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研究
時間:2022-04-02 04:50:40
導語:農業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業領域在國家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武器,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也有著緊密聯系。為了提高農作物生產的效率和質量,很多地區會將先進的種植、管護及耕地技術應用到農業工作中,而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就是其中一種。但是部分地區在開展深松整地工作的時候,會受到傳統觀念或限制因素等的影響而不能發揮此項技術的應用價值,降低了農作物后期的種植效果。本文就農業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的應用要點以及優化措施等內容展開相應論述,并對深松整地的優勢提出一些個人觀點,希望能為有關學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
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對改善土壤環境有良好作用,在農業發展中得到了積極的推廣與使用。但是個別地區因為地理位置或氣候環境等因素而影響技術的使用效果,所以對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的應用要點與注意事項等進行探討,不僅能提高區域內的土地耕種水平,還對提升該技術的經濟價值和實用價值有重要意義。
1應用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的優勢
在土壤抗旱能力方面,通過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對土壤犁底層進行科學處理,一方面能夠保證土壤中的水分達到耕種要求,減少地下水分的流失;另一方面則能提升土壤的蓄水量,為提高農作物產量帶來了保障。當土壤中的含水量處于良好狀態時,能夠間接增強土地的抗旱能力,對雨水的合理配置也創造了有利環境。在耕層結構強化方面,全面深松與間隔深松的慎重選擇不僅能為土壤滅茬質量的提升帶來便利條件,還能促進土壤中微生物的活躍性,對分解腐爛物質以及提高土壤養分有著推進作用,是改善土壤環境、增加土壤肥力的重要方式。在增加糧食產量方面,對深松整地技術的應用時間進行有效把控,能夠在改善土壤內部環境的同時,為農作物整體產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如土壤中的溫度和透氣度可以在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的支持下得到改善,逐漸強化土壤的熟化性,有助于農作物根部的穩定發育,對提升農作物品質有正向引導。
2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的應用要點
2.1科學選擇作業時間。對深松整地的時間進行合理規劃,是提高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應用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農業人員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想土地的深松程度達到理想狀態,可以選擇收成后的區域進行作業。一方面是因為收成后的土地存在較松散的性質,能夠節約深松作業的時間;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此類土地的表層結構已經符合農作物種植要求,在深松作業時能夠節約人力與物力成本。第二,可以選擇在對土地進行滅茬處理后開展深松整地作業,通常會在秋季進行。第三,農業人員需要根據農作物的生長習性對深松整地時間進行把控,以免錯過農作物的最佳生產時期,違背技術的應用目的。2.2有效控制作業深度。合理控制深松整地作業深度對良好土壤環境的營造有積極影響,因此要對有不同耕地要求的地質環境與結構進行充分的掌握,從而為深松作業深度的明確提供方向。比如在對鹽堿地和更坐地進行深松整地時,作業深度就存在一定差異。鹽堿地的作業深度不要超過50厘米,而更坐地的作業深度則不要超過40厘米。另外,農業人員除了要對地質條件進行準確的檢測,還要保證作業環境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如在深松整地期間,需要保證作業深度的統一性和協調性,以免漏松情況的出現給農作物的種植帶來負面影響。2.3合理安排作業周期。對深松整地作業周期進行合理安排也對農作物的有序生長以及土壤環境的改善有著重要作用,需要農業人員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重視。在土地性質方面,部分地區的土地本身就具有良好的種植特性,如果每年都對此類土地進行深松整地作業,那么不僅會對土壤原有的結構和環境造成破壞,還會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因此農業人員需要對土地深松整地的周期進行合理規劃,如地質條件較差的土地需要一年一深松,地質條件良好的土地兩或三年一深松即可。在深松整地強度方面,實際作業過程中會使用專業的機械設備,而設備的種類和使用方式存在差異性特點,給設備的組合使用提供了很多方向。這種情況的出現會給深松整地的效果帶來不同影響,因此農業人員需要結合實際作業強度對深松整地的周期進行科學規劃,保證土壤環境一直處于穩定狀態。
3機械化深松整地中存在的難點問題
