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養老老年人服務需求分析

時間:2022-10-10 03:01:28

導語:機構養老老年人服務需求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構養老老年人服務需求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機構養老老年人日常活動能力受損情況及養老服務需求,為優化養老資源供給提供建議。方法:采取問卷調查方式,對南京市浦口區11家養老機構的入住老年人進行面對面調查。結果:205名接受調查的老年人中,75.1%患有慢性疾病,55.1%存在日常生活功能受損;ADL功能完好的老年人養老需求以健康促進和發展性服務為主,如健康查體和文化娛樂活動;隨著ADL受損程度加重,老年人對醫療服務的需求逐漸增加。結論:機構養老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受損率較高,健康狀況較差,應加快構建醫養融合體系,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此外,養老機構應科學、定期對入住老年人進行能力評估,為其提供分類、精準、有效的服務,提高養老資源配置效率。

[關鍵詞]日常生活能力;養老機構;老年人;養老需求

近年來,機構養老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認可。研究發現,養老機構入住的老年人健康狀況比選擇其他養老方式的老年人差[1],對養老服務的需求也呈現出多樣化、復雜化的特點[2]。美國Lawton和Brody制定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ofDailyLivingScale,ADL)是評價老年人健康、生活質量以及生活獨立性程度的重要指標,可以直觀反映老年人的自理程度,體現老年人生理健康狀態。本研究在評估養老機構入住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基礎上,了解養老機構不同ADL等級老年人照護需求的特點和規律,以期為養老機構建立分類服務提供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調查對象。本研究主要調查了規模相對較大、入住人數較多、運行基本正常的養老機構11家、544位在院老人,其中失能老人232人,高齡老人302人,殘疾老人121人。1.2調查方法。采用普查的方式,對11家養老服務機構的所有老年人進行面對面問卷調查。納入問卷調查的標準為:(1)年齡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剔除年齡小于60歲的農村五保戶;(2)自愿參與調查;(3)思維清晰,能夠進行有效溝通。最終收回有效問卷205份。1.3調查工具。調查問卷使用課題組自行設計的《養老機構入住老年人健康狀況及需求調查表》,了解機構養老老年人對養老和保健服務的利用、評價、需求、期望和意愿等。調查內容主要包括:(1)機構養老老年人基本情況,如性別、年齡、月收入、文化水平、醫療保險類型等因素;(2)機構養老老年人健康狀況,如慢性病患病情況、生活活動能力和衛生服務利用情況;(3)機構養老老年人醫養服務現狀及需求,包括對養老服務內容、場所、形式等方面的需求。1.4ADL分級標準。ADL量表內容包括吃飯、洗澡、修飾、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如廁、床椅移動、平地行走和上下樓梯。根據我國民政行業標準制定的老年人能力評估標準,對日常生活活動中10個二級指標進行打分,得分相加,總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強。最后,把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劃分為4個等級:能力完好(100分)、輕度受損(61~99分)、中度受損(41~60分)和重度受損(低于40分)。由于超過一半的在院老年人無法配合本次調查,實際調查人數較少,為便于統計分析,將中度和重度受損兩組數據進行合并(總分低于60分)。

2結果分析

2.1調查對象基本情況。205名調查對象中,男性占63.4%,年齡80歲以上占47.3%,離異/喪偶占51.2%,農村老年人占65.4%;醫保類型以新農合和無醫保為主,分別占35.6%和24.9%;75.1%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44.9%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功能完好,55.1%的老年人存在日常生活功能受損,其中,輕度、中/重度受損的比例分別為41.5%和13.7%(見表1)。2.2老年人ADL等級分布情況。205名調查對象中,大部分男性日常生活能力功能完好(受損率為48.4%),女性多為輕度受損(受損率為66.7%);60~69歲老年人功能受損率最高(61.2%),其次是80歲以上老年人;城市老年人以輕度受損為主,農村老年人以功能完好為主;有配偶的入住老年人受損率最高(61.8%);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功能受損率為59.1%(見表1)。2.3不同ADL等級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205名機構養老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需求依次為日常生活照料(76.1%)、醫療服務(57.2%)、健康查體(52.2%)、文化娛樂活動(38.5%)、心理咨詢或精神慰藉(29.3%)、康復訓練(19.0%)、健康教育(16.1%)和其他服務(9.3%)。在服務項目上,所有調查對象均將日常生活照料放在首位,ADL功能完好的老年人主要以健康促進和發展性服務為主,如健康查體和文化娛樂活動。ADL受損的老年人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更多,受損越嚴重,對醫療服務的需求越大。同時,不同ADL等級老年人對文化娛樂活動需求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4不同ADL等級老年人日常生活服務需求。205名老年人對日常生活服務的需求排序為:洗衣做飯、清潔衛生、代購物品、夜間照料和助餐服務。可見,需求最大的均為洗衣做飯和清潔衛生,ADL受損嚴重的老年人對夜間照料的需求明顯高于其他老年人。不同ADL等級老年人對日常生活服務的具體項目需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與分析

