泛流行,在我國還是剛剛起步。這就要求我國企業在商品包裝過程中,既要努力降低包裝費用,又要考慮到包裝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程度,不斷研制開發出新型的綠色包裝材料。
2開發綠色技術:通過技術創新來降低成本
現階段我國綠色營銷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做到“既經濟又環保”,化解這個難題的最徹底的途徑是大力開發綠色技術,實行技術創新。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世界范圍內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一個生態型、綠色化的大學科群體正在崛起,以生態與環保為中心的研究熱潮逐步形成。這就為綠色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生態化的技術創新將不僅使綠色產品得以迅速普及,而且還將促使生產成本大幅度下降,從而為綠色營銷的迅速普及提供可能。
3樹立企業綠色品牌形象:通過企業品牌的綠色內涵來提高產品附加值
綠色營銷中企業須注重樹立企業的綠色品牌形象,通過企業品牌的綠色內涵來提高產品附加值,從而提高產品的售價。企業可以利用各種傳媒宣傳自己在綠色領域的所作所為,并積極參與各種與環保有關的事務,以實際行動來強化企業在公眾心目中的印象。與此同時,企業還應大力宣傳綠色消費時尚,告誡人們使用綠色產品,支持綠色營銷,引導綠色消費需求。
一旦綠色品牌形象樹立,產品的附加值就會提高。消費者可接受的產品售價自然也相應提高。同時,由于綠色戰略的實施。必然使生產成本有所提高,企業可以在營銷中選擇適當的價格策略進行彌補。比如,可以利用人們求新、求異、崇尚自然的心理。采用理解價值定價法來定價:消費者一般都認為綠色產品具有更高的價值,愿意為此支付較高的價格。另外,根據“污染者付費”和“環境有償使用”的現代觀念,企業用于環保方面的支出應計人成本,從而成為價格構成的一部分。但是。綠色產品價格上揚的幅度不僅取決于綠色產品品質提高的幅度和環保費用支出的多少,而且還取決于消費者對綠色產品價格的理解。在工業發達國家,綠色產品價格上揚幅度較大,消費者也樂于接受。在我國,由于消費者的綠色意識較弱,綠色產品價格上揚幅度不宜過大,在大中城市市場價格則可略高些。
4進行綠色治理:通過變廢為寶來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綠色治理。是指采取有效措施根治污染。這要求企業不僅要做到對廢棄物中的有用資源利用開發,化害為利,還要開展企業之間的互利合作,將對方的廢棄物作為自己的原材料或能源,變廢為寶,從而達到提高企業盈利能力的目的。
此外,企業還應積極尋求行業協會、政府外交部門和商務部門支持。通過有組織的和出口國交涉,盡可能制定切實可行的產品環保生產標準,以維護企業的正當權益。
摘要:綠色貿易壁壘是長期困擾我國出口企業的問題,給我國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使我國在國際貿易中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其形成原因主要有環境問題的全球化、新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和各國技術水平、經濟實力的差異等。而解決這一難題最有效的途徑是企業實行綠色營銷戰略。
關鍵詞:新貿易保護主義;綠色貿易壁壘;綠色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