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互動分析

時間:2022-06-19 05:20:49

導語: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互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互動分析

摘要:本文以重慶市農村地區為例,使用協整檢驗、因果檢驗等對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存在互動效應。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推動重慶市農村金融發展的建議,旨在實現重慶市農村經濟更好更快增長。

關鍵詞:重慶市;農村地區;金融發展;經濟增長

對于農村金融發展來說,其與農村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緊密聯系,促進農村金融的更好發展;同時,農村金融體系的進一步完善為資源分配的合理性保障提供支持。基于此,探究兩者的互動效應,并重點發展農村金融十分必要。

1重慶市農村地區金融發展水平的測度

1.1指標選取。農村地區金融資源配置市場化程度不斷升高,代表著農村地區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更好,更大程度地推動了農村經濟增長[1]。因此,分析農村地區金融資源的配置功能極為必要,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本文選擇了Private、Privy這些指標,以重慶市農村地區為例,衡量相應地區的金融發展水平。其中,Private為非金融部分私人信貸總額與總信貸的比值;Privy為非金融部分私人信貸總額與GDP的比值,總體對地區金融的市場化程度進行了衡量。1.2水平測量。本文主要應用Private以及Privy指標,其數值越高,證明重慶市農村金融資源配置率越高。同時,使用農林牧漁業的總產值完成重慶市農村地區總產值的估算;私人信貸為企業貸款、鄉鎮企業貸款、個人貸款的總和。計算結果顯示,近3a重慶市農村地區Pri-vate指標分別為0.0390、0.0393、0.0406;Privy指標分別為0.2837、0.2740、0.2804。能夠看出,重慶市農村地區資源配置效率呈現出逐年增高的趨勢。

2重慶市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實證分析

2.1樣本與數據。本研究使用人均農林牧漁業的總產值對數代表重慶市農村地區總產值,以此降低波動性對分析結果準確性的影響;對相關變量進行取自然對數的處理,以降低變異方差性對分析結果準確性的影響;使用Pri-vate以及Privy指標的自然對數值作為分析變量;樣本數據為近10a重慶市農村相關數據。2.2單位根檢驗。應用ADF單位根檢驗方法,對相應時間序列指標的穩定性程度落實判斷。在本研究中,主要對人均農林牧漁業的總產值對數(Lgdpt)、Private對數(Lprivatet)以及Privy(Lprivyt)對數的平穩性展開驗證,結果如下。Lgdpt的ADF值為0.7487,在1%的顯著水平下臨界值達到-4.2001,在5%的顯著水平下臨界值達到-3.1754,在10%的顯著水平下臨界值達到-2.7290,因此可判定該時間序列指標的檢驗結果為不平穩;Lprivatet的ADF值為0.0203,在1%的顯著水平下臨界值達到-2.7922,在5%的顯著水平下臨界值達到-1.9777,在10%的顯著水平下臨界值達到-1.6021,因此可判定該時間序列指標的檢驗結果為不平穩;Lprivyt的ADF值為-1.1183,在1%的顯著水平下臨界值達到-2.7922,在5%的顯著水平下臨界值達到-1.9777,在10%的顯著水平下臨界值達到-1.6021,因此可判定該時間序列指標的檢驗結果為不平穩??傮w來說,選取的3個指標均為不穩定的時間序列;對其二階差分后的各個數據進行對比,發現在1%水平下顯著穩定,表明為二階單整序列。2.3協整檢驗。經單位根檢驗發現,本研究中使用的時間序列并不穩定,因此選用協整檢驗的方法完成變量間長期穩定比例關系的分析。對3變量指標的滯后階數進行檢驗,得出1/2以上的準則選擇的最優最后階數為三階。完成VRA模型的構建后,得到協整檢驗結果如下:假設Lgdpt與Lprivatet的協整向量個數為0時,特征值為0.9976,跡統計量為58.5521,在5%的顯著水平下臨界值達到15.4947;假設Lgdpt與Lprivatet的協整向量個數最多為1時,特征值為0.3653,跡統計量為4.0913,在5%的顯著水平下臨界值達到3.8415,P值達到0.0431。假設Lgdpt與Lprivyt的協整向量個數為0時,特征值為0.7803,跡統計量為15.6314,在5%的顯著水平下臨界值達到15.4947,P值達到0.0477;假設Lgdpt與Lprivatet的協整向量個數最多為1時,特征值為0.0465,跡統計量為0.4756,在5%的顯著水平下臨界值達到3.8415,P值達到0.4904。2.4因果檢驗。為了驗證重慶市農村金融發展中的Privy指標與農村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的關系,本研究對兩者展開了因果驗證,所選用的檢驗方法為Granger因果檢驗,得到的結果如下:假設Lgdpt不是Lprivyt的Granger原因時,樣本區間為10,滯后期為2,F值為7.9082,P值為0.02828;假設Lprivyt不是Lgdpt的Granger原因時,樣本區間為10,滯后期為2,F值為1.25728,P值為0.36113??傮w來說,Lprivyt是Lgdpt的Granger原因,即金融發展水平與農村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關系,在重慶市農村經濟每增長的條件下,農村金融發展均做出貢獻。2.5結果分析。經過上述的實證分析能夠得出,在重慶市農村地區,金融發展水平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的、穩定性高的關系(主要為金融發展中的Lprivyt指標)。換言之,在重慶市,農村地區的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互動效應,且金融發展能夠在經濟增長中起到推動性作用。同時,結合Lprivyt指標的相關數據及分析能夠發現,重慶市農村地區的金融資源配置市場化程度依舊有待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仍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在促進重慶市農村地區金融發展以及農村經濟增長的工作中,可以從這一方面(即推動金融資源配置市場化)入手完成。

