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增長的看中美貿易摩擦

時間:2022-03-17 04:11:01

導語:從經濟增長的看中美貿易摩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經濟增長的看中美貿易摩擦

摘要: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實現經濟上的協調、合作與共同發展,中國和美國兩國在產業結構、經濟結構以及資源條件等方面具有一定差異性,從長期經濟增長的視角來看,兩國在差異性的基礎上,可實現很強的互補性貿易發展,與此同時,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中美貿易摩擦愈演愈烈,為更好促進中美貿易的長期發展,防止中美在貿易摩擦的影響下出現中美政治摩擦,需要在長期經濟增長的視角下,明確中美貿易摩擦原因,結合原因合理解決中美貿易摩擦問題。

關鍵詞:長期經濟增長;中美;貿易;摩擦

在長期經濟增長視角下,中美貿易摩擦問題主要來自于宏觀經濟、中觀經濟以及微觀經濟等方面因素的影響,為進一步促進中美貿易協調發展,解決中美貿易摩擦問題變得至關重要。

1長期經濟增長視角下中美貿易摩擦原因

1.1宏觀經濟原因。中美貿易摩擦主要來源于宏觀經濟的影響和相關因素。美國在對外貿易和發展過程中,其對外貿易政策具有兩面性,與中國的貿易合作中,既強調中國開放市場,實施自由貿易政策,實現與中國貿易之間的進一步往來,但同時又將保護主義作為進出口貿易的主要保護原則。在強調保護主義的過程中,如果美國貿易方面的經濟下降,那么就會采用保護主義的方式,將本國不具有競爭力的產業保護起來,進一步促進美國國內外經濟的協調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就會導致美國與中國或者其他國家產生貿易摩擦問題。中美貿易摩擦的宏觀經濟原因,還體現在受國際貿易規則不公平性因素的影響方面。國際貿易規則在制定方面和相關國際規則方面,存在貿易保護不夠清晰的問題,以及在某些制度和要求上,缺乏對中國以及廣大發展中國家正當權利的綜合考慮,最終導致國際貿易規則很難實現公正性和公平性,造成中美貿易摩擦問題的出現。同時,在國際貿易過程中,國際貿易規則未對美國等貿易大國濫用國際貿易規則的問題提出明確規定和要求,進而在某些特定條件下,使得中美貿易摩擦現象日益加劇。在長期經濟視角下,中美貿易發展不平衡以及中美經濟制度存在差異,也是導致中美貿易出現摩擦的主要原因,美國和中國在貿易往來過程中,受國際分工地位和經濟實力不同因素影響,也很難避免摩擦問題,并且在貿易發展不平衡的影響下,出現中美貿易摩擦也是某種程度上的必然性。中國和美國在經濟制度制定方面,對經貿政策、管理方式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原則,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在市場化改革過程中,相關市場經濟體制與美國市場經濟體制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中美發生貿易摩擦的可能性,從而出現中美貿易摩擦問題。1.2中觀經濟原因。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貿易產生摩擦的原因不僅是宏觀經濟方面的因素,還包括中觀經濟方面的原因。中國在實施對外貿易戰略的過程中,主要強調以出口為主,并且以粗放式外貿戰略為目標進行對外貿易,雖然在對外貿易的過程中促使中國對外貿易發展資金增加,但同時也使得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加劇。中美貿易摩擦的1/3原因來源于中國粗放式的外貿戰略。美國為更好促進自身經濟發展,采用的是加快美國經濟轉型方式,轉變傳統經濟發展方式,逐漸以新的產業和對外貿易來替換紡織、鋼鐵、小型家電等傳統產業,最終導致這些傳統產業在對外貿易和發展過程中失去成本競爭優勢,造成美國在傳統產業的對外貿易中很難發揮廉價勞動力的優勢,與此同時,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注重對傳統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充分將傳統產業的競爭優勢和廉價勞動力優勢發揮出來,中國在對外貿易和出口過程中,占據主導出口地位的產品為勞動密集型產品。在這一過程中,中國與美國的對外貿易和經濟轉型方式存在差異,進而使美國在與中國對外貿易往來中的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方面出現發展壓力,最終導致中國和美國在這方面產生貿易摩擦,并且這種貿易摩擦也是不可避免的。在長期經濟增長背景下,中美貿易摩擦的主要中觀經濟原因,還體現在中國預警機制不夠完善,以及對外貿易發展過程中相關產品附加值不高等方面。中美貿易往來和合作過程中,中國行業協會受多種因素的制約,缺乏對預警機制的完善和創新,未結合中美貿易過程中的發展趨勢,以及自身行業的發展現狀來建立有效的行業自律機制,進而造成中美貿易過程中出現協調力度不夠等問題,進一步加劇中美貿易摩擦問題。而美國在與中國貿易往來過程中,則建立了很多貿易預警機制,中國與美國相關機制相比幾乎是空白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美貿易之間的協調發展。1.3微觀經濟原因。中美貿易摩擦的原因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中國出口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及中國在對外貿易過程中,相關企業惡性競爭等因素,也是中美貿易產生摩擦的主要微觀經濟原因。在長期經濟發展過程中,中國產品雖然在紡織品、服裝以及玩具等出口產品中擁有很強的價格競爭力,但是,在中美貿易中,又出現傳統出口產品附加值不高以及產品化差異水平不大等問題,進而出現與美國進行貿易合作過程中的摩擦問題,而且大批量的出口,也會使美國在對外貿易方面的警惕性增強,最終采用貿易制約的方式對中國對外貿易產品進行限制,進一步增加了中美貿易的摩擦問題。中國與美國在貿易往來過程中,很多企業的敏銳和信息捕捉分析能力有待提升,并且依然存在企業為實現自身經濟利益最大化,以及促進自身經濟長期增長,而一味追求外貿數量擴張和“薄利多銷”等現象,從而導致對外貿易過程中的摩擦問題產生。另外,中美貿易發展過程中,中國處理中美貿易摩擦問題的技巧相對不足,缺乏一定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其自我保護意識還有待提升,這些都是使中美貿易摩擦問題可能性增加的主要原因。

