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物流評價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03 10:22:00

導語:農產品物流評價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產品物流評價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農產品物流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論文摘要]農產品物流統計的滯后,已經成為農產品物流發展的瓶頸。加快新農村建設需要一套科學、系統、全面的農產品物流統計綜合評價體系。因此,構建了農產品物流的綜合評價體系,共14個一級指標,88個二級指標,較為全面地反映了現代農產品物流的全貌。期望綜合評價方法對加快我國農產品物流的發展有所裨益。

一、農產品物流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的意義

我國農產品物流統計無論是統計思想還是統計的主要內容,都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現存指標在內涵和外延都與現代農產品物流的概念相差甚遠,缺乏系統、綜合地反映農產品物流活動運行和整體優化狀況。政府統計部門還未建立起與我國農產品物流業發展同步或相適應的農產品物流統計體系。長期以來,農產品物流相關統計數據缺失嚴重,使得研究和建立農產品物流評價指標的分析框架、指標體系和跟蹤監測體系都存在相當大的困難。使我們對農產品物流的理解始終處于定性的認識水平上。由于缺乏量化依據,很多思路建立在定性認識水平上,很難在促進農產品物流業發展政策的形成上產生實質性影響。農產品物流企業在經營中因不掌握市場需求而存在盲目性。

農產品物流活動必須以信息為先導,只有信息流暢通,才能帶動商流與物流齊頭并進。但我國目前統計信息的各自為政,加劇了農產品物流業的條塊分割,削弱了部門之間、企業之間的協調和整合能力,最終成為農產品物流業發展的瓶頸。

為了及時、準確、科學地提供農產品物流統計信息,應加強農產品物流統計和調查,以全面及時地反映農產品物流業狀況和變動情況,準確掌握物流業的規模和水平,為政府部門制定物流政策和發展規劃服務,為企業提供投資決策依據服務,為正在蓬勃發展的農產品物流業和宏觀經濟調控提供依據,建立農產品物流運作的綜合評價體系已刻不容緩。

二、農產品物流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農產品評價指標體系不僅應考慮到單個物流組織的成本最小化,同時也應考慮到農產品物流活動全行業所帶來社會總物流成本最小化,應當是在考慮整體利益的基礎上,謀求農產品配送成本的最優化。

農產品物流統計指標體系的分析框架,根據我國物流業發展現狀及現階段關注重點,指標體系包括共14個一級指標,88個二級指標。

Y1: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

X1:農村公路網絡密度;X2:通公路的村占該地區村總數的比例;

X3:農村機動力運輸量占總運輸量的比重;X4:該地區高速公路長度占公路總長度比;

X5:該地區高等級公路長度占公路總長度比;X6:農產品“綠色通道”數量;

X7:農產品專用運輸工具占比;X8:物流中心或流通中心網絡密度;

Y2:農產品物流裝備狀況

X9:農產品物流設施老化程度;X10:農產品物流設備的標準化程度;

X11:農產品物流設備的機械化程度;X12:農產品物流設備的自動化程度;

X13:箱式貨車數量占比;X14:箱式冷藏車數量占比;X15:冷凍庫占倉庫總數量比;

X16:農產品冷藏運量占農產品運輸量比;X17:保鮮庫、冷藏庫占倉庫總數量比;

Y3:農產品物流技術水平

X18:農產品加工轉化率;X19:采摘技術水平;X20:冷凍保鮮技術水平;

X21:包裝技術水平;X22:自動裝卸技術水平;X23:倉儲技術水平;

X24:檢測技術水平;X25:物流中心技術的綜合化水平;

Y4:農產品交易方式

X26:農產品期貨交易量占農產品交易總量比;X27:公開的競拍交易量占農產品交易總量比;

X28:訂單交易量占農產品交易總量比例;X29:電子商務交易量占農產品交易總量比;

Y5:農產品物流企業組織化程度

X30:農產品物流企業競爭力;X31:農產品物流聯盟的穩定性;

X32:農產品物流企業的專業性;X33:農產品物流企業協作化程度;

X34:農產品供應鏈一體化水平;

Y6:農產品物流供給能力

X35:農產品年運力;X36:農產品集裝箱運力;

X37:農產品收購網點密度;X38:農產品批發交易網點密度;

Y7:農產品物流需求

X39:農產品貨運量;X40:農產品周轉量;X41:農產品商品和物資庫存量;

X42:農產品市場交易總量;

Y8:農產品物流成本

X43:農產品物流成本高低;X44:農產品物流成本穩定性;X45:農產品市場交易費用;

X46:農產品物流成本占整個農產品成本比;X47:農產品交易的成功率;

Y9:農產品物流效益

X48:農產品加工增值率;X49:農產品加工產值占農產品產值比;X50:農產品產品庫存率;

X51:農產品物流環節上的損失率;

Y10:農產品物流效率

X52:農產品物流周轉速度;X53:往返載貨率;X54:各種運輸工具的裝載率;

X55:物流設施利用率;X56:物流中心配送效率;

Y11:農產品物流服務質量

X57:準時交貨率;X58:商品完好率;X59:交貨合格率;X60:訂單滿足率;

X61:采購計劃完成率;X62:供貨計劃完成率;X63:交貨農產品新鮮度;X64:客戶滿意度;

Y12:農產品物流信息化

X65:農產品信息共享率;

X66:農產品信息集中度;

X67:農產品信息傳遞的通暢性;

X68:農產品信息傳遞準確性;

X69:農產品信息傳遞及時性;

X70:農產品信息利用價值率;

X71:網上定單率;

Y13:農產品物流綠色化

X72:綠色加工配送中心占配送中心比例;

X73:原材料綜合利用率;

X74:再生資源利用率;

X75: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

X76:產品退回再生率;

X77:可替代資源的利用率;

X78:廢棄物集中處理比例

X79:集裝箱使用率

X80:車輛尾氣平均排放達標率

Y14:農產品物流軟環境

X81:農產品跨地區銷售受限程度;

X82:市場交易規范化程度;

X83:經營環境競爭公平性;

X84:法律制度的完善性;

X85:政府服務的高效性;

X86:物流各方遵守交易契約的信用度;

X87:道路運輸行業發生重特大事故概率;

X88:農產品物流綜合服務組織的協作性;

三、農產品物流綜合評價方法簡介

物流評價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目前對物流評價模型的研究較少,而農產品物流進行綜合評價的研究更少。對農產品物流的績效評價可以采取下面幾種方法:模糊綜合評判法、多元統計分析法(主成分法、因子評估法、判別分析、聚類分析)、模糊聚類法,功能系數法,平衡計分法、效用理論法、AHP法、數據包絡分析、灰色關聯度評估法兩階段物流系統綜合評價法,集成方法(可拓理論與層次分析法、層次分析法和模糊評價法)。

參考文獻

[1]李紅啟,宏觀物流指標體系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05.03,Vol4

[2]甘曉龍,關于構建我國物流統計指標體系的初探[J].商場現代化,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