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貿易對多元文化交流的影響

時間:2022-04-24 10:44:34

導語:版權貿易對多元文化交流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版權貿易對多元文化交流的影響

摘要:眾所周知,近些年我國經濟發展勢頭迅猛,文化發展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開放性和兼容性特征越來越顯著。之前傳統發展階段所適用的版權貿易形式已經不能夠很好地滿足現代人的文化需求,這是推動版權貿易形式演進以及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將就版權貿易形式演進及其多元文化交流的影響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版權;貿易形式;演進;多元文化;交流與影響

縱觀近些年我國版權貿易的發展情況,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國的版權貿易發展速度并不是很快,甚至是呈現出緩慢發展的特點。在我國版權貿易版圖當中,版權出口增長速度是比較快的,但是,版權進口增長卻比較慢,這也就導致了我國版權貿易整體呈現出了逆差態勢,其在我國總體服務貿易份額中所占據的比例也是比較小的。以下是筆者集合自己多年相關工作經驗,就版權貿易的相關問題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和建議。

一、關于版權貿易形式的演進與變化

一)版權貿易打破了時空的局限。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應用實踐,現階段的版權貿易已經成功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傳統落后的郵寄、信件等方式也開始被電子郵件、微信、QQ、微博等這種即時性的通訊工具所替代,現在的人們可以在第一時間將自己想要說的話和想要表達的想法傳遞出去,這個世界之間的距離瞬間被縮小了很多。這是確保版權貿易交易順暢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條件。版權貿易的時空局限被打破還體現在一個重要方面,那就是版權貿易行為不再像傳統模式下那樣集中發生在一起,而是分散開來,變得便捷又高效。我們都知道,在傳統的版權交易模式當中,其會因為受到時間、空間等客觀因素的局限而不得不將版權貿易安排在某一個集中的地方或者時間,人們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在安排好的時間和地點來完成版權交易,比較常見的版權貿易形式有藝術品展會、書畫展會或者其他類型的展銷會等等。但是,現在應打破時空局限的版權交易則呈現出完全不同以往的發展態勢,當前的版權交易實現了網絡上的隨時交易,各種形式和噱頭的電子展覽展銷會都獲得了不錯的交易效果。線上版權交易已經發展成為版權貿易領域的主流趨勢,像傳統模式那種又費時又費力的版權貿易形勢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退出歷史的舞臺。(二)版權貿易的范圍不斷擴大。在之前傳統媒體時代,最主流的媒體形勢主要集中在電視、電臺以及報刊等幾個方面,所以,那時的版權貿易更多的是圖書出版貿易,作為版權人所擁有的權利主要也就包括圖書版權、翻譯權、重印權以及改編權等等。但是,近些年伴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媒體形式變得越來越多元化,版權的范圍也在逐步擴大,大眾對于版權的關注點也從最開始的圖書出版貿易更多的轉移到了網絡版權和電子版權當中來,所有的版權都開始向電子、線上方面靠攏。比如,影視作品的網絡播放權和改編權、電子圖書版權、專業論文數據庫等等。這些電子版權的出現不僅僅創新了版權貿易的形式,更重要的是電子版權還具備著重復利用的優勢。除此之外,伴隨著版權貿易范圍的擴大,一些單項權利的范圍也變得越來越廣。筆者在這里以版權作品的連載權為例來進行說明:我們都知道,在之前比較傳統的媒體形式下,基本上都是以圖書作品為主,那些圖書作品通常都是在報紙期刊上面進行連載的,要想看到作品的后續內容,只能夠購買圖書等待更新,才能閱讀。但是,在當今這樣一個時代,建立在互聯網技術基礎之上的版權貿易成功打開了圖書版權領域的全新天地,從當前的互聯網平臺上面我們可以看到網絡開始分流出了一大批傳統紙質書閱讀愛好者的群體,他們開始從閱讀紙質圖書轉移到網絡平臺上面,此外,網絡平臺的出現還誕生了一大批網絡讀者,他們對于網絡上面層出不窮的小說或者其他形式的內容關注度非常高。網絡平臺之所以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吸引到大量的閱讀愛好者,其原因不僅僅是因為網絡平臺上面可以提供海量的閱讀資源,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網絡平臺上面更新的一些章節和內容是可以免費觀看的,即使是收費,其費用也要比購買整套圖書要便宜很多,先進、便捷、低價、優質成為了網絡平臺的獨特優勢。(三)版權貿易集約化運營。在版權貿易形式演進過程中,版權貿易的集約化運營是一個非常顯著的變化特征。尤其是在當前這樣的一個數字化大環境當中,版權的擁有者,版權人或者版權機構,他們為了確保版權的高價值,會嘗試在版權中引入更多的資源和有價值的東西,將企業和內部成員的優勢全部集中在一起,實現專業化生產協作,優勢資源的集聚會大大增加版權的價值,版權的集約化運營便是如此。版權集約化運營模式其實也是時展的產物,其是應運而生的。我們都知道,傳統媒體時代下的版權都是相對獨立的,不同的出版部門各司其職,各自為政,版權是掌握在一個出版部門手中的,因此,版權的運營方式會呈現出獨立、封閉的特征。但是,現階段的版權運營已經不能和之前傳統模式下的版權運營同日而語了,在信息化、數字化的大背景下,我國的版權創造主體變得越來越豐富和多元化,出版部門也不再是各自為政,不同的出版部門可以選擇同一個題材,這就使得版權的內容存在著很高的相似度,當同質化的產品出現在同一個市場領域時必然會導致一些不良競爭以及信息資源的浪費等問題,要想扭轉這樣的一種局面,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改革版權的運營方式,集約化運營便成為了首選方式。關于版權集約化經營的具體操作,筆者將通過某圖書信息聯合公司運營來進行闡述:該圖書信息聯合公司旗下一共包含著十幾個出版社,這些出版社在加入該圖書信息聯合公司之前,都有著各自擅長的出版領域,所負責出版的圖書方向也是不盡相同的,但是,各自獨立運營,其范圍就會受到很大的局限,但是,當這些出版社聯合在一起時,集約化經營模式的優勢就明顯呈現出來的。當公司接觸到各類選題的業務時,其完全可以在公司內部挑選出和尋找到匹配度非常高的出版單位,這與其要在對外建立合作關系而言,其不僅僅可以大大降低運營的成本,而且其也有助于公司內部形成一股良性競爭的風氣,提高公司的整體執行效率。

