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飼養殖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時間:2022-09-17 10:37:51

導語:舍飼養殖業發展現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舍飼養殖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摘要:發展舍飼養殖是走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肅南縣在實施退牧還草工程和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后,探索和實踐出的一條符合肅南縣情的畜牧業轉型發展之路。本文闡述了肅南縣發展舍飼養殖業的現狀,分析了當前采取的措施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今后發展舍飼養殖業的具體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肅南縣;舍飼養殖;現狀;對策

肅南縣地處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是一個以天然草原放牧為主的純牧業縣,也是甘肅省的七大牧業縣之一。為解決在實施退牧還草工程和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后牧民后續產業發展難的問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以轉變發展方式為重點,以保護草原生態為核心,以增加農牧民收入為目標,通過政策引導、項目扶持、設施配套、科技培訓等措施,全力推進畜牧業舍飼養殖,為農牧業增效和農牧民增收開啟了新的發展途徑。

1肅南縣發展舍飼養殖業現狀

1.1發展現狀。據統計,肅南縣目前累計修建暖棚12535座123.67m2,建設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85個;舍飼養殖各類牲畜12.24萬頭(只),其中細毛羊5.3萬只、河西絨山羊1.21萬只、藏系綿羊4.79萬只、小尾寒羊0.15萬只、牦牛0.79萬頭。建成飼草料加工點407個,配備飼草料加工配套設備1217臺,建成青貯氨化窖(池)224個,年青貯氨化飼草料2856t。種植各類飼草料6257.8hm2,產草58431t。儲備飼草料143554t。建成農牧民專業合作社263個,入社農牧戶1240戶2015人,年人均純收入1.65萬元。1.2采取的措施。1.2.1政策扶持引導。長期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牲畜冬春季的補飼補料工作,積極動員農牧民群眾做好飼草料儲備,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建設百萬只甘肅高山細毛羊擴繁基地的意見》、《關于建設綠色畜牧名縣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快綠色畜牧業業發展的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快綠色畜牧業發展的意見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指導促進畜牧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不斷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1.2.2項目帶動發展。規模養殖小區92%的暖棚配備了32m2以上的飼草料棚,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為發展舍飼養殖創造了較好的條件,使95%的小畜和50%的大畜實現了暖棚化養殖。為有效解決天然草原禁休牧后的產業發展問題,縣上從肅南草地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實際出發,采取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相對集中、便于管理的積極措施,建立健全投入保障和激勵機制,助推了規模養殖小區建設。1.2.3培育典型示范。縣委、縣政府把培育典型示范戶作為舍飼養殖發展的抓手,采取重點扶持、技術指導、宣傳推動等方式,培育典型示范戶150多戶,形成了鄉(鎮)有示范區、村有示范戶的格局。注重發揮政策、資金和項目的扶持發展效應,加大典型示范戶的培育力度。1.2.4強化科技培訓。堅持把為民服務、服務市場、實用技術培訓作為重要環節來抓,采取現場觀摩、現場示范、現場技術指導,以良種培育、飼草料加工、冷季暖棚配套養殖、程序化蟲病驅治等實用技術為重點,廣泛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工作,提高養殖戶人員養殖技能,以素質能力提升推進舍飼養殖健康高效發展。1.2.5延伸產業鏈條。各鄉(鎮)充分利用地理區位優勢,立足純天然、無污染等自然優勢,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既著力發展舍飼、半舍飼養殖,又深挖傳統畜牧業的潛力。

