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養殖環境護論文2篇
時間:2022-11-12 03:44:03
導語:畜牧養殖環境護論文2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1原因
沒有科學合理處理污水與糞便。養殖戶實行規模養殖這種方式時,隨著牲畜數量的增多,污水、垃圾、廢物以及牲畜的排泄量也隨之增多,沒有及時合理處理,很容易導致生態環境的污染。尤其是養殖戶沒有對污水與糞便進行處理,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者地下,會對河流、湖泊以及地下水等產生嚴重的破壞。規模化的養殖與傳統的散養方式存在較大的差異,散養時很多的牲畜隨地排放尿液與糞便,生態環境的自我凈化功能可以消化這些尿液與糞便,甚至變成花草的肥料,對于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很少。但是,規模化的養殖方式,產生的污水以及糞便較多,需要集中排放處理,不及時科學處理的話,長期積壓對于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巨大[2]。由于在城鎮地區建設養殖場需要占用一定的農田,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我國的耕地面積,而且城鎮的農田面積較少,對于牲畜的糞便與尿液作為肥料的需求量也較少,運到農村使用的話,運輸費用較高,可行性較差。這就會造成很多的養殖戶亂排放這些污水與糞便,對于城鎮的農田以及地下水都會產生一定破壞,也會影響周邊城鎮居民的生活質量,對生態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3]。農村以及城鎮的基礎設施不完善,發展規模化養殖對生態環境破壞大。很多的牲畜養殖化為了提高經濟效益以及節約養殖成本,對于養殖場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并不規范與合格。比如有很多的養殖戶將牲畜的養殖場建設在廣大農村地區,由于農村地區基礎設施不完善以及生態環境較為脆弱,廣大農村居民對于環境保護的意識較差,規模養殖對于生態環境會造成較嚴重的破壞。另外,很多的養殖戶為了方便運送,降低成本,將牲畜養殖場建設在城鎮周邊地區。畜牧養殖過程中的病菌傳播也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牲畜在養殖過程中會有許多的病菌,對于這些病原體或者病死的牲畜尸體沒有及時處理的話也容易導致病菌的傳播。病菌進入生態環境中,由于病原體的復雜與多樣,與生態環境結合產生其他的病變,會對牲畜以及人們的生活環境都造成一定的威脅。養殖場的建設以及衛生管理不嚴格,會對養殖場周邊的居民生活環境以及生活質量都造成一定的影響,糞便、污水的亂排放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2對策
提高養殖戶的環保意識。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首先需要養殖戶在意識上、觀念上引起足夠的認識與重視,這樣才可以較好地引導養殖戶在行動上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有關部門對于養殖場的建設與管理加強監督,提高養殖場的建設要求,對于污水以及牲畜糞便的排放進行嚴格的管理,并且對這些違規行為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進行宣傳與教育,提高養殖戶的環保意識。提高養殖場的管理水平。牲畜的養殖會面對許多疾病以及病菌的威脅,因此在養殖場的衛生管理上需要嚴格管理,對于病死的牲畜以及患病的牲畜進行及時隔離與科學處理,隔斷病原體,減少對牲畜生命威脅的同時也減少了對環境的威脅。牲畜的養殖場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牲畜的管理水平,對于牲畜的糞便以及養殖場的垃圾與污水等進行嚴格合理的處理,禁止污水胡亂排放、垃圾的胡亂堆放等,這樣可以減少對地下水以及生活環境的污染與破壞。嚴格管理養殖場以及提高養殖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提高養殖場的管理水平以及經濟效益,也促進規模化養殖的科學與長遠發展。合理處理污水廢物以及牲畜的排泄物。養殖場由于每天需要喂養牲畜,對養殖場進行清潔與消毒,牲畜每天也會排放大量的排泄物,因此需要合理處理污水廢物以及牲畜的排泄物。例如,可以在養殖場建立沼氣池,將牲畜的排泄物進行集中處理,經發酵發電供養殖場使用。也可以與肥料廠商達成協議,將牲畜的排泄物集中起來賣給肥料廠商生產化肥,養殖戶也要以獲得一份經濟收益。
3結語
牲畜養殖進行規模化養殖,對于污水、廢物以及排泄物等進行規模化的管理,循環利用,科學處理,不僅可以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也可以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養殖戶提高管理的水平,可以保護生態環境,也可以降低養殖場的經濟損失。
作者:徐金花單位:江蘇海門中等專業學校
第二篇
一、畜牧養殖污染中的主要問題
1.糞便污水污染
在畜牧養殖活動中,糞便污水的任意排放很容易造成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在糞便污染物當中,BOD、COD、TP、TN等污染物都可能會對周邊的水源造成污染。例如,糞便污水會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直接威脅到水中生物的生存;在稻田中會使植株徒長、倒伏、晚熟甚至絕收;滲入地下則會可能會影響到地下水的飲用安全。
2.臭氣與臭味污染
在飼料中,蛋白質最終會代謝為臭氣和氮,這也是畜牧養殖中的一個重要污染源。在畜牧養殖中產生的硫化氫、氨等氣體通常帶有強烈的刺激性,尤其是在養殖場的周邊地區,臭氣的長期存在會造成大氣的嚴重污染,影響到人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3.畜產品污染
