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環境污染成因及防治措施

時間:2022-06-19 11:17:19

導語:農村水環境污染成因及防治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水環境污染成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農村環境問題一直被忽略,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的提出和推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但農村的環境也遭到了嚴重破壞,水環境污染尤其突出。本文分析了造成農村水污染的主要成因,提出了預防治理水污染的措施,希望農村水環境早日得到改善。

【關鍵詞】水環境;污染;防治

農村水環境是指“分布在廣大農村的河流、湖沼、溝渠、池塘、水庫等地表水體、土壤水和地下水體的總稱,是農村大地的脈管系統,對旱、澇、降雨及生態環境起調節作用,也是農村生產生活不可缺少的基礎條件”[1]。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和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在發展鄉村經濟的同時,農村生態環境也遭到了嚴重破壞,水環境污染尤為突出。若不及時處理與防治,污染蔓延下去將會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

1農村水環境污染成因

1.1鄉鎮企業污水的排放。自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鄉鎮企業的蓬勃發展促進了鄉村經濟的繁榮和農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卻忽略了某些鄉鎮企業對農村水環境造成的污染,尤其是一些造紙、印染、電鍍、化工、制革等廢水污染性強,排放量大的企業是農村水環境污染的主要源頭。個別地方政府環境部門對鄉鎮企業監管不嚴,河流斷面污染超標調查不及時,企業違法排放廢水處理不到位等一系列原因造成了某些農村水環境污染嚴重。1.2化肥和農藥污染。我國是化肥農藥使用大國,我國農作物化肥使用量增長迅速,從1980年的1269.4萬t增長到2014年的5995.9萬t,增長了3.7倍,年均增長率為4.67%[2];我國農藥每年使用量都高達30多萬噸。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強度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國際安全上限。化肥農藥的使用對保證糧食產量確實具有重大作用,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農民往往大量使用化肥農藥,但是肥料利用率偏低一直是中國農業施肥中存在的問題,研究發現,中國農田磷肥的利用率僅為10%~25%,氮肥利用率僅為35%,而溫室大棚內更低只有10%。大部分化肥農藥隨著雨水和農田排水流入江河湖海,造成水體富營養化。進入土壤中的化肥農藥,一部分被作物吸收利用外,其余在土壤根層以下積累滲入到地下水中。1.3畜禽養殖業的污染。農村畜禽養殖業污染已成為農村重要的污染源之一,許多小型畜禽養殖場沒有糞便、污水消毒殺菌處理設施,畜禽糞便露天堆放,便液隨處排放,尤其是下雨天,污水四溢,臭味熏天,不僅污染大氣環境,而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有的畜禽養殖場的污水直接就近排到河塘河流,導致水體變黑變臭,糞大腸菌群超標嚴重,水體富營養化,大量藻類瘋長,水體缺氧,魚蝦死亡,造成地表水的嚴重污染。1.4生活污水垃圾的污染。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廢水,包括各種洗滌水、廁所糞尿等家庭排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磷、硫、脂肪、尿素、氨氮等無機物和有機物以及大量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蟲卵和腸道傳染病毒等)。由于許多農村無地下污水排放管道,農民將污水直接倒在院里或者順著溝溝壑壑排入就近河塘河流。排入水體中的污染物在厭氧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硫化氫、硫醇等惡臭氣體,河水渾濁,呈黃綠色甚至呈黑色,嚴重影響河道水生態環境質量。

2農村水環境污染防治措施

2.1完善農村水環境防治政策法規體系,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我國的環境保護法中涉及農村水污染防治的非常少,農村水污染防治工作基礎弱,起步晚,水污染防治立法不夠健全,執法不夠有力,水污染已經出現由城市向農村蔓延,由地表水向地下水滲透的趨勢,農村飲用水安全面臨嚴重威脅。各級政府和環保部門應該重視和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嚴禁城市污水向污水處理設施薄弱的農村轉移。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嚴格新建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符合環境準入的小型造紙、制革、印染、染料等企業,對現有企業實施清理整頓,依法實行排污許可,加強加密企業監督監測,嚴肅查處超標和超總量排污等違法行為,不能以罰代刑。加強環境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基層環境執法能力和業務水平,端正執法思想和執法理念,堅決拒絕任何環境違法者的行賄利誘,始終把執法為民扎根于心中。2.2指導農民科學合理使用化肥農藥。2015年農業部制定了《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各級政府要結合當地實際,調整化肥使用結構,引導肥料產品優化升級,大力推廣高效新型肥料,研發推廣適用施肥設備,改表施、撒施為機械深施、水肥一體化、葉面噴施等方式[3]。合理利用有機養分資源,用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應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預防控制病蟲害發生,大力推廣應用生物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開發應用現代植保機械,替代跑冒滴漏落后機械,減少農藥流失和浪費[4]。地方政府要成立專家組,提出具體的技術方案,開展技術指導,提高農民科學施肥和科學使用農藥的意識和技能。發展培養農村技術骨干和帶頭人,把各項技術措施落到實處。2.3畜禽養殖糞污變廢為寶。大型養殖場要100%配置安裝糞污處理設備,包括固液分離機、槽式翻拋機、糞污發酵塔、污水處理設施和運輸管道等。小型養殖場的畜禽糞便統一運輸到第三方集中處理點或有機肥廠。將糞污進行無害化、有機質熟化處理,沼氣進入燃氣公司管網,沼液抽灌到周邊農田,沼渣加工成有機肥,整個過程糞污無外排。實施能源生態型、沼液水肥一體化、循環農業等資源化利用技術集成和推廣模式,促進糞污變廢為寶、循環發展,有效減少環境壓力。2.4因地制宜處理農村生活污水。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可結合不同農村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污水處理方法。政府要加大農村污水治理資金投入,靠近城鎮的村社,建立污水管網,將污水納入城鎮污水處理廠;對聚居規模較大的村社或有條件的相鄰村社,建設或聯合建設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工程;對于位置偏遠的獨立村社,鼓勵建設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生物濾池、土地滲濾處理系統、人工濕地處理系統等。2.5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民環境保護意識。各級政府部門和環保職能部門必須重視農村水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要經常組織農村地方干部和農民學習環境保護的相關政策方針,加強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宣講和教育。創新宣傳教育形式,充分發揮電視、網絡等媒體的作用,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宣傳農村水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培養農民的環保意識,使他們意識到水環境污染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產量質量,影響自身的生存環境和身體健康,引導農民群眾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減少污水排放。

3結束語

農村水環境治理是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中的重要元素,近年來,由于粗放的生產生活方式,基礎設施與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的欠缺,農村水環境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惡化,水污染也有不斷加劇的趨勢。重視與加強農村水環境治理工作,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改善和提高當前農村人居環境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參考文獻

[1]王勇清.分析新形勢下我國農村水污染現狀、成因及對策[J].農家參謀,2019(11).

[2]侯萌瑤,張麗,王知文,等.中國主要農作物化肥用量估算[J].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2017(4):360-367.

[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J].青海農技推廣,2015(2):3-5.

[4]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J].青海農技推廣,2015(2):8-10,19.

作者:李偉 董應尚 李愛軍 單位:山東省菏澤生態環境監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