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國環境保護問題

時間:2022-10-10 03:14:12

導語:淺談我國環境保護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我國環境保護問題

一、中國經濟高速發展

在群星閃耀的改革開放三十多年進程中,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從昔日飽受列強侵略的、落后的“文明古國”,搖身一變,躍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令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為之震驚。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的同時,我們也產生了一系列的發達國家一兩百年才出現的嚴重環境問題

二、中國環境現狀

十五大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十七大報告則上升為建設生態文明,十八大提出了構建美麗中國的美好憧憬,執政理念的不斷提升,帶動的是施政層面的新氣象。從“十一五”規劃開始,國務院把節能減排列為考核干部的約束性指標,不斷修正過去只重視GDP的考核標準?!笆晃濉逼陂g,在一些地方,節能減排完成的好不好,已經成了干部的摘帽子指標。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不斷博弈的過程。從整體上看,中國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的、生態脆弱的國家。目前全國森林面積覆蓋率20.36%不及世界30%的平均水平,水土流失面積超過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一些山川正在失去麗色,城市里想要見到湛藍的天空和滿天的繁星,幾乎是一種奢侈。開寶馬車喝污水,不是我們想要的一個現代化的社會。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大全國代表大會中,中共中央總書記鏗鏘有力側重地強調了“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這兩個口號,所謂的生態文明就是山青、水綠、地凈、天藍,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就是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就是人與社會的共同進步,推動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和生態良好的文明形態。美麗中國,是時代之美、社會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環境之美的總和,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這完全符合我們時展的要求,實現人和自然和諧相處,實現社會永續向前發展的需求。

三、關于保護環境的建議

1、堅持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

協調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關系,保持發展與保護相輔相成,堅持環境保護與發展綜合決策和科學規劃,堅持節約發展,做到安全發展、清潔發展,實現可持續的科學發展。統籌城鄉發展,分階段地解決制約經濟發展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改善重點流域、區域、海域、城市的環境質量。切實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必須以飲水安全和重點流域的治理為重點,加強水污染防治,必須以城市污染防治和農村土壤污染防治為重點,推進城市和農村的生態環境污染防治,必須以減低污染氣體排放總量為重點,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法治觀念,堅持依法行政,不斷完善環境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突出預防為主的治理方針,從源頭上防治污染和生態破壞,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決環境問題。大力發展環境科學技術,以技術創新促進環境問題的解決,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投入機制和部分污染治理設施市場化運營機制,完善環保制度,健全統一的、協調的、高效的環境監管機制。嚴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總量,以后所有新建、擴建或改建的項目必須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努力做到增產不污染,爭取早日實現增產減污,積極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務必不能產生新的環境問題。

2、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

認真評估環境立法和各地執法情況,完善環境法律法規,作出加大對違法行為處罰的規定,重點解決“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問題。強化依法行政意識,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對不執行環境影響評價、不正常運轉的治理設施、超標排污、不遵守排污許可證規定、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等違法行為,予以重點查處。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參與城鄉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和有關工作的投入,完善好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環保投融資機制。規范環保人員管理,強化培訓,提高素質,建設一支思想好、作風正、懂業務、會管理的環保隊伍。

3、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維護生態環境安全穩定

積極引導全民開展義務植樹活動,采取多種形式發展社會造林。努力提高義務植樹的覆蓋面和實際成效,使環保概念深入人心,以便日后全民自主開展環?;顒?。根據市場當前需求和我國目前資源條件,制定林業產業政策,引導其健康發展。政府應加大對林業建設的投入,加強對林業發展的金融支持,保障林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本文作者:劉賡張齊李樂宇工作單位: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