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產業扶貧互助社發展探索

時間:2022-09-15 11:21:29

導語:“3+2”產業扶貧互助社發展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3+2”產業扶貧互助社發展探索

摘要:農業產業扶貧是立足貧困村、貧困戶的資源稟賦和生產條件,堅持因地制宜,尊重農民意愿,充分發揮農戶主體作用,將單純的經濟救助和幫助基礎設施建設逐漸向產業扶貧轉變的一種扶貧模式。魚塘鎮財政扶貧資金與農民自主經營相結合,探索強化扶貧工作精準和創新模式,給貧困村、貧困戶生產發展資金短缺,增強“造血”功能,有效避免“返貧”,鞏固脫貧成果。

關鍵詞:魚塘鎮;產業扶貧互助社;成效;問題;建議

一、扶貧互助社運行機制及成效

在魚塘鎮中,扶貧互助社的成立有力的支持了魚塘鎮8個村委會,12個專業合作,其中:種植業7個,種養結合2個、技術服務1個,養殖業2個的發展生產,在貧困農戶融資渠道缺乏的難題上,有效的對其進行了解決,從而緩解了一直困擾著農戶們短期生產資金困難的問題。與此同時,扶貧互助社的成立拉動了農民的增收以及農民產業的發展,使其財政扶貧資金使用效果得到了放大,這些扶貧互助社運行機制所產生的成效自扶貧互助社成立以來日益顯現。

二、扶貧互助社存在的問題

1.貧困村村民投入能力差,農戶入社比例偏低在魚塘鎮扶貧互助社中,入社的條件就是必須要交納互助金村民才可以參加入其中,這種采取交納互助金入社的方式在經濟發展比較樓后的貧困村來講,村民的本身的經濟狀況就非常的貧窮,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在扶貧互助社中,為了可以讓更多的貧困戶可以加入到扶貧互助社中來,雖然已經制定了一些相應的對策,采取少交或者根據其具體的情況甚至實行了免交的一些方式,但是,根據有效的調查數據顯示,在當前的八個貧困村中真正加入到扶貧互助社的社員占總戶數89.4%,仍有相當一部分貧困戶不能加入。為了響應項目主管部門下達的任務盡快登記注冊,撥回財政扶貧資的目標的順利完成,一些部分貧困村的少部分村干部對其特困農戶墊付了入社資金,但是這些舉動,也只是占社員入社資金的9.1%,因此,以上的種種原因都致使了扶貧互助社的運行遲緩,運行質量不高。2.政策宣傳不到位,農戶入社熱情不高在扶貧互助社的運行過程中,多數村民都存在著“等靠要”的思想,盡管扶貧互助社對其自身進行反復多次的宣傳,但是部分村民受多年財政扶貧資金無償投入的影響,認為其是一個新生的事物,對其是否可以穩步順利推進產生一些懷疑的態度,都在進行觀望而并不做出實際行動出來。3.扶貧互助社資金效益發揮有限村民向扶貧互助社所接的款項,在發展產業方面起到拉動作用的社員還是占大部分的,但是,還是有少部分的社員對所借得的款項用來解決生產或生活的所需上面,并沒有對其運用到其發展產業方面,從而致使資金使用效益不高。4.缺乏主導產業支撐,資金借出收回難度大扶貧互助社的建立,對大多數的貧困村來講,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但是,對于部分貧困村來講,農民的主要來源收入是靠外出務工得來的,其村中也沒有可以主導的產業做支撐,致使村中本身的底子薄弱、基礎條件比較差,農戶不需借入資金進行發展產業,對于這種不以發展產業為目的借款,借出之后很難回收,因此,理事會不敢對其進行借款。與此同時,村中的部分貧困戶,本身就由于身殘智殘靠著低保過日子,對于資金的需求也是沒有發展能力也沒有償還能力的。5.運轉經費不足為了保障試點村扶貧互助社成立之初的正常運轉,為所設的試點村鎮政府各自安排了一些試點工作經費。由于當前所成立的12個扶貧互助社沒有占用費的收入,促使所需要的辦公經費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從而導致扶貧互助社正常運轉受到了嚴重的制約。按照扶貧互助社的章程規定,定期召開社員大會辦理借貸業務是村中的扶貧互助社必須每月所執行的任務,但是,在辦理借貸業務的過程中,必須進行多次的往返鄉集鎮,這些來回周轉的時間與費用給扶貧互助社的正常運轉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壓力。6.缺乏激勵機制支撐,扶貧互助社難以持續運行和壯大在扶貧互助社的發展過程中,一些老舊的章程模式得不到有效及時的改革,一些主要的理事會、監事會、擔保社員的權責上也存在著一些不明確性,在理事會中對風險責任的意識也夠強,激勵淘汰績效考核機制在扶貧互助社也沒有進行建立,由此一來,這些種種的因素都直接的制約了扶貧互助社的持續發展與壯大。7.管理人員業務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扶貧互助社的成立于運用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在其運作中,要想做好這好這項工作必須具備一定的金融知識和管理能力。以此同時,扶貧互助社在政策上要求是非常高的,群眾對其的期望也非常的高,在實際的操作工程中也是相比較繁雜的。在扶貧互助社中,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與業務專業性都必須進行提高,通過實際的調查研究表明,在少數的部分村中,發現扶貧互助社的管理人員在業務上存在著很大的紕漏,將回收到的社員借款還沒有對其向信用社進行繳款入賬就而直接的又借給社員,使業務環節簡化。