2發展舍飼養殖存在的問題

2.1宣傳引導工作不到位。舍飼養殖是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落實后發展畜牧業后續產業的主要形式,也是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必有形式。由于政策宣傳工作不到位,許多農牧民對舍飼養殖發展定位認識不明確,對舍飼養殖的具體要求、技術技能、經營管理、市場把握都存在差距,對發展舍飼養殖從產、供、銷各環節都存在依賴思想,棚舍建設起點高,但經營能力水平低的問題比較突出,部分農牧民在思想轉變上遠遠沒有達到舍飼養殖的基本要求。2.2棚舍建設帶有盲動性。在項目資金的扶持下,農牧民對發展舍飼養殖積極性較高,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建成了一批高標準的棚舍及配套設施。但棚舍建設前期工作缺乏科學論證和全局性合理規劃,盲目投資和擴大規模,造成部分農牧戶對棚舍及配套設施建設投資過大,后期購買牲畜和飼草料資金嚴重缺乏,目前普遍存在有棚無畜,設施閑置的問題。2.3舍飼養殖經營成本較高。由于受地理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建立高效、高產人工草地制約因素較多,有效解決舍飼養殖飼草料問題已成為集中養殖小區規模化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飼草料基地建設與快速發展的舍飼養殖嚴重不相適應,飼草料供需矛盾突出,需求缺口大,基本上靠外地購入,部分靠外地租草借牧,飼草料價格和租草費逐年上漲,不僅增加了養殖成本,而且給牲畜疫病防治帶來安全隱患,嚴重影響了集中舍飼養殖健康穩步發展。2.4養殖小區管理不規范。養殖小區雖然建立健全了動物免疫、消毒、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動物疫情報告、動物檢疫申報、進出人員管理等相關配套制度,但執行制度不嚴格,監督管理不到位。部分養殖戶疫病防控意識淡薄,隨意購進畜種,不能嚴格執行檢疫申報和落地隔離觀察等制度,嚴重影響畜牧業生產的安全。喂養方式粗放,飼草不進行加工,精料品種單一,營養搭配不合理,造成飼草料浪費大,飼養成本高。飼養管理不精,大畜小畜、公畜母畜同舍混養,影響舍飼養殖質量和效益。部分養殖小區無專人管理,牲畜隨意出入,安全隱患突出。2.5產業化整體功能較低。全縣舍飼養殖既有集中聯片的,也有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形式多樣、點多面廣,造成集中舍飼養殖對畜種選擇、經營管理、飼草料科學調配、牧草青貯氨化、飼喂標準等技術層面的指導服務工作不到位,仍未擺脫低層次經營、低水平運行、低效益發展的困境。畜產品生產、精深加工的產業鏈還沒有完全形成,生產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一家一戶的小生產與社會化大市場矛盾日益突出,僅有的皇家牧場、草原惠成兩家加工企業對我縣畜牧產業的牽引力和輻射帶動作用不強,公司加農牧戶發展的運行模式滯后,畜產品仍以原料出售,利潤流失大,農牧民增收少。2.6合作組織示范帶動能力弱。全縣注冊登記農牧民專業合作社263個,其中運行規范、示范帶動能力強的只有15個,大部分合作社存在內部管理不規范、利益聯結不緊密、組織化程度不高、信息化渠道不暢、示范帶動能力不強、抗風險能力脆弱等問題,有的是為了爭取項目補助資金,只有牌子,沒有生產經營場所,有名無實。2.7支農信貸資金短缺。由于信貸政策宣傳工作滯后,適合民族地區農牧業產業化發展的金融產品少,服務半徑大,擔保機構不健全,擔保基金和貼息資金不能按時到位,農牧民群眾發展生產的資金緊缺,貸款難、擔保難的問題比較普遍。

