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機下國內外貿出口狀況以及決策
時間:2022-11-30 11:05:00
導語:后金融危機下國內外貿出口狀況以及決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由于蝴蝶效應,美國的次級債危機開始傳向世界,成為一場席卷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金融風暴。在這場金融風暴中,冰島、迪拜等國家面臨破產,即一個國家對外資產小于對外負債,即資不抵債的狀況,一些國家如葡萄牙、意大利、希臘、西班牙和墨西哥等,面臨主權信用降級,這些表明,世界正經歷著一次大規模的金融危機。本文在次級債危機的背景下分析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的影響,并提出一些建議。
美國的次級房貸放款中存在的獵殺放貸和貸款欺詐是造成次級債危機的主要原因,獵殺放貸指貸款機構或其沒有依照美國法律的有關規定向消費者真實、詳盡地披露有關貸款條款與利率風險的復雜信息;貸款欺詐是由職業罪犯導演的騙貸犯罪。在這兩種違法行為中,前者的受害者一般是消費者,后者的受害者一般是貸款機構。2001~2004年美聯儲實施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產業的發展,在經歷了幾年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后,美國的房地產市場開始降溫,在2006年春季,美國房價開始下跌。在2007年初,美國第二大抵押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宣布瀕臨破產,次級債危機開始顯現,并波及銀行業,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雷曼兄弟倒閉,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成為銀行控股公司,美國的投行開始回歸銀行主業。
一、我國外貿出口現狀
(一)我國外貿依存度高。外貿依存度,也叫對外貿易系數或貿易密度,最普遍的計算方法是進出口總額/GDP,它是衡量一個經濟體對外開放程度大小的指標之一。商務部鐘山指出,當一國從封閉經濟走向開放經濟時,外貿依存度則會提高。一般說來,外貿依存度越高,意味著參與國際競爭和國際分工的能力越強,外貿依存度越低,意味著參與國際競爭和國際分工的能力越弱。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外貿進出口迅速增長,高于同期GDP增速。1978~2008年我國外貿年平均增速比GDP年平均增速高8.15個百分點。1980~2008年世界平均外貿依存度由34.87%提高到53.3%,我國外貿依存度也從12.5%提高到57.3%。2001~2008年我國外貿年均增速比世界貿易年均增速高11.1個百分點,外貿依存度相應上升了20.7個百分點。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在2009年有所下降,這是由于金融危機對于中下層消費者的影響較大,對我國的商品出口影響較大,我國進出口總額比上年下降了13.9%。(表1)
(二)貿易保護主義復蘇。全球性金融危機的蔓延,使美國、歐盟、日本等經濟體為了刺激本國經濟,開始實行貿易保護。據WTO秘書處數據顯示,2008年全球新發起反傾銷調查208起、反補貼調查14起,2008年全球新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數量分別增長28%和27%,我國分別遭遇73起和10起,占總數的35%和71%。我國已連續14年成為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成員,連續3年成為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成員。
美國對我國實施了嚴厲的貿易限制措施,如2009年9月11日的輪胎特保案,10月7日的無縫鋼管雙反調查,10月27日對我國鋼產品實施懲罰性關稅,11月3日對我國金屬絲網托盤實施懲罰性關稅,11月5日對我國油井管征反傾銷關稅,11月6日對我國銅版紙等征雙反關稅,12月30日批準對我國鋼管征高額關稅,2010年2月6日決定對我國大陸產禮物盒和包裝絲帶征高額反傾銷稅。2010年7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起的“337”調查中,有5起涉及在華企業,占案件總數的55.6%。歐盟不僅使用“雙反”大棒,同時開始嘗試將多種貿易措施疊加使用,采用更加嚴厲的手段扼制或阻止他國產業對當地市場的占領,如近期歐盟對我國出口的“無線數據卡”擬采用反傾銷、反補貼及一般保障措施并用的保護手段。日本經產省的消息顯示,日本放寬了申請反傾銷調查的條件,同時對反傾銷調查作出肯定性裁定的幾率已上升到70%~80%,并擬效仿美國在政府部門設立專門窗口接待企業的調查申請。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外貿出口的形勢不容樂觀,我國作為最先走出世界金融危機的國家,正在成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眾矢之的。
(三)出口產品附加值低。我國相當一部分的出口企業只是一些國際大企業的加工廠、組裝廠,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產品出口中,更多的是憑借低價來獲取訂單,生產的產品附加值很低。金融危機到來以后,國外的采購人員開始尋找價格更低的產品,一旦發現,就會縮減訂單,極大地影響了我國產品的出口。同時,在我國出口的產品中,自有品牌比例很低。根據商務部統計,2008年我國所有出口產品中擁有自主品牌的企業不足20%,自主品牌的產品甚至還不足10%。自有品牌的缺乏和品牌建設的不足也是我國出口商品附加值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我國外貿出口對策
(一)提高產品附加值,開拓新興市場。美國財政部駐中國經濟與金融特使杜大偉指出,中國應該讓自己的產業鏈進行升級,這樣才能使美國今后從中國進口更多的經過精密制造的產品。因此,對于我國企業來說,要想改變現階段面臨的出口不利情況,要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加強產品的技術升級,進行產品創新,同時利用金融危機帶來的特殊時機,打造企業的自有品牌,進行適當的品牌營銷,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對于我國出口企業來講,在進行技術改造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引進外資,通過和外資企業的合作,學習外資企業在質量管理和品牌運作上的經驗,同時實現出口企業的技術升級。同時,我國出口企業還應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出口企業可以通過參加一些國際性的展會和博覽會來推銷本企業的產品,同時充分利用電子商務開拓網絡銷售渠道,根據金融危機對各國的影響來調整出口格局,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逐步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程度,減少企業的經營風險。
(二)積極應訴雙反,提高企業應訴能力。在全球性金融危機后期,為了防止出口轉移對本國市場的影響,當一國針對某項產品采取貿易措施之時,其他國家的“聯動”反應正在變得越來越迅速而頻繁,典型案例發生在2009年輪胎案、鋼鐵案及今年的鋁材案等。當我國某一產業出口受到一國制裁,很可能面臨全球出口市場的貿易保護打擊,出口企業事先的全球聯動應對戰略已顯得越來越重要。同時我國企業要充分利用WTO的爭端解決機制,爭取在WTO框架下解決雙方的貿易爭端,對于違反WTO規則損害我國外貿利益的成員國可以采取“反向報復”,即停止履行對該成員方在WTO項下的義務來迫使對方履行WTO裁決。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8月15日就中國非公路輪胎反傾銷反補貼案肯定性損害終裁公告,裁定中方輸美涉案產品對美國內產業構成實質損害。在政府支持及行業協會、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此案獲得了比較低的傾銷稅率,補貼稅率未出現兩位數的懲罰性高關稅。從這個案子可以看到,只要涉及的企業能積極應訴,在統一的組織下還是可以在面對雙反調查時獲得比較好的結果。面對貿易保護主義的盛行,出口企業在平時要注意規范企業的財務制度,完善財務信息,為以后的應訴做好準備。出口企業一旦面臨雙反調查,要積極應訴,尋找專業律師,同時與國外律師事務所建立合作,在決定應訴后全力以赴,對于人力、物力、財力的耗費要做好準備,最好與同行業的企業進行抱團應訴,降低應訴成本。
- 上一篇:紀檢機關廉潔反腐敗工作體會感言
- 下一篇:市金融工作座談會市長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