二、版權貿易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版權貿易在我國服務貿易中的比重比較低。版權貿易本應該是凸顯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諸如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服務貿易體系當中,版權貿易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但是,在我國的服務貿易體系當中,版權貿易的比重卻是很低的,其到目前為止還不能夠算是服務貿易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就美國與我國在版權貿易領域進行對比分析:在國際上,如果不將歐盟看作是一個整體,那么,美國便是當之無愧的服務貿易進出口大國。在美國服務貿易體系當中,版權貿易排名是非常靠前的。從前幾年的一組數據中便可以證明美國在版權貿易中的比重分分配,美國版權貿易中僅知識產權所產生的專利費、版稅以及其他收費在整個服務進出口總額中就占據了百分之十七的比重。這一數據足以證明版權貿易在美國服務貿易中的重要價值和地位。可以與美國相比,2019年我國的知識產權使用費、專利費以及其他收費在整個服務貿易體系中所占據的比例僅僅在2%左右,其與美國的17%相比,足以見得我國版權貿易在服務貿易體系中是非常低的。(二)版權貿易對象局限性過強。筆者在調查和研究的過程中發現,我國所開展的版權貿易更多的是與美國、歐盟這些實力非常強的國家和組織建立起了關系,雖然這些國家和聯盟組織的綜合實力比較強,版權水平也很高,但是,這并不是我國版權貿易實現進一步發展的全部對象,我國版權貿易所針對的對象結構存在著嚴重的單一化傾向。從版權貿易的出口結構對象來看,在去年我國出口到英國、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的版權種類數量在去年一年出口的版權種類當中占據了20%,而出口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版權種類比重卻要低于20%,而且與我國建立起“一帶一路”合作關系的國家和地區也都包括在了其中。從版權貿易的進口結構來看,我國還是傾向于從英美法這些發達國家引進版權,從其他國家和地區雖然也都有引進,但是引進的數量并不是很多。(三)欠缺版權貿易儲備人才。人才是核心力量,無論在什么行業什么領域,人才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版權貿易與普通貿易種類不同,其對于專業人才的要求和標準是非常高的。比如,負責圖書版權貿易的工作人員,其不僅僅要具備很高水平的外語能力,還要對相關版權貿易的政策法規有著非常透徹的了解,此外,還要對貿易中所需要的技能和技巧進行熟練地使用。我們不得不承認,近些年,在影響我國版權貿易發展速度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版權貿易人才的短缺,版權貿易領域一直欠缺高質量的人才的加入。