3今后推動肅南縣發展舍飼養殖業的對策和建議

3.1加大宣傳引導。發展舍飼養殖是保護生態環境,轉變畜牧業經營方式的重要途徑,勢在必行。建議要加大宣傳,提高農牧民群眾對舍飼養殖重要性的認識。采取典型示范、算帳對比的方法,引導農牧民群眾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轉變重建輕用、圖清閑、圖享受的陳舊觀念,改變粗放、浪費的經營方式,提高棚舍及其配套設施的利用率。因地制宜引進高產品種和開展甘肅高山細毛羊的多胎品系選育工作,同做好本地優良畜種的保護。在集中養殖小區示范推廣綿羊誘導發情、同步發情新技術,實現“二年三產”或“一母雙羔”,切實提高母羊的繁殖率。3.2擴大飼草來源。把飼草料種植、加工、儲備作為解決舍飼養殖發展的關鍵環節,建議多渠道擴大草料來源,落實發展“糧草”。一是對有種植條件的養殖村和養殖小區,采取政府引導和投資扶持的辦法,積極發展飼草料種植基地,為舍飼養殖奠定物質基礎。二是調整種植結構,充分利用閑置土地、圈灘地擴大飼草料種植規模,切實解決好舍飼養殖的基本“糧草”問題。三是培育飼草料加工大戶或飼草料專業合作社,建立牲畜“糧站”。四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引導農牧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草場承包經營,打破地域限制,積極探索“山上繁育、集中舍飼、聯戶經營、錯季銷售”畜牧業經營模式。五是多渠道探索飼草加工途徑,推廣切割、粉碎、“二貯一化”飼草料加工技術。六是根據家畜生長發育需要,在飼草料中加以輔料,合理調配,科學飼喂。飼喂中要分析研究圈養后對牲畜生長發育產生的影響,力爭做到用全價配合飼料喂牲畜,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飼養方式和經營方式。3.3加大監管力度。完善動物免疫、消毒、病死畜無害化處理、動物疫情報告、動物檢疫申報、進出人員管理、隔離觀察、免疫標識管理等制度,用制度規范養殖行為。3.4加強疫病防控。堅持“預防為主、因病設防”的方針,因地制宜建立養殖小區動物疫病防控規程。全面落實動物進、出入隔離觀察、定期消毒、病死畜無害化處理制度。強化養殖小區內動物疫病監測,在做好常規動物疫病免疫接種工作的同時,有的放矢地做好可能發生的疾病或已發生的突發病的預防治療工作。3.5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逐步實施養殖小區“六統一分”模式,即:統一圈舍、統一品種、統一防疫、統一飼料、統一銷售、統一飼養標準、分戶飼養管理。一是充分發揮專業經濟合作社潛力,實施飼草料采購、牲畜進欄出欄;二是走小區飼草料專業加工之路,在個人投資、項目扶持下逐漸建立專業從事飼草料收獲、調制、加工、儲藏隊伍,從而降低養殖戶勞動強度及機械投入資金。3.6加強科技培訓。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培訓原則,促進廣大農牧群眾轉變觀念、增強信念。緊緊圍繞畜牧業生產實際,采取現場施教、生產指導解講、電話咨詢、以會代訓、專題培訓、科技宣傳資料等形式,把畜種改良、疫病防治、接羔育幼、科學喂養、羊毛標準化生產、舍飼養畜、肉羊育肥等實用技術傳授給群眾,以素質能力提升推進舍飼養殖發展。3.7規范合作經濟組織。為加快推進全縣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帶動產業發展和農牧民增收,建議對全縣依法登記注冊的農牧民專業合作社進行清理規范,嚴格按照合作社章程,指導合作社健全各項制度,規范運行,充分發揮合作經濟組織橋梁紐帶作用,帶動產業發展。3.8健全產銷服務體系。扶持壯大畜產品加工企業,加快畜產品精深加工步伐,延長產業鏈條,探索“養殖合作組織+畜產品加工企業+市場”的路子。充分發揮合作組織的作用,鼓勵在有條件的鄉(村)建設畜產品冷凍儲備庫,依托現有牛羊定點屠宰場,開展冷鮮肉生產儲備,并通過培育品牌,強化營銷,建立有序高效的產、供、銷網絡,實現產銷有效銜接,解決舍飼養殖中活畜“賣難”的問題。

作者:胡小龍 單位:甘肅省肅南縣草原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