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農業技術普及問題分析

時間:2022-04-01 09:29:39

導語:基層農業技術普及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農業技術普及問題分析

一!在基層普及農業技術的現狀及難點

1.普及農業技術的整體架構體系不完善

就目前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機制而言,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是沒有統一的從上而下的推廣技術的體系架構,由此導致了普及難的硬性問題"本文認為這是制約農業技術推廣普及的剛性問題,只有從國家層面建立相應的技術普及的體系,在基層實現農業技術的有效利用和規模化生產才能實現"這一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雖然國家一再強調要統一部署,但是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特別是在基層的部署過程中,由于單方面重視實體性的農產品的種子與肥料,而沒有兼顧產學研的協調性問題,沒有很好地把具體實現過程中采用的技術推廣很好地落到實處,導致農業技術在基層的推廣步履維艱"

2.普及農業技術的方式陳舊

通過實證調查分析,我們發現在基層推廣農業技術我們國家仍然以傳統的推廣方式為主,即以試驗和示范為主,單純注重生產的過程即把農業技術普及到具體的農業生產活動,而沒有兼顧農業技術在產前和產后的工作依然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這樣一來就嚴重制約了生產技術的整體作用的發揮,導致相關技術資源的浪費!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等等不利因素,歸根結底對我國的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3.普及農業技術資金缺乏

從資金投入角度分析我國農業技術在基層的推廣,我們發現農技推廣經費的預算支出約占農業生產總值的0.y20c左右,這個數據是明顯低于發展中國家0.y50c左右的平均水平的,如果與發達國家的0.6%一1.0%相比,我國的這個數據就更顯得/寒滲0"這種差距就農業現代化的要求來說,是明顯不匹配的,因此至于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局面,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才有可能在未來的一個時期內至少達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如果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我們一味地重視過程而忽視推廣資金的這種現狀,就會使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停滯不前,甚至出現嚴重被動局面,十分不利于振興農業,更不用說早日實現農業現代化了"

4.農業技術接受主體素質偏低

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我們發現制約推廣和普及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接受這種技術的廣大受眾及農民的素質偏低嚴重阻礙了該進程"農民是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其對技術的利用和掌握直接關系到生產過程即生產效率,農民們在使用高新技術之前,實際存在著兩難,這也是一個實際問題"農民會從自身收入角度對采用先進技術進行考量,只有這種先進技術能夠的投入能夠帶來比原來未采用這種技術更多的實際效益的時候才會運用它"

二!普及農業技術惠及民生,應結合實際,注重方法

1.建立健全完善的技術推廣和普及體系

通過對現狀的分析,我們了解到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技術推廣體系才有利于這種具有普適性的農業技術在基層能夠全面的推廣"那么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體系呢?這是我們這里需要思考的問題,那就是從上到下建立相應的技術推廣制度和政策"讓技術推廣有政可依,有法可依"

2.不斷加大對農業技術普及的資金投入

加強對技術推廣的資金投入,這是加快技術推廣的重要前提,也解決了技術推廣的相應物質前提"這樣政府一方面可以通過自上而下的政策相應深入到基層一線了;另一方面,基金的大量注入可以有更多的人員加入到技術推廣的隊伍中來,一方賣增加了就業,同時也解決了相應的以政府投入為主的多渠道農業科技推廣投融資體系,從而提高農技推廣體系的服務質量和工作效能,這也是推進基層農技推廣創新的必要保證"處理好農技推廣與經營創收之間的關系"

3.積極加大對農民的培養力度,不斷提高農民接受新型技術的能力

農業技術作為生產力對于廣大農民來說是新鮮事物,有一接受的過程,然而首先是需要把這種科技生產力掌握為農民自身的東西,這就需要具有一定接受能力的農民技術骨干進行實際的操作和運用,那么如何培養和造就這么一批技術農民呢?就需要有針對性的對這些農民進行技術培養,這樣一來就解決了新技術的傳播消化問題,如何培養農民接受新技術的能力?那就可以通過成立農業技術協會來加強對農民帶頭人的培養,讓農戶帶頭人感覺到自己是有組織依靠的,并且要針對農業技術帶頭人制定一定的鼓勵政策和優惠政策,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增強他們使用新的科學技術進行農業生產的自信心"

作者:莫春梅工作單位:通化市二道江區五道江鎮經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