三、版權貿易對多元文化交流影響分析

近些年,我國的版權貿易范疇越來越廣泛,呈現出向好發展的態勢,其在輸入輸出品類上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最開始單純的圖書版權貿易拓展到現在的影視作品、科學技術、文學領域以及教育領域等等諸多方面。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多元文化交流與發展的趨勢,版權貿易本身也是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吸收,在版權貿易中,中國開始了解世界,而世界各國也開始關注到中國的文化,彼此之間在文化層面產生了更深一步的交流與合作。目前,世界范圍內掀起的漢語熱,全世界人民越來越熱衷于學習漢語,這與版權貿易的發展也有著很緊密的聯系,版權貿易帶領中國的文化開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全世界都開始關注中國,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好奇心和求知欲,這對于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此外,近些年在我國版權貿易領域當中,與廣播影視相關的版權貿易開展得如火如荼,輸出和引進影視作品的成效也是比較理想的,其在促進多元文化的交流中發揮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在廣播影視領域版權貿易過程中,時刻牢記國家的責任與使命,牢固樹立起以傳播中華文化為己任的自覺意識和擔當,各種各樣的版權交易活動形式被應用到實際交易當中,諸如專題會、座談會等等。我國有越來越多的影視節目制作企業開始嘗試開展收購、租賃、購買或者兼并等等諸多方式來拓展自己的海外業務范圍。這些業務得以開展之后,其便是在對外輸出我國的文化,而且在開展業務的過程中,這些企業也是在感受和吸收著外來的文化,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碰撞對于文化產業的發展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未來版權貿易對于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影響將會越來越強大,未來版權貿易為呈現出更加強勁的發展勢頭,版權輸出和引進的形態也會越發多元化,我國在版權貿易中出現的貿易逆差也會逐步得到緩解,以版權貿易作為渠道和方式的文化傳播和交流將會伴隨著貿易主體范圍的不斷擴展而變得更具深度和影響力,這必然會在更大程度上推動我國與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多元文化交流,兼容并包多元文化也會在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向前發展中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版權貿易的形式也變得越來越豐富和多元化,版權貿易在促進多元文化交流中所發揮的作用也會越來越強大。

參考文獻:

[1]羅雪英,王璐妍.“一帶一路”倡議下中俄圖書版權貿易發展研究[J].科技與出版,2019.

[2]李穎,秦茂盛,鮑媛.從“引進來”到“走出去”——以大學出版社為例談圖書版權貿易[J].科技與出版,2019.

[3]卞娜娜.“走出去”視角下中日版權貿易發展問題、成因及優化路徑[J].河南科技,2019.

[4]李雪貝,萬曉紅.“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體育圖書出版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提升路徑[J].科技與出版,2019.

[5]賈興紅.我國圖書版權貿易對圖書出版產業經濟的影響分析[J].中國商論,2017.

[6]張東黎.對促進中醫藥圖書版權貿易的幾點思考[J].電視指南,2017.

作者:譚娟 單位:廣西藝術學院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