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論文:國內糧食業的人才培育
時間:2022-02-26 11:01:52
導語:人才培養論文:國內糧食業的人才培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趙霞工作單位:南京財經大學糧食安全與戰略研究中心
糧食流通產業的人才培養一直處于較低層次,其他學科培養的人才在糧食流通產業常常具有較大的不適應性,導致了糧食流通產業人才隊伍學歷層次偏低、知識結構不合理、創新能力嚴重不足的現實。我國糧食流通產業的高層次人才嚴重缺乏,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又必須以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為支撐。因此,迫切需要以應用經濟學為基礎、以工商管理、食品科學與工程、信息技術與科學等學科為支撐,培養既掌握現代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又懂得糧食科學技術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
糧食流通行業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現代糧食流通產業對高層次人才知識和能力的需求特點,高層次人才培養可以采取如下模式:1.學科交叉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方案在課程體系設計上堅持以應用經濟學為基礎,工商管理、食品科學與工程、信息科學與技術等多學科的交叉復合,以適應我國現代糧食流通產業對人才的特殊需求。2.需求導向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方案在設計上堅持以我國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的高層次人才需求為導向,以解決我國糧食流通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如糧食市場組織化程度的提高、復合性定價機制的形成、綜合政策支持體系的構建等)為目標。在體現需求導向性方面,圍繞糧食流通領域重大現實問題,凝練科學問題,提出創新性的解決方案。3.產學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方案在設計上堅持“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與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大型糧食企業、糧食科研機構、國際糧食組織、用人單位合作培養,聯合建立學生創新實踐基地,保證學生真正了解和把握我國糧食流通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帶著問題進行研究,為我國糧食流通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1.設立高級人才教育項目糧食流通產業的轉型升級離不開科技創新,而科技創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創新活動的領導者。因此,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必須以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為支撐。項目采取學科交叉、需求導向、產學合作、雙元培養的創新模式,能夠較好地滿足現代糧食流通產業對復合型高級人才培養的需求。2.建設糧食人才培訓工程在糧食市場一體化程度迅速提升、糧食金融化和能源化趨勢不斷加劇、國際糧食巨頭大舉進入的背景下,糧食流通產業面臨著巨大挑戰,傳統糧食流通產業急需轉型。糧食流通產業轉型升級急需具備糧食流通產業發展理論水平和糧食流通產業政策的科學化水平的領軍人才,急需具備糧食標準化(產品質量標準、經營管理技術標準)技術、集成化(RFID、物聯網)技術、網絡化(業務流程、價格形成的監控、追溯體系)技術、現代裝備(糧食購銷、儲運、物流)技術等科技人才,為糧食流通產業現代化提供整體智力支撐。3.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加強政府引導,完善人才培養機制,盡快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實施高技能人才培訓工程,加強企業家后備人才培養和選拔。推進產學研緊密合作,拓寬人才培養渠道,加強企業崗位職業培訓和大專院校專業培養相結合,培養高技能人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通過建立政府和市場相結合、多渠道投入機制擴大人才培訓規模,充分發揮糧食學科特色學校和農業技術推廣培訓等機構作用。(2)充分調查研究糧食產業、糧食經濟發展趨勢以及行業人才培訓需求,科學設定培訓項目和培訓內容,積極探索互動式培訓、訂單式培訓等培訓方式,提高行業人才的培訓質量。(3)加大從大專院校和全社會人才引進力度,改善糧食行業人才隊伍結構以解決行業人才隊伍年齡、學歷、專業等不合理問題。(4)建立激勵機制,為優秀的糧食行業人才提供深造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