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國際貿易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時間:2022-07-13 10:09:48
導語:疫情對國際貿易進出口貿易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研究背景
2020年全球暴發疫情,在過去一年內,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有增無減,世界多個國家經濟發展遭受嚴重沖擊,全球貿易和中國對外貿易均面臨變局。為了協調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國家出臺了諸多有力的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的落實使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時,確保了國家經濟穩定發展。肺炎成為全球大流行病的當下,正確認識疫情給全球貿易帶來的影響以及給我國進出口貿易帶來的影響,制定有效措施降低負面影響,促進國家經濟穩定發展十分重要。因此,防疫控制是當務之急,特別是疫情嚴重地區,要全力以赴搶救病人,保障醫療衛生物資供應,努力提高治療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贏得防控斗爭的有力支持也離不開發展。在加強流行病防治的同時,切實維護正常的經濟社會秩序,努力維護生產和生活的穩定有序,只有這樣才能部分抵消疫情對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
二、疫情全球擴散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2020年1月16日,聯合國了《2020年世界經濟形勢和展望報告》清楚地表明,全球經濟增長率預計在2020年達到2.5%。但在貿易摩擦、金融動蕩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等因素的影響下,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增加,病毒肺炎蔓延全球。1.世界經濟在2019年發展狀況回顧和分析根據全球數據分析,2019年全球經濟發展的主線不容樂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的評估已三次下調,從年初的3.5%下調至3.3%,然后又下調至3%。向下調整反映世界經濟發展繼續惡化。聯合國預測2020年的經濟增長率放緩至2.5‰。2019年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的根本原因是美國和其他國家,特別是與中國的貿易摩擦日益嚴重,使得全球經濟充滿了不確定性和變量,投資者對市場也失去了信心。以美國政府為中心對中國一直采取嚴厲的貿易保護政策,分別于2019年5月和9月實施了新的關稅提高計劃,中美之間的商品征收了超過5000億美元的高關稅,雙邊平均關稅超過20%。中美兩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超過總量的40%,貿易摩擦影響了兩國市場要素的分配,抑制了兩國的生產潛力,影響了兩國的經濟,也給全球生產、消費、貿易和投資帶來負面影響,降低了全球經濟增長的應有水平。2.疫情對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的影響正當全球經濟長期低迷及爭取增長動力之際,病毒以驚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影響。2020年,世界各國的重點將放在疫情的預防和控制上,主要經濟體能否完全控制疫情,消滅疫情,將最終決定世界經濟的增長。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0年前三個月,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0.65萬億元,比2019年下降6.8%。第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下降3.2%、9.6%和5.2%,產值分別為1.02萬億元、7.36萬億元和12.27萬億元。在疫情的影響下,第一季度GDP環比增長了4.8%在過去的六年里,國家保持了正增長,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國家制造了自2008年以來最大的經濟衰退。日本經濟在2019年繼續衰退,加上流行病的影響,日本的GDP在第一季度同比下降了3.4%,這是日本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低點。
三、疫情給我國進出口貿易帶來的不利影響
1.進出口貿易增速同比下降2019年是中國進出口貿易增長速度中較為顯著的一年,我國進出口規模按季度逐季提升,第四季度達到8.59萬億元,占全年進出口總值的27.22%,尤其是12月份貿易額達到3.01萬億元,增速創月度新高。但2020年1月疫情突發,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急速下降,據海關統計,2020年第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57萬億元人民幣,比前一年同期下降6.4%。在全球疫情大流行背景下,國際貿易整個流程受到大幅限制,國內配貨、運輸等受到海外市場影響有所收縮,由于疫情在海外的蔓延十分廣泛,國家對于進口貨物,尤其是冷凍產品的檢驗檢疫越來越嚴格,進出口企業經濟損失十分嚴重,進出口發展勢頭逐漸減緩,增速有所下滑。