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農民油畫的題材研究
時間:2022-11-25 10:48:00
導語:當今農民油畫的題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當代中國農民題材
油畫的現實主義創作分析城鎮化的迅速發展并不能代替廣大農村和農民的存在,農民依然是社會的主要生產力,農村更是人們生存食糧的主要來源地,社會各界應一如既往的重視農民和農村的發展。藝術界更要重視這塊人類賴以生存的土地,并好好地利用這塊土地來改善人們的精神家園。
首先,農民題材的油畫要以人為本,體現出當下的社會問題,表現出農民的生存現狀和生活特點。劉曉東的《晚餐》、《地下》、《違章》、《垃圾火》等作品。表現農民工所遭受的挫折、尷尬、成功、無奈等情況。而忻東旺關注的則是另一種生存狀態,對農民工都懷有充分的理解和同情。正因為如此,人們會在劉小東的作品(例如《白胖子》、《燒耗子》等等)中品味出調侃和揶揄,而當面對忻東旺作品的時候,感受到更多的是生活的沉重。《明天·多云轉晴》、《早點》等作品反映畫家對當代中國城市底層人群生存狀態的樸實而直率的表現,引發觀眾無盡的感慨和思索。與“農民工”相同之處是畫家從他們的表情中感受到的“失落”和“憧憬”,“冷漠”和“溫情”,“渴望”和“茫然”的并存,看到他們在現代城市生活中被“邊緣化”并沒有抹煞他們個體生命的莊嚴。
其次,農民題材油畫的創作不僅要在內容上與時俱進,在形式上也應積極創新。傳統的農民題材油畫往往依據客觀現實,實現現實的客觀復制,來完成作品的創作。而當下,農民題材的油畫應當有自己的個性特征和時代特征,并在表現手法上實現一定程度的擴展。這并不是對現實主義的曲解和褻瀆。因為現實主義并不局限于客觀的寫實描繪,更沒有唯一的標準,寫實僅僅是現實主義創作形式的其中之一。因此,當下農民題材油畫的現實主義創作應當追求個性語言的發展,實現對現實的深度挖掘。我們有理由認為:當代具有強烈現實關照精神的農民題材油畫創作是現實主義的,對現實主義的寫實手法作出的種種拓展和推進是富于創建和價值的。
再次,當代農民題材油畫要追求現實主義藝術價值的拓展性和多樣性。油畫家要從多角度挖掘農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從不同的細微處反映農民現狀的總體特點和普遍問題。
第一,油畫家應該追求作品表現內容的多樣性。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加劇了當代藝術反思的不斷深入,農民題材的油畫也需要呈現豐富多彩的局面。農民工題材的油畫就是迎合時代的產品之一。生存環境的變化、工作地點的變化,工作內容的變化都將是油畫創作的源泉。
第二,油畫家應追求表現意識的多樣性。21世紀是追求個性的時代,藝術家更是如此。為了適應時代的潮流,藝術家應當有屬于自己的追求和思考,通過畫面形式來表達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理解。
第三,油畫家還應追求表現語言的多樣性,這體現在繪畫模式的轉變。畫面從以前相對單一的形式風格轉變為今天的各種風格的相互交織。不論是作品的畫面場景描繪還是人物的塑造手段都變得也越來越豐富。
從中我們可以真切體會到藝術家是在通過塑造典型的農民形象或農民工形象來表達出心靈的真誠與人文的關懷。這種真誠與關懷在不同的藝術家那里表現出了不同的藝術風味,帶來了表現語言的“多樣性”,像尚揚的作品《爺爺的河》,以及段正渠、段正偉的作品都體現了這一點。這是當代社會環境中一個畫家應該具備的社會責任感和人道主義情懷,強調的是藝術家的批判性立場,正是在當代農民題材油畫創作中不可缺少的。最后,油畫家在當代農民題材油畫的創作中應當始終充滿獨立意識。油畫家的立場觀點是揭露農民生活本質的根本所在,也是一副油畫作品的的精髓所在。油畫家在保證油畫表象的現實主義的同時,還要擁有自己獨立的意識,不能讓作品僅僅停留在復制現實的高度上。當代中國的油畫家正充分認識到現實主義創作的多種可能性,在創作中體現出高度的獨立意識,對現實主義藝術價值和表現手法進行卓有成效的拓展,使當代農民題材油畫的現實主義創作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豐富性。
二、結束語
對“三農問題”的共同關注是當代社會的顯著特征,農民問題在現實主義油畫作家的筆下將呈現出新時代的多樣性和豐富性。農民題材油畫的現實主義創作將迎來新的生機,也將對人類社會產生更長遠、更正面的能量。
作者:臧美瑩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