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性服務對農業技術的影響

時間:2022-04-28 11:06:05

導語:農業生產性服務對農業技術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生產性服務對農業技術的影響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農業生產水平迅速提高,農業生產性服務對國家的進步和農業技術的進步有很大的貢獻。通過我國2004-2012年相關數據顯示,農業生產性服務對社會進步和農業技術的影響是巨大的。近幾年,我國農業生產性服務對我國的農業技術進步的影響是最直接的。通過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面以及農業相關的資源和要素對農業生產性服務發展的影響,提出了針對農業增長貢獻的相關途徑。

關鍵詞:農業生產性服務;農業技術進步;貢獻率

我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關鍵是農業技術的進步,近幾年,我國農業技術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農業的增長率。但是相關數據顯示,農業技術發展方面缺少農業生產性服務的高標準條件的匹配。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農業生產的整個單元發生了變化,其技術能力的創新和農業技術產業鏈的發展,對農業生產性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農業科技水平逐年發展和農業科技多層次的投資機制的產生,使農業生產出現了很多不能與市場需求同時進步的缺陷。因此,通過對農業生產性服務對社會和農業技術進步的影響和貢獻的分析,提出了有關農業生產性服務的相關意見和途徑,做出如下論述。

1國內與國外影響農業技術進步的概述

1.1國外對影響農業技術進步的概述

國外的相關學者認為,農業技術對于一個國家而言是農業增長的關鍵。農業技術進步的模式與國家原有的農業資源先關,選擇農業機械型模式的國家,大部分是因為國家的勞動力不足,所以選擇機械的農業技術來代替昂貴的勞動力。農業技術的進步程度與市場的發展方向有不可割舍的關系,市場的多形式的競爭模式,能夠促進農業新型技術的產生,從而促進農業技術的發展。國外的農業研究專家發現,農業生產性服務是農業技術進步的支持,是促進農業技術快速發展的關鍵[1]。

1.2國內對影響農業技術進步的概述

國內的農業經濟學的相關專家通過對中國改革開放以后的經濟制度與農業技術之間關系的研究發現,國家制度是影響農業技術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對農業技術的進步也有不可小覷的影響,農業金融的發展可以為農業技術的提高增加投資的額度和力度,從而促進農業技術的提高。農業的科學體系的建設是農業技術發展的重要前提。由此可見,農業體系中農業生產性服務是農業技術發展的關鍵。

2農業生產性服務對農業技術進步的影響

2.1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金融服務和創新監管對農業技術進步的影響

農業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的周期長,其在發展進步過程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及資金的投入量是巨大的。農業的技術創新在農業相關植物的生長發育的各個階段,由此,其不同階段所需要的金融服務的額度和性質都是不同的。農業生產性服務在金融服務于農業技術進步和創新進步的同時,進行資金支持的監管,確保農業技術進步的各個階段得意順利進行。

2.2農業生產性服務中農業信息的整合能力對農業技術進步的影響

農業技術在技術進步和創新能力發展的過程中,其農業中相關動植物主體的各個階段都會產生大量的信息,需要農業技術發展過程中的各個產業部門進行溝通。農業生產性服務中農業信息整合的平臺可以為農業技術發展提供相關的技術信息和創新技術的支持,同時提供農業市場變化趨勢的需求方向,從而推動農業技術的進步[2]。

2.3農業生產性服務中技術能力的轉換和推廣對農業技術進步的影響

我國傳統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高速發展的經濟技術水平下的農業技術能力的需求。農業生產性服務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和產業的相關需求,使農業生產性服務不斷專業標準化,加快了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加速創新技術投入現實農業生產的進程,實現了農業技術的進步和發展。

3加強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對農業技術進步貢獻的策略

3.1制定支持農業生產性服務也發展的相關政策

根據近期我國的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農業生產性服務產值僅占了農業生產的總產值的2.3%,其發展的規模較小。我國在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的過程中,要關注農業生產要素與市場需求之間的關系,使國家的相關政策對農業生產性服務的土地、融資等方面進行大力的支持,促進農業生產性服務能具有很好的抗風險能力,提高農業生產性服務對農業技術進步的貢獻率。

3.2新型農村制度的建設

新型農村制度,新型的城鎮建設和土地流轉的新模式,是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關鍵。農業適度的規模化和專業化是農業技術進步對農業生產性服務的要求。農業生產性服務會向聚集型模式發展,使農業的產業鏈進行專業化和規?;霓D型,進一步促進了農業技術水平的進步。3.3加大對農業生產性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經濟水平和科技文化水平也在逐步的發展。各級政府要緊追國家的發展方向,要積極學習和吸收先進的農業生產理念,明確農業生產性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是提高農業技術水平的重中之重。政府要加大農業科技的教育和農業技術信息的分享平臺。同時,加大對農村的金融的資金、信息和生產流通性服務行業的建設,加強對農業金融服務行業的監管能力,促進農業生產性服務產業鏈的形成,加快農業技術發展的步伐[3]。

4結論

國家的穩定發展離不開國家糧食產量的提高,而決定國家糧產量的關鍵因素即是農業技術,農業技術的進步是提高農業生產總值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農業生產性服務是促進農業技術進步的關鍵組成部分。同時,農業技術的進步是提高我國糧食產量的關鍵。通過對農業生產性服務的概述和對農業技術進步的影響內容的論述,提出了加強農業生產性服務對農業生產技術進步的貢獻率的策略。希望通過闡述,為農業生產的相關部門在農業生產技術進步方面提供借鑒。

作者:黃巧玲 冼承斌 單位:廣西欽州市欽北區農業局

參考文獻:

[1]尹雷,沈毅.農村金融發展對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是技術進步還是技術效率—省級動態面板數據的GMM估計[J].財貿研究,2014,6(2):32-40.

[2]肖琳子,肖衛.二元經濟中農業技術進步、勞動力流動與經濟增長:基于中國1992-2012年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14,9(6):23-33.

[3]趙德昭,許和連.FDI、農業技術進步與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基于“合力模型”的理論與實證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2,5(9):1342-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