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學美術興趣培養研究
時間:2022-12-10 11:05:10
導語:農村教學美術興趣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農村小學教育中,雖然美術課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門必修課,但是很多學校安排的美術課課時較少。由于教學設施、認識等方面的限制,部分學生對美術課缺乏足夠的重視,認為美術課是副課,對美術課缺乏足夠的興趣。這導致一些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難以順利開展美術教學工作,部分學生無法在美術課中陶冶情操,產生一定的厭學情緒。因此,美術教師應該在教學中采用合理的措施,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一、充分了解學生,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筆者依據多年教學經驗,充分認識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美術的樂趣。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允許學生自由發展自己的個性。學生之間掌握知識的速度不同,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不同,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的培養。以《水墨詩心》一課的教學為例,這是一堂國畫課,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有的學生握筆不熟練,難以下筆創作。筆者鼓勵學生大膽地起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大膽運筆展開創作,盡情體驗美術帶給自己的快樂。教師在教學一開始,不要給學生過多的壓力,而要讓學生對美術產生興趣,再引導學習國畫。這樣,學生對學習國畫具有了一定的興趣,就不會在學習過程中感到疲憊。因此,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每名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美術。
二、創設愉悅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美術教師在課下時應盡可能充分地準備教學素材,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進行學習,讓他們對美術產生興趣,樂于接受美的熏陶。農村學校最大的環境優勢在于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學生只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就會在生活中發現能夠進行美術創作的材料,如小溪邊的卵石片、泥土、家禽羽毛等。在五年級美術《團扇》一課教學中,筆者首先讓學生制作白坯扇,其次讓學生欣賞各種各樣的扇面文化,最后要求學生裝飾扇面。在課上,筆者沒有講述深奧的裝飾畫原理、色彩搭配等理論知識,而是利用精美的課件向學生展示了裝飾扇面畫。在網絡上,教師可以搜集到很多漂亮的素材畫,生動的造型、漂亮的色彩能夠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獨具匠心的創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學生的興趣就容易被激發。筆者進而讓學生分組展開討論,引導學生從材料、創意等方面思考,并進行手工制作。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可以看出,教師應在課前充分備課,搜集教學素材,制作精美的課件,從而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三、充分利用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要想提高美術課的教學效果,教師可在課下準備大量材料,如黏土、積木、紙杯等。對于學生而言,要獲得這些材料進行學習需要花錢購買。因此,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采用的材料是農村隨處可見的,如黏土、馬鈴薯、紅薯等,以便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同時,筆者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積極動手制作材料。如,筆者鼓勵學生去山上采集茅草莖、竹子等做造型,用山上的松果、樹皮、稻草、雞蛋殼、毛線等制作手工藝品。這樣,美術課堂成為了學生的手工作坊,學生能夠用茅草的花穗制作貓頭鷹、用竹管制作樂器、用碎布制作仕女圖和別具一格的裝飾畫等。通過這樣的手工制作,學生逐漸積累經驗,并培養了美感,從而更好地促進了美術教學的開展。如,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利用各種廢棄的玻璃、陶瓷、硬塑料瓶子制作出沙瓶畫,由于細沙質地粗糙,沙瓶畫具有豐富的肌理效果。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多媒體在美術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清晰地展示經典作品,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在講解中國刺繡歷史、唐三彩、中國畫筆墨等知識時,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觀察作品,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教師就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內容。因此,教師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助于學生體驗到美術的樂趣,感受美術帶來的愉悅。筆者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村美術教師,在多年教學工作中充分地認識到只有積極改變教學模式,改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平時應在課下認真備課,這樣才能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接受更多的美術知識,受到更多美的熏陶。
參考文獻:
[1]張佳.新課標理念下的農村小學美術教學策略小探.美術教育研究,2017(22).
[2]劉長紅.淺析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學周刊,2017(4).
作者:張霞 單位:永昌縣河西堡第二小學
- 上一篇:農村中學音樂課堂教學研究
- 下一篇:農村電子商務人才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