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對延邊州的影響

時間:2022-09-06 10:57:38

導語: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對延邊州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對延邊州的影響

一、中韓自貿協定發展歷程

中韓經濟貿易往來最初是民間行為。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的發展與其相似,最初為民間研究,開始于2004年;經歷了兩年的民間研究后,2006年11月開始進行官產學聯合研究,其中,官產聯合研究歷經四年,共進行了五輪研究;韓國總統李明博于2012年初訪問中國,同年5月,雙方開始進行雙邊貿易協定(FTA)談判;中韓進行14輪洽談后,最終在2014年11月完成了實質性談判。全部談判涉及雙方經貿往來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貿易額大,覆蓋范圍廣是談判的主要特征。2015年6月1日,中韓兩國將談判落實在書面上,正式簽署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同時也為中韓兩國以負面清單模式開展服務貿易談判奠定基礎。

二、吉林省延邊州的發展歷程及現狀分析

(一)延邊州貨物出口的發展歷程及現狀。延邊州是吉林省具有民族特色的朝鮮族自治州,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加快,經濟建設成果豐碩,對外經貿發展在吉林省內成績突出。伴隨著中國入世的步伐,延邊州也根據自身資源的優勢,加快了貨物輸出的步伐。2001年中國加入WTO后,為延邊州貨物貿易的出口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從2001年開始近八年間,延邊州貨物出口額迅速提升,其中,2008年達到了進入21世紀十年以來的峰值,為148,455萬美元;2008年9月,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延邊州貿易進程受到一定程度影響,2009年貨物出口額進入回落調整期;隨后,中國政府采取出口退稅、再出口退稅等措施,對于貨物出口具有明顯拉動作用,2010年至今延邊州貨物出口額呈現出新一輪上升期。

(二)延邊州實際利用外資的發展歷程及現狀。外商在延邊州直接投資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起步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中期,延邊地區開始引進外商在州內進行投資;由于當時基礎設施相對不完善,沒有良好的外部環境,發展八年僅有64家外商在此進行直接投資,且外商投資企業主要來自臺灣和香港等地區。第二,快速發展階段。1992年以來,良好的國內環境和國外環境為延邊州吸引外資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良好的國內環境是中國政府采取了許多鼓勵外商來華直接投資的措施,良好的國外環境是中韓建交和琿春被列為延邊地區開放城市。1992年至1996年,延邊州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加速上升,其中,1996年外商投資額為13,386萬美元,首次突破1億美元。第三,整體調整階段。整體調整階段分為回落調整期和恢復上升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延邊州外商直接投資進入回落調整期,打破了延邊州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連續四年外商投資額顯著降低;2001年開始進入恢復上升期,這源于中國經濟逐步恢復發展和延邊政府實施了相關的政策措施。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延邊州外商直接投資額發生短暫回落,歷經一年多,外商直接投資額又開始穩步增長。第四,新增速階段。2010年至今,延邊州利用相對優越的地理位置,更加注重吸引外資,外商投資個數增長迅速,2013年外商投資額達到13,616萬美元,簽訂合同數31個。

(三)延邊州國際旅游業的發展歷程及現狀。延邊州的全稱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無論在自然山水還是人文史跡方面都別具一格,具有鮮明的邊疆少數民族特色。改革開放以后,延邊地區的國際旅游業產業規模明顯擴大,體系不斷完善,國際旅游業發展平穩增長,2002年底由于非典在中國蔓延,對延邊州的國際旅游業產生一定影響;2003年在延邊州旅游的外國人數急速下降;隨著對非典治療和預防措施的實施,2004至2009年國際旅游人數繼續穩步提升;2009年底,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提出旅游業需要結合科學發展觀的觀點,延邊州作為一個生態良好、環境宜人的地區,更加受到外國游客的親睞;2009年至今國際旅游人數出現顯著提升,2013年旅游人數達1,104,519人次,國際旅游外匯收入為22,886萬美元。

三、中韓自貿協定對延邊州的影響

(一)貨物出口方面。貨物出口數量增加,覆蓋范圍擴大。中韓自貿區啟動后,韓國九成以上的商品將對中國逐步取消關稅,2012年韓國自中國進口總額91%的商品都在其中。2012年韓國從中國進口額為808億美元;到2014年,中韓貿易額為2,905億美元,其中,韓國從中國進口額為900.72億美元,可以看出減稅降稅超過九成的幅度很大。延邊州是中國與韓國隔日本海相望的地區,中韓自貿協定進入實施階段將給延邊州具有優勢和特色的農產品等貨物的出口帶來巨大的市場商機,同時,對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貨物貿易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方面。改善經濟建設資金短缺狀況,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提高就業率,促進延邊州對外經貿發展。延邊州在技術和設備更新上相對匱乏,中韓自貿協定進入實施階段后,有利于其加強資金融通,吸引先進技術;延邊地區在農產品和初級產品方面具有相對優勢,但出口相對單一,吸引外資后可以促進加工貿易的發展,提高產品質量;就業是影響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的重要因素,2013年延邊地區從業人數為270,357人,延邊州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不僅可以增加就業,而且能夠促進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福利水平的提高。

(三)國際旅游業方面。豐富延邊地區旅游產品特色,鞏固和發揚延邊地區少數民族文化,擴大延邊州旅游市場規模。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與韓國在民俗方面相似,使得共通交流更加便利;旅游的發展能夠將我國延邊州少數民族文化傳統傳播到國外,加強對延邊州的認識度,提升旅游形象;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民族習俗更能吸引韓國游客,旅游市場需求人數不斷增加。在中韓自貿協定談判過程中,吉林省接待韓國游客的人數已經在逐年提高,2013年達到524,902人。中韓自貿協定的落實,能夠促進兩國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

四、延邊州未來發展的路徑選擇

中韓自貿區協定進入實施階段,延邊州應抓住這一重要時機,利用便利的外部環境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優勢并改善不足。第一,促進延邊州產業升級,提高科技含量。產業的升級和技術的提高能夠加強延邊州自主品牌的建立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獲得。利用中韓兩國的優惠政策,結合自身的發展實際,促進具有相對優勢產品的出口。第二,提高就業者素質,吸引和重視人才。延邊州吸引韓國外商投資的同時也需要對人才進行重視和培養,這不僅能夠增強競爭力,而且能夠提升我國在貿易發展中的地位。第三,加強航空、海洋等基礎設施聯通。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可以使延邊州旅游業更加發達、不斷促進民間交流和文化互通。

作者:張卜元 單位:吉林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