3.1機構養老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受損率較高。本研究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受損率高于老齡委的中國城市老年人口日常活動能力平均受損率(18.0%)[3],且機構養老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受損率高于其他養老方式的老年人,與其他研究結果一致[4]。受損嚴重的老年人以女性、高齡和患有慢性病為主,可能原因如下。(1)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其日常生活能力必然受損。本研究中高齡老年人以女性為主,由于身體和年齡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女性老年人的受損程度高于男性。(2)經濟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老年人對醫療和健康資源的支付能力,由于沒有醫保或醫保未覆蓋到養老機構等因素,老年人支付能力受限將影響其接受醫療服務,錯過最佳治療時期將導致日常生活功能受損、治療成本增加。(3)慢性病會導致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障礙[5],本研究中大多數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必然會導致日常生活能力受損。因此,建議進一步完善醫保制度,將符合規定的養老機構納入醫保覆蓋范圍,減少因支付能力受限而加重健康問題,促進醫養結合服務的可持續發展。3.2提供有針對性、分梯度的養老服務。本研究中,大多數老年人選擇機構養老,功能完好的老年人對機構養老方式尤為肯定。但隨著ADL受損程度的增加,老年人選擇家庭和社區養老的比例逐漸增加。提示老年人在生活自理困難時,更希望得到家人的照顧,這也是國際社會越來越倡導居家養老的主要原因。另外,可能與養老機構提供的服務質量有關,功能受損的老年人需要更多的日常照護服務,但養老機構的照護服務達不到老年人的心理預期。對此,建議養老機構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和醫療服務水平,滿足ADL受損嚴重老年人的照護需求。此外,有針對性、分梯度地提供服務,例如為ADL正常和受損較輕的老年人積極開展文化娛樂活動,為ADL受損嚴重的老年人組織心理咨詢活動,滿足入住老年人軀體、心理等方面的需求。3.3逐步完善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實現養老資源的有效配置。本研究中老年人對養老服務最主要的五項需求分別是日常生活照料、醫療服務、健康查體、文化娛樂活動和心理咨詢或精神慰藉。日常生活照料是老年人需求最大的一項服務內容,也是養老機構提供的日常服務。一半以上的老年人對醫療服務和健康查體有需求。日常生活功能受損率越高,對醫療服務的需求越高。這就迫切需要推進醫養融合服務體系建設,通過對老年人進行科學、定期的能力評估,確定老年人的服務需求類型和照護等級。根據老年人健康狀況差異,合理配置養老和醫療資源,滿足老年人對醫療和養老的有效需求。此外,應加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鼓勵ADL功能完好和受損較輕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從而釋放出更多的床位給真正需要機構養老的老年人。同時,ADL受損嚴重的老年人對夜間照護的需求較高,可結合本人及家人的養老意愿,入住專業養老機構進行養老。

參考文獻

[1]王佳姝,俞蕾,仇琰,等.城市社區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及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5(24):6236-6238.

[2]梁國強,張婉秋.養老機構老年人需求現況及影響因素[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4,30(2):150-151.

[3]吳玉韶,郭平.2010年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追蹤調查數據分析[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4.

[4]李文濤,梁靖,安力彬,等.養老機構老年人日常活動能力與焦慮狀況[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20):5138-5140.

[5]張魏麗,志坤,殿武,等.高齡人群慢性病患病狀況及對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9):884-886.

作者:胡丹 陸慧 姜海婷 陳家應 朱亞 單位:南京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