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貿易發展影響因素實證研究
時間:2022-05-06 03:20:55
導語:對外貿易發展影響因素實證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隨著經濟一體化與全球化,各國自由貿易的關系不斷地發展與深化,所以如何促進各地區之間的自由貿易已成為值得關注的問題。本文運用2005~2019年新疆與主要貿易伙伴的面板數據建立貿易引力模型,對新疆對外貿易發展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表明:雙邊國內生產總值對雙邊的進出口貿易有著正向影響,雙邊之間的空間距離與人口總數對于雙邊進出口貿易流量有著負向影響。最后對優化新疆進出口貿易結構、提升新疆貿易競爭力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新疆;對外貿易;影響因素;引力模型
自從西部大開發以來,新疆經濟發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外開放程度也越來越提高。新疆對外貿易總額從1990年的19.6億元人民幣,2019年達到了1,640.8億元人民幣,進出口總額大約是1990年的82.7倍。從1990年到2019年的29年里新疆進出口貿易總額年均增速為16.5%,對外貿易占新疆GDP的比重從1990年的7.16%增長到2019年的12.07%。雖然新疆進出口貿易額處于逐步增長的趨勢,但是發展總量不大,2019年新疆進出口貿易總額占當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依然不到1%,需要進一步擴大貿易規模。2015年《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新疆被確定為“絲綢之路核心區”,這些都使得新疆對于中亞、西亞、南亞國家文化交流、技術合作起促進作用,可以看出國家對新疆對外貿易的重視程度。為了提高我國貿易流量,分析新疆對外貿易發展的影響因素是不可忽視的。本文對影響新疆對外貿易增長的因素構建引力模型進行實證分析,估計影響對外貿易因素的作用力大小,為正確面對新疆與主要貿易伙伴之間貿易關系的發展態勢及進一步增長新疆與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流量提供參考。
一、相關文獻回顧
貿易引力模型是最早由荷蘭經濟學家丁伯根(1962)和德國經濟學家波賀農(1963)提出來的,認為兩國之間的貿易流量規模與國內生產總值成正比關系,與距離成反比關系。國內學者利用引力模型進行的研究也比較多,李欽(2008)運用引力模型,對中國新疆與中亞四國之間的貿易流量進行實證檢驗,發現GDP與兩國之間的距離對貿易流量影響顯著。呂玉花(2009)運用引力模型,對中國與其他26個主要貿易伙伴國之間的進出口貿易影響因素進行實證檢驗,發現GDP和距離對出口貿易存在影響,經濟規模等傳統因素仍然對進口貿易影響比較大。王術、喻美辭等(2015)運用引力模型,對東盟對外貿易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指出國內生產總值對雙邊貿易有正向影響,人口與兩國之間的距離有負向影響。茹仙古麗·吾甫爾、郭輝(2018)將產業內貿易指數引入引力模型,對中國新疆與中亞五國的產業內貿易進行分析,發現GDP和人均GDP差距、距離和是否加入WTO是主要因素。本文基于前文學者的研究,通過統計采用引力模型,將影響新疆與主要貿易伙伴之間貿易的因素進行進一步的挖掘,對現有影響因素進行深入探索。
二、新疆對外貿易發展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以上分析了新疆目前對外貿易水平的現狀。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搜集了中國新疆34個主要貿易伙伴的相關數據,構建計量模型,驗證新疆對外貿易發展影響因素的影響程度。(一)模型的構建。貿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Y=A(YiYj)/Dij(1)式中,Y表示雙邊貿易進出口額,A是常數項;Yi表示國家i的國內生產總值,Yj表示國家j的國內生產總值,YiYj表示兩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乘積;Dij表示國家i到國家j的距離。本文用引力模型進行實證分析的過程中,通過取對數將非線性的形式轉換成線性模型,在原來模型的基礎上將人口因素納入到計量模型中。本文的引力模型描述形式如下:lnI=β0+β1lnGDPi+β2lnGDPj+β3lnPOPi+β4POPj+β5lnDIST+β6lnH+β7Aij+β8Bij+β9Cij+λ0+μij(2)式中:i表示新疆,j表示新疆主要貿易伙伴,β表示回歸系數,A、B、C表示虛擬變量,H是控制自變量,表示中國與新疆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進出口總額,其中β0為常數項,λ0是未觀測的個體效應,μij為隨機誤差項。(表1)(二)變量選取與數據來源。為了分析新疆對外貿易發展的影響因素,本文所選取的被解釋變量為新疆進出口總額(I),反映實際貿易勢力;進出口貿易的國內生產總值、人口數量、新疆與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距離等為解釋變量。其中,創造性地加上了人口變量的影響。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與穩定性,選取了2005~2019年中國新疆34個主要貿易伙伴,分別是印度、印度西尼亞、伊朗、日本、馬來西亞、蒙古、巴基斯坦、韓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德國、阿塞拜疆、俄羅斯和美國等,由此構建面板數據。新疆分別與這些國家的貿易額占新疆對外貿易額的95%以上,中國分別與這些國家的貿易額占中國對外貿易額的95%以上,具備了較為充分的說服力。新疆雙邊貿易進出口額、新疆人口數量,新疆國內生產總值來自于《新疆統計年鑒》,中國和新疆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進出口數據來自于《Trademap》,新疆主要貿易伙伴的國內生產總值與人口來自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網,中國新疆與主要貿易伙伴之間(兩個地區中心城市之間)的地表距離來自網站。