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幼園管理現狀與對策探討論文
時間:2022-12-10 04:11:00
導語:蘋果幼園管理現狀與對策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準確掌握長武縣蘋果幼園管理現狀,給上級決策部門提供準確、詳實、科學的依據,為今后大面積發展蘋果提供技術指導和科學決策。筆者對近年來全縣11個鄉鎮76個行政村326戶果農栽植的84hm2蘋果幼園進行了全面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栽植方法、栽植品種、砧木類型、栽植密度、采用樹形、園貌整齊度等方面。現就長武縣蘋果幼園管理現狀調查結果及今后發展建議概括如下。
1蘋果幼園管理現狀
調查結果栽植品種:幾乎清一色的富士品種,富士占栽植總面積的97.2%,秦冠占1.5%,嘎拉占0.4%,紅將軍占0.3%,其他品種占0.6%。基砧種類:栽植苗木用新疆野蘋果做基砧占到19.2%,海棠占27.8%,山定子占15.7%,其余的用鮮食蘋果種子做基砧。在所調查品種中采用喬化栽培的占97.4%,矮化栽培的占0.6%,短枝栽培的占2%。
苗木質量:栽植時一級壯苗僅為25.2%,二、三級弱苗為30.4%,其余為不合格的“三當苗”,苗木細弱,根系不發達。
栽植密度: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和技術規程,果農隨心所欲,想怎樣栽植就怎樣栽植,株行距為2m×4m的占到31.2%,3m×4m的占到27.6%,3m×5m的占20.9%,4m×5m占11.2%,3m×6m占10.7%,4m×6m占5.3%,2m×6m占2.9%。
栽植澆水:新栽幼園定植時,澆水的果園僅為28.2%,不澆水的果園為71.8%。栽植坑穴:新建果園采用80cm×80cm×80cm以上大坑栽植的占17.6%,其余的為小坑栽植。
栽植成活率:栽植后當年成活率達100%的僅占23.7%,成活率在60%以上的占到30.4%,近一半栽植當年成活率在60%以下。園貌整齊度:園貌整齊的果園僅占15.2%,其余園貌極不整齊。
授粉樹:新建園搭配授粉品種的僅為8.9%,絕大部分果園只栽植1個品種,不配置授粉樹。
樹形:采用高干紡錘形樹形的僅占8.2%,紡錘形樹形為21.1%,其余的繼續采用主干疏層形,三大主枝留干太低,且“卡脖”現象嚴重,樹形極不規范。
果園間作:幼園栽植后1~3年間作種植小麥的占17.3%,間作高稈作物玉米、烤煙的占60.9%,其余的幼園種植矮稈作物如西瓜、黃豆等。
2發展對策
2.1規范苗木市場,確保苗木質量政府部門要加大對苗木市場的監管力度,堅決杜絕不合格苗木進入市場,嚴厲打擊販賣不合格苗木坑農害農行為。同時,應加大對育苗戶的規范管理,從育苗種子的選擇、接穗的采集等關鍵技術環節入手,進行跟蹤管理,規范育苗規程,堅決杜絕用抗性弱、結果遲的蘋果實生苗作基砧,確保苗木質量。
2.2加快新品種引進步伐,不斷優化品種結構全縣富士品種比例過高,結構過于單一,集中采收,集中上市。論文造成市場壓力增大,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降低。同時,由于富士品種不套袋就虧本,果實大量套袋,就會造成勞動力緊張等,不利于果業健康發展。因此,應加大新品種引進力度,極早引進一批早中熟品種,不斷優化品種結構,使早、中、晚熟比例趨于合理,不斷拓寬蘋果銷售領域,滿足不同檔次的消費者,促進全縣果業健康發展。
2.3引導果農栽植矮化苗木,實現省力栽培果園實行矮、密、小栽培是世界果業發展的方向,蘋果生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機械化程度很低,如疏花疏果、果實套袋、除袋、摘葉轉果、摘果、樹體修剪等技術環節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隨著果樹面積的增大和優質生產技術的實施,勞動力匱乏勢必成為制約果業生產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果園省力栽培成為今后果業發展的方向,要實現省力化,必須走矮、密、小栽培模式,發展矮化果園。公務員之家
2.4提倡栽植優質壯苗,建立高標準示范園新建幼園應提倡栽植優質壯苗,栽植壯苗不僅成活率高,果園園貌整齊,而且能提早結果,為今后的優質豐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新植幼園一定要加強管理,以確保建立高標準示范果園。
2.5合理搭配授粉品種,提升果品產量和質量果園不配置授粉樹,只栽植1個品種,易造成坐果率低和畸形果偏多,尤其是遇到花期低溫或連陰雨的特殊年份,坐果率極低,畸形果特多,嚴重影響果園經濟效益。因此,建園時應合理搭配一定比例的授粉品種,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比例至少為8∶1,采用隔行栽植或梅花狀栽植,以確保果品產量和質量。
2.6盡快制定幼園管理技術規程,逐步提高全縣幼園規范化管理水平
應根據國內外蘋果發展方向,結合本縣實際情況,盡快制定適宜的幼園管理技術規程,實現從品種的選擇、苗木的繁育、栽植密度的確定、目標樹形選定到合理的間作等一系列技術措施的規范化管理,不斷提高全縣幼園管理水平。
2.7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果農務果水平由于從事果業生產的勞動力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低,接受新事物慢,果業技術推廣部門應加大對果農進行技術培訓,使其能熟練掌握果園技術要點和技術規程,不斷提高果農務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