2長期經濟增長視角下中美貿易摩擦的處理建議

2.1合理對待貿易摩擦。在長期經濟增長視角下,中國和美國要想取得貿易上的協調發展,需要理性以及合理對待貿易摩擦,在出現中美貿易摩擦問題時,要有效運用談判的方式來解決貿易問題。中國和美國在貿易發展過程中具有一定的互補性,而且兩國也是最大的貿易伙伴,如果出現由于中美貿易摩擦而導致的貿易戰爭,那么勢必會對全球產生深遠影響,也會使中美在貿易戰爭過程中耗盡貿易利得,影響自身經濟的長期發展。因此,理性對待貿易摩擦問題,使摩擦問題回到談判桌前,在貿易往來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才能更好促進中美貿易的長期經濟發展。2.2創新自由貿易理論。為更好解決中美貿易摩擦問題,中國需要積極學習和增強創新能力,革新自由貿易理論。美國在對外貿易中強調保護主義原則,保護主義原則之所以贏得越來越大呼聲,是因為各國在貿易往來和發展過程中,很少有人會為捍衛自由貿易理論,而與強調保護主義原則的國家據理力爭,最終跟隨和堅持保護主義原則。對于中國以及更多發展中國家來說,只有創新,堅持自由貿易理論,加強中國在自由貿易區和自由貿易港等方面的建設,才能進一步促進中國與美國貿易之間的自由往來。當中美發生貿易摩擦,美國運用保護主義來解決問題時,我國能夠以自由貿易理論為原則,向世界宣告中國“要繼續做全球自由貿易的旗手”,這也是主席在第九次峰會上所強調的內容,從而促進中美貿易往來過程中的協調發展,有效解決中美貿易摩擦問題。2.3加強宏觀經濟協調。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為更好促進中美貿易過程中的長期經濟增長,需要中美政府在貿易發展中,加強宏觀經濟協調,兩國在貿易往來過程中應加強互訪、交流以及切磋等,明確兩國在貿易往來過程中存在的摩擦問題,從而具有針對性地解決中美貿易往來過程中的潛在摩擦問題。與此同時,中國在與美國進行貿易往來過程中,采用的是粗放型貿易擴張方式,這種粗放式貿易擴張方式,很容易與美國產生貿易摩擦問題,因此,在解決中美貿易摩擦問題時,要積極對進出口產品結構進行優化,加強對相關技術的創新,從長期經濟增長的角度來看待中美貿易方式,積極拓展貿易渠道,合理調整與美國的貿易政策,促使中國在與美國進行貿易往來過程中的競爭力和獨立性增強。2.4構建摩擦預警機制。為更好實現長期經濟增長,中國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的目標,在解決中美貿易摩擦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有效構建貿易摩擦預警機制,第一時間了解摩擦問題,促進企業經濟發展體制的創新。例如,政府、企業和行業協會之間可以共同創建跨部門的協調制度,及時分析中美貿易往來過程中的摩擦問題,促進各部門和機構間的信息共享。當出現中美貿易摩擦問題時,通過所構建的摩擦預警機制,可以及時監測美國出口產品及本地出口產品情況,對相關預警產品進行重點定位和分析,從而為中美貿易往來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中國對外貿易的全面發展,形成良好的中美貿易發展新格局。

3結語

在長期經濟增長視角下,中美貿易往來要想獲得長期的經濟增長,就需要明確宏觀經濟、中觀經濟以及微觀經濟對中美貿易往來的影響,有針對性地結合相關因素,解決中美貿易摩擦問題,可以從合理對待貿易摩擦、創新自由貿易理論、加強宏觀經濟協調以及構建摩擦預警機制方面出發,促進中美貿易往來過程中相關摩擦問題的解決,實現兩者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鵬,汪建新,孟雪.經濟全球化再平衡與中美貿易摩擦[J].中國工業經濟,2018(10).

[2]張曉磊,張為付,崔凱雯.貿易利益分配失衡與貿易摩擦——兼論此次中美貿易摩擦的解決思路[J].國際貿易,2018(10).

[3]杜永紅.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中國對外經濟發展策略[J].中國流通經濟,2019(01).

[4]姜崢睿.合作與摩擦:中美貿易關系發展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7.

作者:韓延超 單位:冀中能源邯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運銷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