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栗栗癭蜂防治論文
時間:2022-01-18 05:20:00
導語:錐栗栗癭蜂防治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分布及危害類型
栗癭蜂又稱栗瘤蜂,屬癭蜂科。此蟲分布很廣,為害錐栗、茅栗等,分布在國內所有錐栗產區,福建各錐栗類產區和新產區均有發生。被害茅栗春季長成瘤狀蟲癭,在蟲癭形成過程中,消耗樹體養分,不能抽生新梢,葉片畸形,小枝枯死,不僅影響當年產量,也影響翌年產量和質量,若干年后不易恢復,嚴重時全株枯死。
栗癭蜂為害錐栗芽,在芽內蛀食,膨大成瘤癭,受害芽春季不能抽發新梢,直接長出栗癭,屬于芽癭型;在枝梢內蛀食,膨大成瘤癭,著生在當年新梢的頂端或下方枝條上,屬于枝癭型,常使枝梢枯死,導致樹勢衰弱,影響生長和結果;著生在葉片主脈上或葉柄基部形成蟲癭,屬于癭型。
2生物學特性
2.1形態特征
粟癭蜂成蟲體長2.5~3.0mm,全體呈黃褐色或黑褐色,有金屬光澤。觸角絲狀,前胸背板有4條縱線。翅透明,前翅翅脈黑褐色,后翅無色。足3對,黃褐色,后足較發達。卵橢圓形,乳白色,下端有細柄。幼蟲乳白色至黃白色,無足。老熟幼蟲體長2~3mm,頭部茶褐色,兩端鈍圓,性不活潑,腹面無毛。蛹體長2.5~3.0mm,初為乳白色,近羽化時變黑褐色,復眼赤色。
2.2生活習性
栗癭蜂在福建1年發生1代,以初齡蟲在寄主芽越冬,翌春越冬幼蟲開始活動取食。3~4月,隨著樹體萌芽和抽梢生長,幼蟲迅速成長,被害栗芽和新梢受刺激肥大形成瘤癭。每個瘤癭內,一般有幼蟲3~4頭,多者達10多頭以上。瘤癭初呈綠色,以后逐漸變成紅色至褐色的干枯瘤癭。5~6月,幼蟲在瘤癭內化蛹。6~7月為羽化成蟲初期,停留在瘤癭內10~15d,然后飛出。成蟲飛翔能力不強,壽命甚短。成蟲概為雌性,行孤雌生殖。9月左右產卵,常4~5粒卵集中產于健芽內,產卵部位不同,癥狀各異。有的卵產在生長點上,則不抽發新梢,形成瘤癭;有的卵產在生長點側面,則形成纖弱短梢;有的在芽基產卵,則不表現癥狀;有的在葉柄或葉片主脈上產卵,則在葉柄或主脈上形成瘤癭。幼蟲在芽內為害一段時間后,留在芽體內越冬。
栗癭呈不規則的球形或卵形,栗癭的大小與寄生栗癭蜂幼蟲數量呈正相關。栗癭一般長7~20mm,短徑4.4~15.5mm,淺褐色至赤褐色。7月下旬栗癭開始干枯。8月在被害嚴重的栗園內,便可見到錐栗樹干枯栗癭。9月下旬栗癭全部干枯。栗癭蜂的大發生呈周期性,主要是由于天敵對它的發生有直接的關系。栗癭蜂的主要天敵是小蜂科的昆蟲,以長尾跳小蜂為優勢種群。
3防治對策
3.1生物防治
栗園開展生物防治主要是保護及利用自然天敵,控制害蟲危害。栗癭蜂的天敵寄生蜂種類很多,已知有7種。主要寄生蜂為長尾跳小蜂,營體外寄生,寄生率達60%以上。錐栗樹受栗癭蜂為害的瘤癭內常有寄生蜂存在,可人工摘取樹上的瘤癭,干燥保存,防止發霉和受熱。在政和縣于早春3月初裝入長15~30cm、寬10~12cm的尼龍紗網內掛于樹冠中部內膛,能使田間當年天敵寄生率增加近3倍。此法防治效益顯著,既可節約農藥投入,又可保護生態環境,使栗果避免農藥殘留,做到真正的“綠色”。栽培上此時應避免噴藥,以防殺傷寄生蜂。此外,招引益鳥入林。在大面積的山地栗園內,設法招引益鳥入林,并杜絕捕殺鳥類的現象,將起到防治害蟲的作用。
3.2藥劑防治
一般年份,在3月中旬及6~7月,分別在成蟲羽化盛期為防治適期。發生量大時,應在第1次藥后隔7~10d用第2次藥。幼蟲迅速成長期主要是從樹干基部起,呈螺旋狀,每隔10cm處用馬釘打2~3cm小洞,每株打3~4個小洞,注入40%氧化樂果原液約2mL或40%氧化樂果+20%殺滅菊酯原液按1∶1比例,防治效果顯著。成蟲羽化盛期噴射90%敵百蟲1000倍液、80%敵敵畏乳劑2000倍液、40%樂果乳劑1500~2000倍液等藥劑進行防治;并在成蟲脫癭前噴2次殺螟松800~1000倍液,殺蟲效果可達75.6%~87.2%,且對環境無污染,符合無公害要求,可大面積推廣應用。特別注意要交替用藥,避免病蟲產生抗藥性。實踐證明,選擇作用機制不同的農藥交替施用,既能減少環境污染,又能提高防治效果,延長農藥的使用壽命。
