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扶貧體系建設研究
時間:2022-10-31 11:26:51
導語:農村電商扶貧體系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黨旗領航•電商扶貧”的背景下,藤縣中等專業學校作為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的基地,積極引進電商企業并與之深度合作,產教融合并且積極參與精準脫貧,針對目前在電商人才培養方面的不足之處,藤縣中等專業學校建立了“農村職校+電商企業”產教結合的電商教學模式和農村電商扶貧體系。本文通過總結藤縣模式為電商扶貧提供借鑒經驗。
關鍵詞: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電商扶貧體系
黨中央、國務院近年來出臺一系列大力支持農村電商發展的政策,并且將電商扶貧列為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實施電商扶貧,不僅是我國精準扶貧工作的重點之一,也是廣西貧困地區精準扶貧、脫貧的重要手段。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兩新”組織黨工委、商務廳聯合《廣西“黨旗領航•電商扶貧”2017行動計劃》,明確指出,發展農村電商是農村地區扶貧的重要手段。學校雖然不是政府的職能部門,學校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但是教育確實有扶貧的功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中等職業教育要實施學歷教育、技術推廣、扶貧開發、勞動力轉移培訓和社會生活教育。可見,扶貧開發也是中職學校承擔的一項任務。
1“農村職校+電商企業”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電商扶貧體系的提出
2016年,藤縣中專在各級黨委和政府和的支持和推動下,與電商教育企業深度合作建立藤縣特色的農村電商扶貧體系。農村電商扶貧體系主要抓住“農產品上行”這個關鍵,著力構建平臺、產品、人才、政策體系。各級黨委、政府給學校的電商硬件建設提供財政支持,對貧困學生學習電商給予一定的資助;對合作電商企業提供政策支持,支持電商企業宣傳和銷售地方名優農產品。藤縣中專配合上級領導,充分發揮帶頭領航作用,做好職業教育扶貧工作。藤縣各村成立農村合作社負責優勢農產品的生產,每個村負責選送兩名貧困學生到學校學習電子商務。電商企業入駐學校,學校給電商企業提供場地和各種設施,產教融合校企一體。學校負責招生和日常教學,為電商企業輸送合格人才。電商企業負責考察挑選各種優勢特色農副產品進入網店,負責網店運營、團隊建設、農副產品的特色化、品牌化。電商企業的專家擔任一部分電商專業實操課程的教學,電商企業還提供部分工作崗位給學生實際操作,包括美工、文案、客服、推廣、運行等崗位。學生在電商企業實習時就能獲得一定的收入。
2藤縣建立“農村職校+電商企業”的電商扶貧體系的具體做法
2.1各級黨委、政府重視電商扶貧,投入大量資金建設電商實訓基地,學校電商實訓基地也是電商創業孵化基地藤縣中專“互聯網+”創業孵化基地面積2500平方米,設有運營推廣區、客服區、美工區、移動電商培訓室、攝影教室、創業沙龍室、產品展示廳區域。基地投入600多萬元,擁有高端攝影器材20套,高配置電腦300臺,多條獨立光纖寬帶接入,可容納近300個工位,環境舒適,配套設施齊全。下一步,藤縣中專將建立農產品倉儲物流中心。2.2引入電商企業進行深度校企合作。藤縣中專與電商企業(廣西義商聯合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進行深度合作。電商企業組織電商專家常駐學校教學,電商企業已組織藤縣康寧農業有限公司、藤縣綠色田園農業有限公司、藤縣壯又好農牧業有限公司等10多家農業類企業入駐創業孵化基地,教學過程采用“學中做,做中學”的教學模式,學生從原來的實訓教學上升到實操學習,不再是模擬仿真,而是直接參與京東、阿里巴巴、淘寶、微商城企業網店實操,學生在學校期間就能勝任運營、推廣、客服、美工等電商工作崗位。從第二學年開始,電商專業的學生都必須開網店,在電商企業的老師的指導下經營,老師負責組織貨源,并且給予經濟支持,學生開店缺乏流動資金,由電商企業提供,等賣了貨,回了款,才讓學生把進貨的錢還上,風險全由電商企業擔當,盈利學生可以分成。學生成績的考核以網店的銷售量為重要標準。2.3建檔貧困生的招生。藤縣中專與電商企業、縣組織部、各村委、農村合作社聯合招生,一是優先招收精準扶貧戶子弟,貧困戶子弟在學校讀書費用全免并且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二是招收有志為農村電商扶貧服務的學生,為每個行政村培養2名以上電子商務人才,為農村經濟服務。2.4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模式。藤縣中專采用現代學徒制教學方法,30%的時間學習理論,70%的時間進行實踐訓練,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學生在開網店的實踐中提高電商技能,同時還能獲得一定的勞動報酬。學校與電子商務運營企業合作教學,根據電商企業對員工的知識技能的要求構建課程,開發課程,進行日常教學。學校開設有《電商客服》《電商運營》《網上開店》《商品攝影》《全網營銷》《PS》《辦公軟件》等相關電商課程。電子商務運營企業(廣西義商聯合教育科技公司)組織農村合作社入駐藤縣中專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學校、電子商務運營企業共同組織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的模式中實踐電子商務,學生在教育扶貧中更快更好地掌握電子商務相關技能。從第二學年開始,學生按照各自的特長,分成兩組,電商經營組和美工組。電商經營組的每個學生都必須開網店,在電商企業的老師指導下經營。電商企業負責組織貨源,并且給予資金支持,學生實踐成績的考核以網店的銷售量為重要標準。學生在銷售農產品過程中會得到一定報酬。美工組的同學也必須承接各種與美工相關的勞務,比如幫人做商品拍攝、圖片處理或者網店裝修等工作,要完成一定量的任務,按完成任務量的多少計算實踐成績,同時學生也能獲得一定的勞務報酬。