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人民幣,比2018年增長3.4%,2020年我國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同比增長1.9%,增速同比下降。2.外貿企業壓力巨大傳染病的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傳染性和不確定性強,會引發恐懼、焦慮等情緒。疫情在全球多個國家蔓延并出現變異,消費者消費能力減弱,而各國防疫管控也增加了貿易壁壘。進出口企業出現了短暫的滯倉、違約、國外展會取消等問題,海外訂單需求量遞減。有關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進出口企業損失巨大。在我國進出口貿易體系中,生產加工企業占有較大的比例,受疫情管控影響,生產加工企業遭受的損失也十分巨大,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品下降較為明顯。由于生產加工企業一般無法通過線上作業形式實現生產經營,所以企業生產矛盾十分凸顯,同時受到國際政治因素影響,其影響更為突出。3.物流運輸企業投入成本增加由于受到全球疫情影響,國際物流運力下降,導致集裝箱船費用大漲。港口擁堵造成的集裝箱在港口停留的時間長、空箱難調配等問題都導致了運輸成本的進一步提高。此外,世界各國都制定了專門的衛生檢疫措施,這對我國遠洋運輸行業來講,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比如船舶在貿易國進行??俊⒀b卸進度、為了配合貿易國的檢疫需要提供給貿易國的相關資料等產生的費用,這使得遠洋運輸行業需要承擔額外的時間成本及經濟損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入成本。4.國際貿易矛盾升級國際貿易矛盾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政府、政企、企業。目前我國政府面臨最大的問題是醫療物資管制與國際政治間的矛盾,在疫情流行期間醫療物資是戰略性資源,由于國外政治制度、意識形態與我國有較大差別,所以這可能成為國際貿易摩擦的一個重要方面;其次是政企的矛盾,我國政府制定的檢疫措施與外企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分歧,這可能引發政府與外企之間的矛盾升級;最后則是我國企業與外國企業之間的貿易矛盾,疫情的情勢變遷以及一些不可抗拒因素都會導致企業間出現合同變更、違約等問題,這也是企業間最難解決的問題。
四、疫情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影響趨勢
1.疫情影響呈現階段性隨著國內疫情控制效果提升,我國進出口貿易在2020年6月份以后出現明顯遞增的趨勢,外貿企業壓力逐步減小。2020年下半年,貿易沖突有所緩解。特別是世界各國都制定了針對性疫情防控措施,加之我國對世界各國的醫療援助扶持力度不斷增加,全球疫情整體得到短暫的控制,雖然歐美國家目前形勢不太理想,但總體來說國際貿易得到了暫時的恢復。在國家政策扶持下,我國外貿企業獲得了很大的喘息機會,國內市場重新煥發出活力。而疫苗上市以來,我國衛生信譽贏得了國際認可,進出口貿易量也顯著增加。2.我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更為顯著通過商務部的國家經濟增長數據來看,2020年我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再次增加,世界經濟對中國經濟依賴性越來越強,這表明我國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疫情影響雖然在短期內使得全球經濟遭受重大挫折,但是疫情過后全球經濟格局將會發生巨大轉變,以美國、歐盟為主的經濟體系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主導作用將會持續減弱,以中日韓為核心的亞洲經濟一體化貿易新格局將會形成主導世界經濟的新結構。3.我國進出口貿易不退反增在國際經濟體系中,中國對外經濟發揮的作用日益突出。通過本次疫情可以看出,世界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性非常強,我國經濟體系對于世界經濟整體發展十分重要。由于我國對疫情防控工作落實得相對到位,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雖然有小規模反彈趨勢,但是其主要因素是外來輸入病例不確定性導致的,只要國家控制好外來輸入人員,疫情得到完全控制并非遠不可及,在此背景下,進出口貿易規模逐漸恢復,并呈現明顯增加的趨勢。中國進出口在全世界占比非常高,世界各國對我國經濟依賴性大,因此未來階段進出口貿易總額將會持續上漲。
五、在疫情背景下我國進出口貿易保障性策略
1.應急保障性策略國家應該出臺政策確保防疫必需的醫療生產材料能夠快速得到補充,各部門需做好協調合作工作,保障藥品、物資充足。各級政府應該制定進出口優惠性政策,敞開大門,為相關企業打開綠色通道,從而提升進出口貿易的效率。在海關應該設立專門的檢疫區,對進出口人員貨物進行逐一排查。在對境外輸入性肺炎病例進行及時的隔離治療處理同時,還需要對一些臨時性政策進行優化。運用政策手段,鼓勵進口企業做好進出口貿易工作,對從事醫療物資企業可以適當政策傾斜。通過多位一體的保障體系實現進出口貿易安全、穩定發展,將疫情對其造成的影響降低。2.市場電子交易信息化建設在應對疫情時,電子交易方式為進出口貿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國政府應鼓勵進出口企業通過電子交易方式進行國際貿易活動。首先,有關部門應該針對電子商務出臺相關的法律保障措施,在法律約束下實現國際貿易無縫對接。明確網絡交易流程以及風險,使得雙方能夠同時受到法律約束;其次,政府與企業間的合作也可以通過電子簽約的形式實現,為國際貿易實現電子簽約提供參考依據;第三,政府可以鼓勵企業通過視頻方式實現會談、簽約等商務活動;第四,政府部門可以通過網上辦公對進出口貿易涉及到的各環節進行處理,并實現線上信息共享。