3推動重慶市農村金融發展的建議研究

3.1完善頂層設計?,F階段,農村地區仍存在融資難的問題,大量的金融需求無法迅速、有效獲取金融機構的幫助與支持,阻礙著農村地區的經濟增長。針對這一情況,應當由當地政府部門主導,在保證政策性金融到位的前提下,積極拓展農村地區的融資渠道,鼓勵多種金融機構參與農村融資活動。同時,應當對扶貧性金融制度與互助性金融制度進行重點優化落實,構建更為多元的農村金融制度,達到推動農村經濟更好、更快增長的效果[1]。3.2優化農村金融體系。為了進一步加深金融資源配置市場化程度,需要持續進行農村金融體系的優化調整。在此過程中,應當積極推行短期融資券,強化票據在農村實體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同時,需要配套建設農村票據專營機構以及登記查詢系統,以此提升農村票據交易的專業化程度及實際效率,并達到降低欺詐、不良操作等風險概率的效果[3]。另外,可以結合置換、并購等資本運作形式,促使農村地區資源進行重新配置,完成對農村經濟結構的優化,推動農村地區金融更好發展,實現農村經濟增長。3.3調整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強化農村投資機制的改革,實現投資項目公示,或形成代建制試點,吸引更多企業進入農村地區投資。同時,要加大對農村地區的社會信用文化建設,鼓勵建成多種信用中介機構;對農村企業展開信用評級,促使企業形成信用意識的同時提升社會資本(或是金融機構)的投資信心。另外,還需要構建、落實完善的企業信用獎懲機制,推動農村地區信用文化的快速形成,達到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效果,為農村地區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提供更好條件。

4總結

綜上所述,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緊密聯系,探究兩者的互動效應,并重點發展農村金融十分必要。以重慶市為例,分析農村地區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兩者存在關聯性,且金融發展推動經濟增長;重慶市農村地區的金融資源配置市場化程度依舊有待提升,需要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優化農村金融體系、調整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推動農村經濟的更好更快增長。

參考文獻

[1]戚德才.淺析農村經濟增長與農村金融發展的相互關系[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02):236-237.

[2]李卉,李之鳳.甘肅省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的相關性分析[J].生產力研究,2019(11):38-42.

[3]楊婷.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基于VAR模型[J].濰坊學院學報,2019,19(05):24-27,33.

作者:徐贇 單位:重慶三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