三、加快扶貧互助社發展的幾點建議

1.以培植壯大村級主導產業為載體,做大做強貧困村扶貧互助社為了實現財政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益發揮其最大化的作用,貧困村應該采取以培植種植、養殖大戶的發展為主要的載體,從而帶動村級主導產業的形成,只有在這種情景下,互助資金護的使用才能發揮其真正含義上的作用,達到收放自如的目的,從而帶動貧困村民真正的走出貧窮一起致富的目標。通過主導產業的形成,產業才能得到有效的發展與壯大,隨著產業的不斷壯大,社員也會逐漸的擁有自己的產業,由此一來,社員們就會充分的利用扶貧互助社資金來積極地促進自己產業的發展,從而到到創利增收的理想效果,這樣也可以加快扶貧互助社資金的周轉速度,從而也促進了資金的使用效率,達到雙贏的目的。2.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平臺,實行貧困村扶貧互助社與其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有效對接在實行貧困村扶貧互助社的模式中,單單只是依靠普通參社成員的經濟來源為主力資金的話是遠遠不夠的,貧困村民的經濟實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一次性可以拿出太多的資金注入到扶貧互助社里去。但是,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它可以一次性的拿出很多的資金注入到扶貧互助社里去,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與扶貧互助社的相互聯合,可以更好的為貧困社員服務,從而達到多方共贏的目的。3.以政府部門引導為契機,廣泛宣傳發動,加強社員的誠信教育政府部門要想使扶貧互助社可以更加健康的發展,就必須正確的對社員進行引導,加強對社員的素質教育,促使社員將誠實守信、講信譽時刻放在心中,以此來達到社員之間可以形成良好的信用監督機制。為了可以更好更健康的發展壯大扶貧互助社,互助社一定要將等額擔保借款制度進行一步的強化,只有這樣,社員為了自己資金的安全,就會對制度進行嚴格的執行,起到了相互約束的作用,也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規避風險,從而保障了互助資金安全。4.以加強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為突破口,提升扶貧互助社民主理財、自我管理的能力對于貧困村扶貧互助社來講,其本質上就是一個以貧困村為組織的民間組織,在民主理財、自我管理的能力上都比較缺乏專業性,政府部門尤其是縣扶貧、財政部門必須對對扶貧互助社的管理人員著重的重視,因為扶貧互助社是以貧困村為主體的,財務管理人員相當的缺乏,再加上一些業務管理人員自身的專業知識比較有限,因此,要對扶貧互助社的管理人員定期進行金融以及會計方面的輔導和集中培訓,通過這些有效的措施,從而讓扶貧互助社的管理人員達到熟知互助資金運行、操作程序,為更好的為為農民服務做好基礎,為更好的對互助資金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5.以健全制度、創新機制為著力點,促進扶貧互助社持續、良性發展為了扶貧互助社可以更加健康、持續、良性的發展,扶貧互助社必須以健全制度、創新機制為著力點,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第一,建立扶貧互助社遴選機制,在對扶貧互助社進行建立時,一定要從多個條件進行篩選,在選擇的地域上,我們要選擇那種地域偏遠一些的地方,在人文文化素質方面我們也要進行考慮,選擇那種村領導班子團結、村民和村支兩委班子有強烈意愿的村來進行扶貧互助社的建立,對于那些條件非常不符的貧困村來講,政府最好不要對其進行扶貧互助社建立的考慮。第二,創新運行模式,擴大扶貧互助社資金規模。為了可以提高社員的借款額度,扶貧互助社必須對社員入社資金的額度進行增加,從而擴大入股本金的規模。在占用費率上,我們也可以進行一些有效的措施,可以將占用費率實行差別化處理,簡單點來講就是借款比較多的農戶,扶貧互助社可以實行略高一點的占用費率,對于那些經濟狀況比較困難的貧困戶來講,扶貧互助社可以實行更低的占用費率。或者,扶貧互助社的社員們可以進行開會討論研究,在實行高的占用費率的基礎上,扶貧互助社可以對貧困戶的占用費在扶貧互助社收取的占用費中實行補貼,通過以上的有效措施,扶貧互助社就可以實現帶動貧困戶發展生產,脫貧致富目標。第三,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機制,對于職責分工上要進一步的進行明確,理事會、監事會、擔保人的權利和責任也要進行明確。對于扶貧互助社的信息檔案,一定要進行整理健全,在業務文本上也一定要達到進一步的規范。第四,建立績效評價機制。扶貧互助社可以引入激勵獎懲機制,通過按照年度運行情況進行考核評價,然后設置扶貧互助社量化考核指標體系,并且所設的這些制度一定要與所在鄉鎮扶貧目標責任、扶貧項目資金的安排掛鉤。由此一來,通過這種獎勵制度,看就可以對那些運行良好的扶貧互助社給予財政扶貧資金和運轉工作經費獎勵。

作者:李培書 單位:云南省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魚塘鎮經濟發展辦

參考文獻:

[1]時平.找準產業扶貧的突破口[J].老區建設,2005(01).

[2]楊安和.貧困地區產業扶貧的思路和對策[J].中國經濟快訊,2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