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汽車出口問題

時間:2022-03-26 04:08:00

導語:我國汽車出口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汽車出口問題

一、我國汽車產品出口呈現新特點

1.汽車產品及整車出口加速

自2000年開始,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每年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長,出口額為35.1億美元,2003年出口總額達47.1億美元;2004年出口81.56億美元;2005年出口197.15億美元,3年來同比分別增長34%、73%和141%。2006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品出口113.27億美元,同比增長44.32%。其中汽車整車出口尤為迅猛。自2000年開始,我國汽車整車出口增長速度每年都在7O%以上,2003年整車出口12.51萬輛,2004年出口13.6萬輛,2005年出口17.3萬輛,同比增長120%,同期進口量為l6.19萬輛,出口量首次超過進口量1.1萬輛,實現了歷史性轉折。據統計,2006年我國汽車整車出口量達到34.35萬輛,同比增長97.2%,出口金額31.34億美元,同比增長97.8%,與2005年相比,出口數量和金額翻了一番。統計數據顯示,雖然我國汽車在出口數量上逐年遞增,但是凈出口量卻沒有擺脫貿易逆差的境地!巨大的產能消耗換來的貿易逆差值得我們思考!

2.自主品牌汽車成為出口主力

近年來,受國際大環境等因素影響,國內汽車市場增勢緩慢,我國汽車廠商紛紛加速開拓海外市場。2005年,我國民營企業出口汽車50.9萬輛,增長3.7倍,占當年出口總量的46.7%;國有企業出口32.3萬輛,增長83.5%,占29.7%;外商投資企業出口2O.5萬輛,增長1.1倍,占18.8%。

3.出口市場多元化態勢

2004年,我國共向世界172個國家出口汽車,比上年增加了12個國家。分布較廣,遍布世界六大洲,其中亞洲43個、非洲39個、歐洲37個、南美洲36個、北美洲2個和大洋洲l5個。按國別統計,出口金額在3000萬美元以上的國家為4個,分別是美國、敘利亞、阿爾及利亞和哈薩克斯坦。其中向美國出口14.76萬輛,向敘利亞出口1.85萬輛。向敘利亞出口金額與美國不相上下,但數量僅為美國的八分之一。向哈薩克斯坦出口2161輛,金額3149萬美元,同比增長達707.9%,均以7~8倍的高速度增長。

主品牌汽車已成為我國汽車出口的主力軍。其中出口量最大的是奇瑞汽車,第二是吉利汽車。第三是夏利,出口額同比增長了近5倍。2006年上半年我國轎車出口達3。45萬輛,超過2005年全年出口量。其中,我國自主品牌轎車出口總量達2萬輛,同比增長466.8%,占全部轎車出口量的近6成。不少自主品牌的汽車廠家已經制定了出口計劃。奇瑞汽車計劃將實現25%的汽車出口規模;長城汽車也計劃完成出口汽車4萬輛,并在2007年實現汽車內外銷比例1:1;吉利甚至制定了1O年的汽車出口計劃。要在2015年實現三分之二的汽車出口比例。

4.出口規模加大、向發達國家延伸

我國汽車出口開始向發達國家市場延伸。2006年上半年,我國汽車出口出現顯著變化:歐洲、南美正在成為中國汽車出口的新市場。以汽車出口金額排序,我國對亞洲出口為第一,所占比例為47.4%;對歐洲出口躍居第二,占比例為21.5%;其次分別為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北美洲。按出口金額同比增長分析,歐洲達520%,南美洲達117%,亞洲為113%,非洲為34.6%。出口金額同比增長的變化說明,我國汽車出口市場正在改變以亞、非為主的格局,開拓了更廣闊的市場。

二、我國汽車出口存在的問題

1.我國汽車出口迅速增長的背后,暴露的一些問題。

(1)汽車企業急于開拓海外市場.引發無序競爭。

(2)售后市場不足,不利于我國汽車產品形象。

(3)品牌危機及渠道劣勢。

(4)技術含量低,產品質量欠佳。汽車技術落后,性價比相對過低,必然導致在國際競爭中的不利地位。

(5)低價出口。

(6)易陷入知識產權糾紛。

2.國外對我國汽車出口限制

(1)技術認證壁壘。首先,我國汽車出口面臨著車輛的行駛認證問題。中國的測試標準是獨有的,不管是進口車還是中國國內生產的汽車,都要經過中國的認證程序,但是國外不認可這套測試體系,在中國經過測試的汽車,出口到國外要重來一遍。同樣,在歐洲經過行駛認證的車輛,到中國也要重新測試一遍,這必然造成時間和費用的消耗。這個問題對于中國和外國汽車制造商來說都很麻煩。其次,目前國際上的認證標準繁多,不同的國家執行不同的標準,使中國的汽車出口受到極大阻礙。

