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農村經濟發展的意義

時間:2022-08-08 04:56:18

導語:淺析農村經濟發展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農村經濟發展的意義

一、農業經濟發展是人口大國的必然選擇

中國約有13.75億人口,吃穿住行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中國有13億人口,再大的問題除以13億都是小問題。城鄉一體化工作開展后,實現了農民向市民轉變。沒有了“農民”這個名詞,這不意味著城市能容納所有的流入人口。流入人口的急速增長,增加了城市就業壓力、教育資源壓力。原本壓力大的城市需要承受更大的壓力。城市的生活壓力遠比農村大,城市的生活節奏遠比農村快,城市的生活成本遠比農村高,農民向市民的轉變不意味著經濟收入的提高。征地后失去土地的農民有了市民的待遇,同時需要承受市民的壓力。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民容易造成摩擦性或結構性失業。農村打架斗毆時有發生,生存環境使人堪憂。合理的人員流動能促進市場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1.農業經濟發展促進市場經濟發展農業經濟發展是有意義和價值的事情。農業經濟發展不僅能促進市場經濟發展,還能促進第二、第三產業發展。農業經濟屬于第一產業。農業發展養活了約13.75億人口,促進了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水產業等。最近受關注的經濟作物備受人們青睞,經過檢疫檢驗合格后的經濟作物遠銷海內外。近幾年開發的農家樂更是給市場經濟增添新的活力。農業經濟發展實現了“脫貧致富”項目。傳統農業產品銷售只能通過政府采購。脫貧致富之后,村里修建了出村的公路,架設了電網,搭建了電商平臺,增設了技術支持站。在政府的幫扶下,農業實現了多元化發展,市場實現了多種經濟制共存。2.農業經濟發展促進社會穩定農業經濟發展是有意義和價值的事情。農業經濟發展不僅能提高農村人口文化程度,還能促進社會穩定。農業經濟發展關鍵在人。農村人口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收入不穩定且經濟收入不高。農村治安問題一直是受關注的問題。農村經濟的繁榮可以解決農民選擇外出務工后農村土地的荒廢,農村勞動力缺少的問題。農業經濟發展實現了“惠農”項目。合理的人員流動促進社會穩定。近年國家實行惠農政策,在資金方面給予了農村發展支持,在技術方面給予了農民技術支持。農民的發展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只有農民收入穩定了、經濟收入提高了、素質提高了,農村治安問題才得到妥善解決。

二、農業經濟發展是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

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農村教育資源不夠、質量不高是農村教育工作者一直考慮的問題。農村教育資源匱乏,基礎設施不完善是一直困擾農村教育工作者的難題。大學生面臨找工作的壓力。農村經濟發展不僅能吸引大學生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而且能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古語云:“人才強國、科教興國”。農村教育工作者只有把好經濟發展的脈,才能留的住人才。農業經濟發展促進農村教育資源提高和兒童健康成長。1.農業經濟發展促進農村教育質量的提高。農業經濟發展是有意義和價值的事情。農業經濟發展不僅能緩解城市壓力,還能提高農村教育質量。農村教育基礎差、底子薄,人員素質普遍不高。每年大學生面臨找工作的壓力。農村經濟的發展不但提供實現個人理想的工作,而且能提高農村人口的素質。農業經濟發展實現了“引進來、走出去”項目。農業經濟發展能夠實現更多的孩子接受義務教育,實現更多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教育從娃娃抓起,從教育上解決農村教育差、底子薄的問題,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發展。2.農業經濟發展促進農村兒童健康成長。農業經濟發展是有意義和價值的事情。農業經濟發展不僅能提高農村教育質量,還能促進兒童健康成長。農村經濟條件差,沒有足夠的資金保障兒童的飲食環境和飲食條件。農業經濟發展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村飲食條件,改善農村飲食環境,實現更多的兒童吃上和城市兒童一樣經過檢疫檢驗合格的、營養的、衛生的、健康的一日三餐。農業經濟發展實現了“希望工程”項目,能夠實現更多的農村兒童健康成長。健康從娃娃抓起,從飲食上解決農村兒童營養不良、體質下降的問題,提高農村兒童體質,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三、農業經濟發展是居民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吃的好不好,吃的健不健康等等,直接關系到居民的身體健康。中醫強調“民以食為天,藥補不如食補”。食物中蘊含著各種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居民在健康方面不注意,缺少營養均衡的意識,不能做到合理膳食。農業經濟發展不僅能改善居民健康狀況,而且能降低疾病發生概率。1.農業經濟發展促進居民合理膳食。農業經濟發展是有意義和價值的事情。農業經濟發展不僅能促進市場經濟發展,還能改善居民健康狀況。農村人口大部分收入不穩定且收入不高,每年的收入僅夠維持生計,一日三餐不能保證。農業經濟發展不僅能提高農民收入還能降低物價。農業經濟發展實現了“扶貧”項目,能夠實現增加農民收入,能夠實現農村人口每人都能保證一人三餐,提高農民身體素質,促進居民合理膳食。只有增加農民收入,保證合理膳食,才能做到提高農民身體素質,實現改善居民健康狀況的目標。2.農業經濟發展促進居民營養均衡。農業經濟發展是有意義和價值的事情。農業經濟發展不僅能促進市場經濟發展,還能促進居民營養均衡。大部分農村人口飲食結構不合理,沒有做到葷素搭配,缺乏專業的營養師指導。農業經濟發展不僅能促進居民營養均衡,而且能降低疾病發生概率。農業發展實現了“中國好谷物”項目,能夠實現居民營養均衡,做到葷素搭配,指導居民飲食結構合理,降低疾病發生概率。農業不同于工業和服務業,農業經濟怎樣又快又好的發展,怎樣符合經濟發展規律,怎樣促進現代化文明都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在農業經濟發展的發展方向上選擇適合中國農業發展的道路是實現農村經濟發展的落腳點。

作者:羅瓊 單位: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譜區居民養老保險事業管理局

參考文獻:

[1]周萍華.農村勞動力轉移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J].特區經濟,2006(12):138-139.

[2]石人炳.我國人口變動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及對策[J].人口研究,2003(1):55-60.

[3]王翌秋,陳玉珠.勞動力外出務工對農作物種植結構的影響研究——基于江蘇盒河南的調查數據,2016(2):41-48.

[4]尹慶雙,王薇,王鵬.我國農村居民的收入與健康狀況循環效應分析——基于CHNS數據的實證分析[J].經濟學家,2011(11):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