隨著畜牧養殖技術的進步,目前的獸藥和飼料中有很多的添加劑和激素類藥物,這在降低牲畜發病率、提高畜產品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同時,卻也帶來了畜產品藥物殘留超標等方面的問題。例如,在飼料或獸藥中過多的使用抗生素或有機砷等添加劑,將會產生致癌作用,使畜產品通過食物鏈影響到生態環境的安全和人的身體健康[1]。
二、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1.環境保護意識淡薄
在畜牧養殖業的發展進程中,無論是地方政府部門,還是普通的養殖戶,都是過分強調畜牧養殖業帶來的經濟效益,而對于糞便、飼料、獸藥不當處理所引起的生態問題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形成對畜牧養殖環境污染問題的全面認識,缺乏應有的環境保護意識,所以在養殖場的規劃與建設過程中很少會采取相應的環境污染治理措施,養殖污染治理的基礎設施也相對缺乏,這就導致畜牧養殖上規模后,畜禽養殖污染問題很難得到及時、全面的處理。
2.政策法規不健全
目前,我國的環保法規主要是針對企業生產和城市生活而制定的,在畜牧養殖方面的政策法規則是相對滯后,導致畜牧養殖中的環境保護無法可依,加上地方政府部門受制于人力、物力、財力等因素的限制,所以很少會對畜牧養殖單位以及個人進行有效的約束,在平時缺乏相應的環境保護問題的有效評價,沒有及時將畜牧養殖污染納入到我國現階段的環保體系當中。雖然近年來很多地區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的畜牧養殖污染治理辦法等相關文件,但是多為部門規章,其在法律約束力和執行力上都大打折扣。
3.畜牧污染治理措施不到位
針對越來越嚴重的畜牧養殖污染問題,國家相關部門雖然陸續出臺了《動物防疫法》、《畜牧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但是由于缺乏相對完善的宣傳機制和配套管理制度,導致我國現階段的畜牧污染治理措施不到位,尤其是在我國經濟相對落后的農村,大多數養殖業主缺乏相應的畜牧養殖環保意識“,重養殖、輕治污”的現象比較嚴重,在貫徹和落實畜牧污染質量措施時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很少會主動了解養殖污染治理技術,治污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經濟投入更是無從談起。
4.畜牧養殖模式相對落后
與西方發達國家大型的養殖廠不同,我國的畜牧養殖業還處于比較粗放和相對分散的階段,畜牧養殖的規模化、產業化和科學化水平還相對較低,這就導致我國畜牧養殖模式相對落后,很多養殖單位的養殖設施都非常簡單,沒有相應的治污設施,這對畜牧養殖環境問題的解決是相對不利的。例如,很多農村的小型養殖場飼養設施簡單,動物糞便隨意排泄,沒有經過任何的處理措施,有的業主甚至習慣于用水直接沖刷養殖場地面,從而形成了對周邊水資源的嚴重污染[2]。
三、畜牧養殖中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有效對策
1.提高畜牧養殖的環保意識
要想有效解決畜牧養殖中的環境污染問題,必須首先轉變行業發展思路,樹立生態養殖觀念,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提高各級部門在畜牧養殖中的環保意識。對此,相關部門要加大畜牧養殖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要從農村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切實提高畜牧養殖戶的環境保護意識,自覺、主動的投入到畜牧養殖污染防治活動中來,減少畜牧養殖污染給生態環境和居民身體健康帶來的各種危害。
2.健全畜牧養殖法律制度
隨著畜牧養殖產業化水平的提高,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問題需要借助完善的法律制度的約束力加以規范,并逐漸加大法律監控管理的深度和廣度。一方面,國家要根據我國當前的畜牧養殖情況和環境污染現狀,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制度,做到“依法治污、執法必嚴”;另一方面,要嚴格養殖技術規則,對飼料添加劑、獸藥添加劑等進行嚴格監控,確保畜牧養殖的生態化、安全化水平,避免畜牧產品的直接污染,確保食品安全。
3.加大畜牧污染的治理強度
隨著畜牧養殖污染程度的進一步加劇,唯有加大畜牧污染的治理強度,才能切實有效的解決各種畜牧養殖污染問題。首先,要加大資金投入,加強畜牧養殖污染治理的基礎設施建設,如建立畜牧養殖無公害處理中心,實現對畜牧養殖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等;其實,要充分依靠科技力量來規避和改善畜牧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如通過生物手段凈化畜糞及其產生的污水,利用先進的科技提高糞便等污染物的無害化處理水平等[3-4]。
4.構建綠色化、生態化的畜牧養殖新模式
畜牧養殖中的環境保護是一個系統化工程,會涉及到很多環節,所以只有積極構建更加科學的畜牧養殖新模式,才能提高畜牧養殖的生態化水平。一方面,在畜牧養殖行業中,要積極推廣和使用綠色飼料、綠色獸藥,降低動物有害、有毒物質的排出量,提高畜產品生產過程的綠色化;另一方面,要積極對養殖廢棄物進行生物凈化和再循環利用,積極構建清潔化、生態化的畜牧養殖新模式。
總之,畜牧養殖中的環境保護問題,需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堅持防堵結合,合理規劃,強化引導與管理,并充分借鑒國外經驗和科技力量,提高養殖污染物的回收再利用程度,實現畜牧養殖生產綠色化、生態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促進我國畜牧養殖業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協調發展。
作者:張艾單位:江蘇省泗陽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 上一篇:當代農業機械的保養與維修2篇
- 下一篇:源投公司環境保護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