3.解決國際貿易矛盾我國政府可以根據疫情的具體影響制定解決國際貿易摩擦的方案,有針對性地去解決企業間的貿易矛盾,為進出口貿易發展提供更為有力的保障。首先,國家需要以靈活的政策推行進出口貿易的開展,在宣傳上采取多渠道、多平臺宣傳的方式,使得國際上其他國家的政府能夠全面掌握中國國內疫情防治動態消息,以尋得到國際社會支持;其次,與WH0時刻保持密切溝通,強調我國防控疫情的決心,逐漸掌握國際貿易的主動權;再次,在國際貿易談判中,圍繞務實、公平的原則,平衡好我國企業與企業間的利益關系,制定中期、長期進出口貿易發展計劃,確保進出口貿易快速恢復;最后,進一步推進政企合作貿易政策的落實,加快進出口貿易發展,國家經濟總體發展才能更加快速。解決國際貿易矛盾對于打破國際貿易壁壘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全球經濟大融合的過程中,疫情的出現使得貿易壁壘再次加強,加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本次疫情中抹黑中國,嚴重影響到了中國的國際形象,對于我國進出口貿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國家需要盡力為我國的國際貿易創造更為公平的環境,促進進出口貿易發展。4.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面對持續發展的疫情,政府需要結合疫情發展制定適宜的貨幣政策,通過綜合評估疫情對我國社會整體的影響,采取科學合理的財政政策推動進出口貿易的發展。貨幣政策在總量上要保持穩健,不能大水漫灌。在近期特殊形勢下,貨幣供應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可考慮適當高一些,以便在疫情和外需下滑影響下確保金融體系流動性以及實體經濟流動性合理充裕。在貨幣政策的工具方面,需要更加注重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做到有收有放、有的放矢。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領域,進行減壓和紓困,通過支持其他領域發展來進行對沖和填補。在財政方面,醫療衛生貿易優惠政策的投入需要增加,鼓勵醫藥衛生進出口企業積極開展國際貿易,這有助于全球疫情得到總體上的控制。由于進出口企業受影響較大,需要適當對其進行減稅降費,確保進出口企業能夠渡過難關。通過這些多措并舉的政策,能夠使得進出口企業獲得喘息之機,從而確保我國進出口行業在此次疫情中能夠順利度過難關,推動進出口貿易持續穩定發展。
六、對消費沖擊明顯,但對投資與出口帶來的影響整體可控
從進出口貿易來看,第一,原來是春節期間工業企業關閉的時間,雖然延長了假期,但是現在國家已經采取了更有效的措施恢復生產,高速自由時間已經延長到疫情結束,加上各種檢驗檢疫措施的不斷保障,雖然貨物的出口已經受到影響并有所減少,但是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推進,整體穩定性正在改善,企業繼續恢復工作,進出口企業的交貨能力能夠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二是雖然我國已被列入國際衛生突發事件發生地,但我國政府采取了強有力的干預措施,措施明確,疫情總體處于穩定可控的狀態。因此,這項決定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從全球的角度來看,巴西、美國和其他國家也被包括在內,但是從這些國家的進出口貿易的角度來看,他們并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第二,中國目前采取的預防和控制措施已經成為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上許多國家,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明確表示,不建議各國對中國實行貿易和旅行限制。第三,國際公共衛生應急評估周期為三個月。同時,還明確規定,如果世界衛生組織不進行補充評估,該活動將失效。
七、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世界格局不容樂觀,在疫情的沖擊下,如何確保國家進出貿易穩定發展,將疫情對其造成的影響降低十分重要,國家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條例幫助企業度過難關,而企業要相信政府,積極配合政府的工作,只有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應對這次危機,國家才能在危機中屹立不倒,民族才能在苦難中鑄就輝煌。
參考文獻:
[1]張幸,甘蕊,雷明,楊頔.疫情對世界經濟和中國國際貿易的影響[J].中國商論,2020(23):23-26.
[2]馬浚恒.肺炎疫情影響下我國際貿易形勢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20(10):50-51.
[3]沈國兵.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疏解舉措[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0(7):85-90.
[4]謝建英.肺炎疫情對中國國際貿易的影響及應對[J].營銷界,2020(38):129-130.
作者:陳麗琴 單位: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一篇:民辦院校金融專業實習調查分析
- 下一篇:突發公共事件金融動員體系建設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