藤縣農產品通過網上銷售能更快,更多進城,農民收入得到增長。2.5電商專業師資問題的解決。大多數的學校沒有實踐經驗豐富的電商專業教師,很多以前教計算機和經濟學等專業的教師轉過來教電子商務專業,老師也沒有開網店的經驗,上課只是純理論的教學,可想而知,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動手能力也是欠缺的。為了解決師資問題,藤縣中專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聘用電商運營企業里面經驗豐富的專家擔任學生的專業課老師,并且指導學生開網店;二是學校鼓勵學校的老師同電商企業的老師一起組團開網店,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水平,學校老師還常參加電商企業的各種內部培訓,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電子商務實際操作水平。2.6藤縣中專的電商樓既是電商教學基地又是電商創業園。由于藤縣中專的網店發出的貨物大多數是農產品,物流成本占貨物總價格的比值較大,如果物流成本沒控制好,很難把網店經營好。藤縣中專開設了大量網店,每天合作社把貨物拉到藤縣中專電商創業園統一打包發貨,創業園每天的發貨量很大,和快遞公司的價格談判有優勢,經過協商快遞公司能給出比較優惠的價格。這樣,對網店經營的成本控制有好處。2.7發揮專業優勢助力地方政府的各種扶貧攻堅活動。2017年7月,蒼梧縣嶺南遲熟荔枝旅游節,藤縣中專電商專業教師、學生全程參與策劃、運營、推廣等一系列活動,效果超出蒼梧縣政府的期待。2018年10月,藤縣中等專業學校和廣西義商聯合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協助縣委組織部承辦了藤縣第一屆黃金百香果節,充分發揮“黨旗領航•電商扶貧”的作用。藤縣中專發動電商專業幾百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在線上宣傳推廣黃金百香果,藤縣黃金百香果的網上訂單迅速增加,產品供不應求。目前,在電商扶貧過程中,真正發展起來的是那些致富能人和有知識的返鄉人群,大多數的貧困戶很難搭上這趟“快車”并精準受益,怎樣使這些貧困戶脫貧,才是扶貧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藤縣中專與電商企業合作,通過網上銷售推廣宣傳藤縣的特色農產品,讓這些農產品的銷量大幅提升,有的還供不應求,經常缺貨。藤縣黨委政府以及各鄉鎮說服這些貧困戶種植特色農產品,組織農業企業和貧困戶簽訂合約,農業企業提供種苗和技術指導并收購農產品。銀行給貧困戶發放小額信用貸款,資助貧困戶購買農業生產資料,等貧困戶銷售完產品后再還貸款。
3“農村職校+電商企業”農村電商扶貧體系取得的成績
3.1人才培養。其培養了大量熟悉農村熟悉農產品銷售的電商人才。農產品的銷售是所有電商產品最難的,這是由農產品的特性決定的,因為農產品價值低、物流成本高、易損壞、售后問題多。能把農產品網上銷售做好,銷售其他商品完全能夠勝任。藤縣中專電子商務專業通過校企合作培養了大量實用型電商人才,每年招生200多農村學生。這些學生通過兩到三年的系統學習和大量的實踐,畢業后基本能夠勝任電商方面的工作。一部分學生升入大學繼續深造,一部分同學到珠三角從事電商工作,也有些學生留在本地自主創業。3.2農產品銷售推廣。每年,藤縣中專電商創業園能銷售廣西本地的特色農產品幾千萬元,極大地開拓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提升了農產品的銷量。現在電商專業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銷售藤縣本地的芋頭一天達到兩千多箱,一天在網上銷售的芒果也有一萬多斤。3.3帶動農業種植戶脫貧。通過電商銷售,把一些農產品變成了暢銷產品,農戶的產品不愁賣。農民看到產品有銷路也積極種植,通過大量種植特色農產品脫貧致富。3.4推動農業產業結構升級,推動藤縣農產的品牌建設。農村產業結構通常指在農村經濟中,涉農第一、二、三產業的比例關系和結構形式。通常用各產業的產值和所占用的勞動力人數在農村經濟總量和農村總勞動力中所占的比重來反映。通過電商扶貧,農產品的深加工產值增長較快,第二產業發展起來了。農產品電商發展起來后,很多人從事農產品的包裝物流等涉農第三產業。藤縣17個鄉鎮都有自己的特色農產品,藤縣中專通過和京東集團的合作,打造京東地方特色館,進一步優化服務體系建設,同時推動電商主體整合創新,建立藤縣品牌。3.5藤縣“農村職校+電商企業”電商扶貧模式的推廣應用。藤縣模式已被廣西壯族自治區內的蒼梧中專、梧州農校、富川職校等中職學校復制推廣。
4結語
農村中職要為地方經濟服務,藤縣中等專業學校在“黨旗領航•電商扶貧”的活動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電子商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必須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藤縣中專與電商企業深度合作,采用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方式能很好的讓學生掌握各種技能。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既能讓學生迅速學會電商技能,還能推動地方經濟,助力精準扶貧。
參考文獻
[1]林廣毅.農村電商扶貧的作用機理及脫貧促進機制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6.
[2]金標旺.農村電商發展的支持體系及相關政策研究:義烏案例[D].浙江海洋大學,2017.
[3]曾玲.湖南高職院校農村電商人才培養問題研究[J].中國商論,2017(8).
作者:唐小碑 李偉 單位:藤縣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網絡技術在學前教育鋼琴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問題及對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