本文的實證分析是通過stata16.0軟件完成的。(三)實證分析與結果分析。根據上述相關變量對新疆對外貿易流量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面板數據模型分析主要分為混合效應模型、固定效應模型、隨機效應模型等三種類型。在構建面板數據模型時,要選用哪一個模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針對靜態面板數據,先對混合效應和固定效應模型的最優選擇進行判別。對所有變量取自然對數處理,以消除每個變量的異方差,減少數據的波動性,分別記為Lnh、Lngdp、Lnpop、Lndist。在回歸方程中,p值等于0.0000,小于0.05,固定效應模型優于混合效應模型,所以應該選自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回歸。其次,通過hausman檢驗對固定效應模型與隨機效應模型的最優進行判別。根據方程,輸入命令“hausmanFERE”時p值為0.4444,由于p值大于0.05,因此應該選擇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回歸分析。總結以上分析,我們選擇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是最好的選擇。(表2)從表2中可以看出,混合效應、固定效應、隨機效應模型中的F統計量與Prob值表明三個回歸方程基本顯著,擬合度也比較好,隨機效應模型的擬合度達到了0.7以上。隨機效應模型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比較好,新疆進出口貿易額與GDP成正比關系,與距離和人口成反比關系,符合模型設定預期,與實際的經濟含義比較符合,A、B、C的顯著性較好,中國新疆對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上海貿易組織成員國的進出口比非成員國高出0.0773%;與接壤國家之間進行的貿易比非接壤國家的貿易高出1.210%;與發達國家之間進行的貿易比發展中國家之間進行的貿易高出0.212%,虛擬變量C對新疆對外貿易的影響不大,可見,隨機效應比固定效應比較適合分析問題。中國新疆對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上海貿易組織成員國以及對發達國家的進出口存在個體效應,顯著性水平也并不高。可以認為,中國新疆對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上海貿易組織成員國和對發達國家的進出口貿易創造效應比較弱。
三、結論
本文利用引力模型對中國新疆雙邊貿易流量的影響因素做了實證研究和分析。結果表明,經濟規模增長對雙邊貿易流量影響顯著,起促進作用;新疆與貿易伙伴之間的距離對進出口貿易流量呈負向影響;人口數量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雙邊貿易流量的增長,實證結果與典型的引力模型結論相符。根據引力模型的回歸結果,結合新疆與主要貿易伙伴的實際情況,本文認為未來為了擴展新疆與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規模:(1)經濟總量(GDP)因素對新疆與主要貿易伙伴貿易流量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應積極利用上海合作組織與自由貿易協定加強彼此之間的經濟與貿易合作。新疆應繼續深化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等領域的談判合作,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改善企業經營方式。(2)改善交通基礎設施。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兩國之間的接壤關系對雙方貿易影響比較顯著。在雙方貿易當中距離因素是很重要的,因此為了提升新疆與其距離比較遠的貿易伙伴的貿易流量必須改善交通基礎設施,便能節省時間與貿易成本。(3)政策與制度因素在中國新疆與主要貿易伙伴雙邊貿易流量中起重要作用。其中,上海合作組織的建立和發展對各方發揮著不同程度的影響,今后新疆應該進一步著力協調貿易政策和制度,排除各種貿易障礙,這樣能在與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發展中實現規模化增長。
主要參考文獻:
[1]李欽.貿易引力模型對中國新疆與中亞四國貿易流量的實證檢驗及出口潛力分析[J].改革與戰略,2008(11).
[2]單文婷,楊捷.引力模型在中國與東盟貿易中的實證分析[J].亞太經濟,2006(06).
[3]呂玉花.中國進出口貿易流量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引力模型面板數據[J].經濟問題,2009(10).
[4]王維然.基于貿易引力模型的中亞與新疆雙邊貿易流量研究[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02).
[5]衛丁,許臻真.中亞五國與中國貿易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擴展的引力模型[J].經濟問題,2017(06).
[6]蔣冠,霍強.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貿易創造效應———基于引力模型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當代經濟管理,2015(02).
[7]姜書竹,張旭昆.東盟貿易效應的引力模型[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10).
作者:阿卜杜熱伊木·阿卜杜克熱木 單位:新疆師范大學商學
- 上一篇:水產品進出口貿易情況分析
- 下一篇:證券市場監管現狀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