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在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

時間:2022-04-10 11:32:53

導語:精準扶貧在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精準扶貧在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

摘要:新形勢下,我國農村經濟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仍存在嚴重的經濟發展不平衡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加大扶貧力度,實施精準扶貧措施,已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本論文以農村經濟發展現狀為出發點,以精準扶貧為契機,探討共同推進農村精準扶貧工作方法,進而有效推動農村經濟的協調發展。

關鍵詞:精準扶貧;農村;經濟發展

報告中,進一步明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第三部戰略目標:在2050年之前,趕超中等發達國家,基本實現現代化。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重點在農村經濟。面對中國農村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必須要加大精準扶貧的力度,全面深入開展農村精準扶貧工作。

一、精準扶貧與農村經濟發展

現階段,扶貧工作的重點是精準扶貧。與傳統粗放扶貧的方式不同,精準扶貧工作的重點,是在扶貧工作中,針對貧困的地區、貧困戶的具體情況,運用科學有效的扶貧程序,通過精準的識別、幫扶和管理的方式。精準扶貧適應了社會主義農村經濟的發展的現狀,是實現社會主義本質的具體要求。新時代下,通過精準扶貧工作,有效推動了農村經濟管理和農業經濟發展的水平,具體表現在四方面:(一)精準扶貧工作中,精準識別是其首要工作。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極為不平衡,并且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在扶貧工作中極易出現不易識別的現象。如此一來,就無法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的發展。而通過科學、民主的精準識別工作,能夠準確找出我國農村最貧困、最需求幫助的人,并在此基礎上,通過扶貧措施,不斷提高貧困地區人們的收入和經濟發展水平。(二)精準識別之后,對真正貧困地區實施精準幫助。在具體的精準扶貧工作中,與以往一刀切的扶貧工作不同,而是針對貧困地區的經濟、地域等特點,并在此基礎上充分結合貧困地區的致貧原因等,提出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最大限度幫助貧困地區的人們,并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的發展水平。(三)精準扶貧工作中,必須要在精準管理的基礎上,不斷促進農村經濟管理和經濟發展。在對貧困地區進行精準扶貧工作中,可通過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對貧困戶的相關信息進行登記、對比和分析,找到導致貧困地區貧困的關鍵因素,并針對其提出相應的發展措施。(四)精準扶貧工作中,還必須要做好精準考核,以保障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在精準扶貧工作中,一旦出現了監管不力的現象,就會導致出現資金不到位、資金無法落實等現象,從而嚴重制約了貧困地區的經濟管理和經濟發展。因此,必須要完善信息檢測,對干部等進行精準考核等工作,并建立精準扶貧和駐村干部相結合的激勵機制等,保證精準扶貧中資金到位和有效落實,并積極調動扶貧工作中領導干部的積極性,以不斷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的發展。

二、精準扶貧工作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難點

(一)精確識別扶貧的標準。根據我國的相關規定,凡是年收入低于2736元的家庭,就屬于精準扶貧的對象。而在具體的精準扶貧工作中,如何計算出每個農戶的收入已經成為精準扶貧中的重要問題。通常,在計算農戶收入標準時,必須要由專業機構進行認定,但是在實際的精準扶貧工作中,由于鄉鎮基層政府資金短缺、人員不足、缺乏充足的統計條件,無法對農戶進行精準的統計。(二)精準扶持。精準扶持是精準扶貧工作的重點。但在實際精準扶貧工作中,卻出現了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扶貧項目沒有精確落實到需要扶貧人口、地區中,真正貧困的人和地區沒有在扶貧工作中受到益處;二、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貧窮人口和貧困地區因為資金短缺,貧困項目因為貧困人口無法承擔而宣告破產;三、在精準扶貧過程中,還會受到觀念、技術和能力等多種因素的限制,難以受到預期的效果。(三)精準考核。我國精準扶貧工作正處在攻堅階段,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由于扶貧對象條件情況復雜以及扶貧實施人員采取措施各不相同,具體實施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定的偏差。

三、將精準扶貧政策落實到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管理策略

(一)領導加強重視和支持,加大精準扶貧資金投入。在貧困地區的精準扶貧工作中,領導的重視與支持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尤其是在精準扶貧工作中,資金短缺已經成為制約精準扶貧工作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強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必須要加強重視和支持,尤其加大精準扶貧的資金投入。(二)建立機制,獲得精準的扶貧對象。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獲得精準的扶貧對象,是最基礎的一個環節。在具體的精準扶貧過程中,必須要建立一定的機制,以及完善的信息庫,對扶貧對象進行統一管理,并進行嚴格的考察,以達到確定精準扶貧對象的目的,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精準扶貧,以更好地確保精準扶貧工作到人、到戶。(三)加強精準扶貧工作的監督體系。精準扶貧工作的展開,必須要加強精準撫平工作的監督體系。首先,對貧困地區的貧困對象建立檔案,并制作電子信息,確保貧困對象信息透明化;其次,被幫扶的對象和相關的部門之間,建立檔案,確保在具體的精準扶貧工作中,責任落實;再次,通過網絡開展有效的監督體系,保證扶貧資金使命透明化、扶貧對象明確化、扶貧過程公開化等。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精準扶貧工作是我國農村工作的重點,貧困人口落后的生產模式嚴重制約了農村經濟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新時期,要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必須要針對精準扶貧在經濟管理中存在的難點,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通過精準扶貧,不斷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黨麗杰.精準扶貧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發揮的作用[J].新農村:黑龍江,2017,(06):21-21.

作者:卓志兵 單位:北部灣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