(2)技術、油耗、排放標準壁壘森嚴。國內汽車出口,還要面對國外市場嚴格的技術、油耗、排放等諸多標準的考驗,而一些標準又往往和知識產權保護一起,成為發達國家阻擋發展中國家后發優勢的天然屏障。據介紹,僅美國市場,中國汽車要通過的美國汽車檢驗標準就多達400多項。一旦檢測不合格就可能難以靠岸或面臨召回。3.運輸障礙

由于汽車工業發展的滯后性,我國海運物流企業大多沒有涉及汽車運輸的滾裝船業務。滾裝船的運營成本高昂,只有在運載車輛的整體體積超過滾裝船60%容積的狀況下,海運物流企業才能夠盈利。但我國汽車企業出口的量都比較零散,不足以支撐龐大的運費開支。我國的整車出口目前由日韓海運企業NYK、KLINE、現代運輸等全球9大海運企業掌控。一般整車出口的關稅征收按到岸價來計算,到岸價由成本加保險和運費構成,保險的費用大約為2O美元~30美元,可以忽略不計,但由于第三世界國家的整車進口關稅高達40%~50%,把這部分累加以后,每輛車的運費高達1950美元~2250美元。過高的運費損害了我國出口汽車在當地市場的競爭力。

三、我國汽車出口問題的應對措施

1.提高汽車出口準出門檻

國家四部委于2007年1月1日出臺規范出口秩序的管理辦法,針對上述眾多弊端,通過資質考核、目錄管理、實施品牌化管理等方式,對汽車生產企業實行出口資質管理,對汽車出口企業實行生產企業授權管理,以剔除那些資質差的出口經營主體。根據企業提交的申報資料,符合條件的企業將進入“具有出口資質的汽車生產企業及其授權的出口經營企業目錄”,未列入目錄的企業,將不得從事汽車出口。提高汽車出口的準入門檻,以期為中國汽車出口的長遠發展創造良性的發展環境和秩序。

2.加強汽車產品質量管理工作

為了提高出口汽車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信譽和競爭能力,擴大出口創匯,做好出口汽車產品質量許可證的頒發和監督管理工作,國家商檢局、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出口汽車產品質量許可證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國家商檢局會同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全面負責出口汽車產品質量許可證的頒發和管理工作。由國家商檢局和中汽總公司審查考核認可的檢測單位負責出口汽車產品質量許可證的檢測工作。企業生產條件的考核由所在地商檢局會同汽車工業主管部門共同負責。按有關規定審查、考核認可,具備條件的商檢局,也可以承擔指定產品的檢測工作。凡列入《實施出口汽車產品質量許可證產品目錄》的汽車產品,應在規定期限內申請辦理質量許可證。未取得質量許可證的產品,不準提供出口。特殊車輛(包括試用樣車)需經國家商檢局和中汽總公司批準,方準出口。

3.積極挖掘海運物流市場

中國海運集團已經看到了海運物流市場前景,在2006年10月成立了汽車輪渡公司,并從日本航運公司訂購了兩艘二手滾裝船,每艘可以裝載1000輛汽車。中遠集團目前有2艘滾裝船,2007年將開展國際汽車運輸業務,并從國外海運公司購置3條二手滾裝船,每艘船可以裝載700~1000輛汽車。

4.抵制低價出口

2006年5月10日商務部公布的《不正當低價出口行為調查和處罰規定(暫行)》(修訂草案)目前正在向公眾征求意見,一經采用,將會取代10年前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的《關于處罰低價出口行為的暫行規定》。這對于出口態勢激增的汽車行業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將更規范企業出口行為,維護汽車行業的整體利益。

總之,我國發展汽車出口貿易有許多優勢,當然也有許多困難與問題。我們要認真做好此項工作,爭取獲得更多的收入。

參考文獻:

[1]程振彪:WTO與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對策研究

[2]盂良:出口步步高—2005年我國汽車產品進出口市場分析.汽車與配件,2006.9

[3]洪銀興高波等著:可持續發展經濟學.商務印書館,2000.10.1

[4]梁美娜:出口伊始便遇“威脅論”.中國汽車應有對應牌,中國經營報,2005.6.20

[5]秦淑文:借一切可借之力培育自主開發能力.中國汽車報,2004.3.23

[6]陶明吳申元等:服務貿易學[M].山西經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