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物理實驗課教學分析

時間:2022-02-23 09:56:28

導語:農村中學物理實驗課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中學物理實驗課教學分析

摘要: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和深化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農村中學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通過對農村中學物理教學的實踐,結合實驗課的特點,提出相應措施,力求達到物理教學實驗課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農村中學;物理實驗課;教學

由于歷史和經濟的原因,農村學生的普及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城市學生,但是對農村中學生的教育的普及關系到農村人口素質的提高和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因此加強農村中學生的教育普及是國家發展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全民素質的需要,如何改進農村的教育工作是一個宏大的命題,本文只就如何改進農村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作如下探討。

1.農村中學物理新課程教學面臨的問題及現狀

1.1應試教育制約師生創新觀念。在“應試教育”模式的制約下,農村中學的學校和老師存在著輕視實驗的思想,由于思想的不到位,教學方法和形式也就缺乏創新,導致物理實驗教學方法陳舊單一,教學的目的性、計劃性不強,學生能力培養認識不到位,存在著在物理實驗教學中老師包辦代替現象。1.2硬件匱乏制約物理實驗教學的變化發展。《新課程標準》對實驗課的要求普遍提高,但長期以來,農村學校教育投資不足,實驗器材缺乏或比較陳舊,加上對實驗重視不夠,許多學校根本達不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使農村在新課程改革中被邊緣化。教學器材和實驗器材的匱乏,影響了老師的工作熱情,減少了學生自己動手的機會,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1.3城鄉差異造就了農村學生特有的優勢。生活在農村的學生與城市里的學生生活環境的不同,造成生活方式的不同。但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很早就融入家庭生活和社會勞動中,不論是農活也好,還是家庭作坊也好,包括農機具的使用等等,農村生活的孩子較城市生活的孩子有更多的動手機會,大多數農村孩子很少有機會參加各種業余活動,知識面窄,動手能力強,有更多的時間體驗生活,這樣的生活經歷為農村孩子學好物理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2.物理新課程改革實施的對策

2.1強化教師素質,轉變教學觀念。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當代認知心理學派和結構主義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杰羅姆•布魯納說:“使學生對一門學科有興趣的最好辦法是勢必使之知道這門學科是值得學習的。”因此中學物理教師要通過不同的學習渠道和學習方式對自己的教學理論和教學知識進行提高,使自己具備良好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尤其是針對農村這一特殊的教學環境,要有一定的適應能力和開拓創新精神,要有根據農村特有的教學環境和生活環境,不斷尋找與農村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和實驗方法,要著眼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教育,特別是要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的社會作用與價值的培養,要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認知方法和認知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如何去學習,如何去了解事物,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2.2豐富實驗手段,提高學生興趣。《九年義務教育物理新課程標準》中更注重學生開發智力,有創新精神,但限于農村中學的教學環境和教學設施的制約,教師要克服困難,最大限度地利用實驗室現有的器材,力求利用多年閑置的器材開發新的實驗;師生共同自制多種教具,以滿足學習需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做課外實驗;倡導學生利用日常器具做實驗等等。如:在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時,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展開討論,學生們運用砝碼、小桌、海綿、細沙、橡皮泥、飲料瓶……設計出了多個實驗探究方案;用鉛筆和小刀做壓強實驗;用飲料瓶子做液體壓強與深度實驗;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實驗等等。甚至可利用農村家庭中常見的活塞式抽水機,去做《活塞式抽水機的壓桿該多長》的學生課題,學生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經歷了實地觀察、親身實驗、考察訪談等活動,得出:不是越省力的杠桿才越實用;壓桿的適宜長度與活塞式抽水機的型號,使用者的身高、力量等因素有直接關系。使學生在這些實驗過程中感受到物理就在我們生活中,通過聽覺、視覺、感覺的調動,使學生獲得最直接、最準確的信息,形成良好的學習探索氣氛,培養觀察能力。2.3改進教學方法,形成系統體系。物理實驗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形成學生長久的持續學習動力。因此在物理實驗教學中,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把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充分運用演示實驗、分組實驗、家庭實驗,課堂教學中要更多地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因為在課堂實驗中,教師要把實驗做得直觀、簡單,可見度要高,并且要按實驗的不同步驟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去思考,在實驗的逐步完成過程中,讓學生從實驗現象的分析和思考中逐步掌握理論知識。分組實驗要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學生通過動手實驗能夠鍛煉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在實驗中掌握實驗技巧,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引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家庭實驗是激發學生個體獨立完成思考問題和動手工作熱情的方法,是課堂教學的有利補充,教師要在這方面引導學生,通過不定期交流實驗成果的辦法,鞏固學生的實驗成效。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操作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以及綜合分析能力。

3.效果及展望

通過不斷的努力,在農村實驗教學中只要開拓思路、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巧妙設計,學生在親身參與體驗整個實驗的過程中培養成就感和學習興趣,同時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補充適量的演示實驗,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通過實踐證明,只要有新意、有內容、有趣味的課程,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愿望,提高學生主動去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情趣。因此說,農村中學物理教學在新形勢下,有更多的工作要去創新的,有更多的問題有待于研究,有更多的課題要我們老師去思考。

作者:杜永紅 單位:天水市麥積區向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