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購置補貼精準扶貧研究

時間:2022-02-21 10:31:46

導語:農機購置補貼精準扶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機購置補貼精準扶貧研究

摘要:本文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強弱項補短板,就落實農機化工作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助推作用的重大意義進行了分析。指出了農機購置補貼工作要求,總結了助推產業發展和脫貧攻堅的實施內容。

關鍵詞:農機購置補貼;助推;脫貧

1總體思路

精心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深松補貼政策,推進“一鄉一農機專業合作社”在扶貧方面的帶動引領作用,大力推廣農機化新技術,加快“機器換人”步伐,推動甘肅省武威市農業生產薄弱環節、特色產業主要環節所需機具的發展,助推產業發展和脫貧攻堅。

2基本情況

2017年,甘肅省下達本市農機購置補貼資金8555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補貼資金8200萬元,省級財政補貼資金355萬元。截至2017年年底,結余資金2800萬元;下達本市省級財政專項扶持農機專業合作社43個,扶持資金300萬元;下達本市深松整地作業面積6.7萬hm2(100萬畝),補貼資金2000萬元。2018年,省局下達本市第一批農機購置補貼資金4650萬元,深松補貼資金2600萬元,“一鄉一農機合作社”建設試點補貼資金370萬元,農機合作社裝備提升補貼資金212萬元,工作經費75萬元,總共合計7907萬元。

3實施內容

3.1用好農機惠農政策,發揮農機購置補貼。對扶貧的引領作用各縣區農機局及時制定工作方案,對精準扶貧農戶購買的各類農機具,凡列入補貼目錄的一律敞開補貼,做到應補盡補,尤其對貧困地區及移民搬遷區的日光溫室、簡易冷鏈建設,要逐一核實,簡化手續,整批辦理,優先補貼。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加快資金兌付和信息公開,繼續開展多種形式的政策宣傳咨詢,提高農民群眾對政策的知曉度,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對扶貧的引領作用。3.2落實深松整地補貼的帶動作用。2018年甘肅省下達本市深松整地作業面積8.7萬hm2(130萬畝),補貼資金2600萬元。各縣區依托裝備實力較強、經營管理規范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向貧困戶廣泛宣傳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貼政策,帶動貧困戶進行深松整地作業服務,助推自身發展和脫貧。3.3做好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搭建脫貧致富的合作平臺。農機合作社是新型的社會組織,各縣區要指導農機合作社盡量吸納更多貧困的農民群眾進入合作社,分層次進行免費培訓,真正把合作社辦成發展農業生產、增加社員收入、帶領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合作平臺。2018年在本市民勤、古浪兩縣實施“一鄉一農機合作社”試點工作,在兩縣所有37個鄉鎮每個鄉鎮建設一個農機專業合作社,省級財政給每個合作社補貼資金10萬元,市、縣給每個合作社配套資金不低于2萬元。2018年本市合作社大型機具累加補貼資金214萬元,補貼指標為28個,均向貧鄉鎮傾斜。3.4組織好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工作,穩步推進特色產業機械化工作。各縣區要組織好重要農時季節的機械化生產工作,加大新技術新機具推廣力度,近幾年所實施的農機體系建設、全程機械化和電動農機示范推廣項目,優先選擇貧困地區、貧困村、貧困戶和依托當地農機專業合作社實施,吸納更多貧困農機戶參與,讓他們得到更多實惠,充分發揮科技扶貧作用,不斷提高貧困鄉鎮的機械化水平,加強農機農藝融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全力做好補短板工作。3.5加強農機化技術推廣和服務工作。各縣區農機部門和農機推廣機構要圍繞縣域經濟發展重點產業、脫貧攻堅確定技術突破重點,深入研究,結合農民需要,引進新機具,不斷提高機械化水平,降低勞動強度。要大力加強農機科技隊伍建設,積極支持各級農機技術人員搞好技術引進、技術研發工作,加大科技成果推廣應用,使科學技術迅速轉化為第一生產力,成為貧困鄉鎮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最快途徑。3.6實施“互聯網+農業機械。化”工程,全面提升農機化綜合服務能力各縣區根據大農業和現代農機化發展需要,建立“互聯網+農業機械化”平臺,建立集政策宣傳、信息和網上服務為一體的農業機械化網站,有效解決貧困鄉鎮信息不對稱問題。

4工作要求

4.1加強領導,統籌安排。市、縣區要立足職能職責、結合工作實際,將農機精準扶貧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精心安排、經常督促;與教育扶貧、勞動力培訓等其他扶貧專項、扶貧政策緊密銜接、有機融合。要將農機惠農補貼政策向深度貧困村和移民安置點傾斜。在實施好中央、省級農機惠農補貼的同時,市縣兩級要積極爭取地方財政累加補貼,并向貧困鄉鎮傾斜。4.2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借助電視廣播、新興媒體和手機短信等途徑,廣泛宣傳創新創業政策,宣傳農機科技知識,宣傳新機具、新技術的示范應用實踐,不斷提高貧困鄉鎮的機械化水平,降低勞動強度。4.3加強督導,推動落實。市、縣區農機局既要加強全程農機化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分析研判、總結評估,還要注重對單個貧困村的調研分析、具體指導,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共性問題和突出問題,強化工作交流,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作者:徐奎山 劉壽財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農業機械化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