3.1農民傳統意識較強。雖然農業領域的機械化水平呈不斷上升趨勢,農業工作者對機械化技術的應用也提高了重視,但是個別地區的農民在開展整地工作的過程中,會因為固化的傳統觀念和思想而影響農作物的生產水平,給深松整地技術的推廣帶來阻礙。如有的農民在長期耕作中找到了一種適合自己工作習慣的整地方式,很難改變對新型整地技術的認知,從而影響新技術的推廣與落實。還有一些農民對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的應用原理掌握不到位,不具有較強的理論知識基礎和實操能力。因此在深松整地作業時會出現設備操作流程不規范情況,不僅降低了技術的使用價值,還間接降低了農民的信心,對土地環境優化的順利開展也有不利影響。3.2作業限制因素較多。深松整地作業中會存在較多的限制因素,對機械化技術的高效應用有所影響,需要農業人員對限制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從而為規避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利參考。首先,一些地區在進行深松整地的過程中會對作業周期有嚴格的要求。如北方地區適合深松整地的周期通常處在秋季,如果不能在秋季前對土地中阻礙因素進行全面清理,那么就會影響作業質量。其次,若深松整地的范圍較廣時,數量有限的機械化設備會降低整地效率,同時還會延長作業周期,對后期農作物的種植有所阻礙。最后,農業人員自身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才能進一步發揮深松整地技術的使用效果。但是很多農民需要先進行培訓學習才能掌握此項技術的應用要點,因此會對農業工作效率帶來一定影響。3.3技術應用成本較高。除了上述兩點內容外,深松整地技術的應用成本較高也會給農業工作者帶來困擾。如有的地區所要進行深松作業的范圍較大,單純的深松整地技術很難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工作任務,需要大型機械設備及相關技術的聯合作業才能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但是這種聯合作業的成本會高于普通作業成本,這對一些農民來說壓力過大。除此之外,深松整地的補貼資金沒有得到充分的落實,或者發放的補貼資金不能滿足深松整地實際開展需要,也會給農業工作水平的提升造成影響,從而降低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的經濟價值。
4提高農業機械化深松整地工作水平的措施
4.1對機械設施與裝備進行強化。要想提高農業機械化深松整地工作水平,讓深松整地技術發揮出真正的效果,那么就要對機械設施與裝備的強化提高重視。在設備選擇方面,如在開展深松整地作業前,技術團隊需要根據所在地土壤條件、環境及結構情況等對機械設備進行科學選擇,保證設備參數符合作業要求,從而為整地工作的高效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設備養護方面,農業人員需要在深松整地前后做好機械設備的檢查和管理工作,并對存在故障問題的設備進行及時的檢修,以免影響深松作業質量和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在技術引進方面,經濟實力較強的地區可以適當將導航技術、定位技術等融入深松整地作業中,為機械化設施裝備的強化創造有利條件的同時,提高深松整地技術的使用功能和實用價值。需要注意的是,技術人員要結合實際農業工作情況對所引用的技術手段進行慎重選擇,以免增加深松作業的復雜性,影響作業水平。4.2對深松整地技術進行推廣。采取正確方式對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進行有效推廣,對深松整地工作水平的提升有推進作用。首先,有關部門需要根據區域內農業工作的開展及發展方向,對深松整地技術的推廣方案進行合理規劃,保證推廣方案的可實施性后再進行具體的落實。對于方案實施中存在的細節問題,還要針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及時處理,如做好與農民之間的協調和溝通工作,提高推廣方案的傳達效果。其次,部分地區可以借助網絡媒體來加強深松整地技術的線上推廣力度,在提高人們關注度的同時,幫助更多農民了解與認知深松整地技術。最后,有關部門需要與示范戶進行有效配合,協助周圍農戶更好地應用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及時反饋農民所提出的意見與建議,從而為推廣工作的有序進行提供有利條件。4.3提高深松整地作業補貼力度。加強深松整地作業補貼力度,不僅對相關技術手段的推廣有引導作用,還對提升農業工作者的熱情有積極影響,是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對以下幾方面提高重視。在規章制度方面,有關部門需要根據國家出臺的補貼政策對制度體系及相關流程進行優化處理,為農戶辦理補貼手續帶來便利條件的同時,為機械化深松整地作業整體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在補貼監管方面,有關部門需要對技術補貼的落實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管,保證補貼資金真正發放到農戶手中,從而增加農戶的自信心,提高深松作業質量。在技術監測方面,技術人員除了要在協助工作中幫助農戶更好地掌握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還要及時解決農戶在深松作業時存在的難點問題,做好技術落實監測工作,以此來助力深松整地工作水平的提升。
5結語
受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的影響,很多農業人員在深松整地作業中不僅能對技術手段的應用原理進行全面的掌握,還能對影響技術應用效果的原因進行及時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優化與改進耕種方案,以此來提高農作物的生長環境。雖然部分地區的農業人員比較依賴傳統的耕作方式,在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應用方面會存在細節問題。但是在日常工作經驗積累的幫助下,此類農民不斷提高了科學應用機械化技術重要性的認知,還逐漸強化了自身專業技能,從而為深松整地工作的高效開展帶來了寶貴力量,也為農作物的健康生長提供了保障。
參考文獻:
[1]宋麗,樊繼剛,王修玲,等.農機深松整地技術在小麥生產上的應用效果研究[J].江蘇農機化,2018,(2):17~19.
[2]吳元柱.新源縣推廣應用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當代農機,2018,339(10):71~74.
[3]扎依熱古麗•蘇來曼.農機深松整地作業技術要點與裝備要求[J].農業工程技術,2018,38(5):41.
作者:馬克明 單位:農機安全檢驗鑒定站
- 上一篇:農業水利灌溉模式及節水技術措施
- 下一篇:工廠化養殖水體升溫分析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