3.3人工摘癭
在幼齡錐栗園可于5月底前進行人工摘除蟲癭,效果很好。4月底以前,摘下的蟲癭可隨手丟于地面,此時錐栗樹新梢、葉片都未完成生長,栗林郁閉度不大,瘤癭還未長大,脫離樹枝后很快失去營養、水分供應而干枯,瘤癭內的幼蟲還遠未長大,很快失去食物而死亡。5月初以后,此時蟲癭已長大,直徑達1cm以上,且錐栗樹新梢已抽長,林內已基本郁蔽,瘤癭離開枝條后,不會短時間內自行干枯,栗癭蜂在瘤癭內已進入化蛹期,有的形成雛翅,不用取食,不久即可羽化飛出瘤癭。因此,摘下的瘤癭不能隨地丟棄,應集中帶出園外銷毀。
3.4加強樹體管理
結合冬季修剪,剪除樹上全部瘤癭和樹冠內膛的栗癭蜂喜歡產卵的弱小枝條,能夠明顯降低蟲口密度;同時,掃除果園地面落葉、落果等,集中燒毀,以消滅越冬幼蟲,能減輕翌年危害,有時可以起到根治作用。
3.5主干涂白
冬季刮完樹皮刷上白涂劑保護樹干,涂白高度在80cm以上,防止越冬幼蟲爬上樹體上越冬。白涂劑配制:首先用少量的清水將石灰化開,將化開的動物油倒進,石灰水充分攪拌,其次再加水制成石灰乳,最后加入石灰硫磺合劑原液、鹽水(水∶鹽=18∶1)即成白涂劑。白涂劑要隨配隨用,不宜存放時間過長。
3.6實行檢疫
錐栗產業新發展區在引種調苗之前一定要在生長季節進行慎重的考察,嚴禁到栗癭蜂危害嚴重的地區調運苗木或采集穗條,這是保護新發展區錐栗不受栗癭蜂為害的有效措施。
3.7選擇抗蟲品種
根據對福建8個錐栗當家品種抗性研究發現,抗栗癭蜂等級為:紅紫榛>嫁接茅榛和桐油籽>黃榛和蔓榛>油栗籽>中尖嘴和烏殼長芒。因此,當前生產上適宜推廣應用的錐栗優良品種應以對栗癭蜂的抗性為基礎,結合產量、果實品質等性狀進行篩選。此外,在生產實踐中發現,有些品種或單株即使置身于栗癭蜂猖獗發生的環境中,其樹上沒有或較少發生瘤癭,如穗榛等,應加以選擇,推廣種植。
參考文獻
[1]陳順立,戴沿海.福建主要樹種害蟲及防治[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7.
[2]江由,江凡,高日霞.錐栗栽培新技術[M].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3]孫益知.果樹病蟲害生物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
[4]吳暉,陳順立,黃金聰,等.錐栗品種抗栗癭蜂性狀的評價[J].福建林學院學報,2004,24(4):344-348.
[5]周淑琴,許路.丹東地區栗癭蜂防治[J].北方果樹,1996(3):32-33.
[6]吳暉,陳順立,黃金聰,等.抗栗癭峰優良錐栗品種的初步選擇研究[J].華東昆蟲學報,2002(2):53-56.
[7]郭樹嘉,劉世儒,宋光彩,等.栗癭蜂綜合防治技術[J].林業科技開發,1991(2):33-35.
[8]湯才,袁榮蘭,虞國躍,等.抗栗癭蜂優良板栗品種的選擇研究[J].浙江林學院學報,1992(2):72-77.
[9]石淑英.栗癭蜂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研究進展[J].北方園藝,1997(5):29-30.
[10]郭樹嘉,劉世儒.栗癭峰生物學及其防治研究[J].昆蟲知識,1992(5):275-277.
[11]劉永生,李順文,盛繼群.栗癭蜂化學防治方法的研究[J].中國森林病蟲,2000(5):34-35.
[12]燕宜章,劉永生,江德安,等.鄂北地區栗癭蜂綜合防治技術研究[J].植物保護,1995(1):5-8.
論文關鍵詞:錐栗;栗癭蜂;生物學特性;防治對策;福建政和
論文摘要:近年來,錐栗栗癭蜂在福建政和縣大面積發生,逐年遞增,造成錐栗產量大幅度減產,嚴重影響了錐栗產業的發展。總結了栗癭蜂發生的現狀,提出采取多種防治對策,以降低栗癭蜂危害程度,提高錐栗產量。
- 上一篇:房地產市場開發及管理意見
- 下一篇:花生病蟲害防治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