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鄉鎮農業資料室成立

時間:2022-05-05 09:37:00

導語:小議鄉鎮農業資料室成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鄉鎮農業資料室成立

[摘要]本文通過對鄉鎮農業資料室現狀的分析和建立鄉鎮農業資料室的意義及鄉鎮農業資料室的對特點、困境進行了論述,并對建立鄉鎮農業資料室的設計、設想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農業資料室建設

隨著經濟的繁榮、廣大群眾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面對現實,積極響應黨關于建設新農村的號召,發展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村基層服務點,逐步開展農村數字化信息服務,讓信息資源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圖書館應將現代化技術運用于農業科技資料室,不僅是將手工操作轉為計算機操作,更主要的是它將信息服務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加速了網絡化的進程,特別是順應了讀者對文獻檢索快、準、高、廣的要求,資源共享對我國新農村的建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鄉、鎮農業資料室現狀

隨著經濟的繁榮、廣大群眾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面對現實,積極響應黨關于建設新農村的號召,發展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村基層服務點,逐步開展農村數字化信息服務,讓信息資源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鄉、鎮農業資料室工作是公共圖書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在圖書館業務指導下的農業資料進行管理利用體系化建設的重要環節,也是黨和國家在建設新農村工作中對我們公共圖書館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而鄉、鎮農業資料室又有著與鄉黨政機關、中小學圖書室不同的特點,把鄉鎮農業資料建設好,對普及鄉鎮文化,提高農業科技水平有著重大意義,而鄉鎮農業資料室面臨如資金嚴重缺泛,資料少,信息不快,不易被農民朋友認識等現狀。造成這些現狀主要原因有:

1.1資料室的房屋建設破舊,沒有專用的讀書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

1.2資料室仍然以印刷型文本形式收藏為主,造成慢、散、不全現象,而有的鄉、鎮資料室還只是形式,有名無實,甚至有些地方根本就無資料室。

1.3數字化信息資料的出現解決了上述問題,同時又出現諸如聲像、音響、多媒體等新形式的分類、管理等問題。

1.4農業資料室目前仍處在或基本處在原始狀態下的文本檢索狀態,對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和農業科研都產生了諸多不利影響。

1.5聲像、音響、多媒體等信息資料的出現,對建設新農村有著獨特的意義。

因此,鄉鎮農業資料室的建設發展就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和機遇,特別是在網絡條件下,數字化農業信息的大量涌現,給信息資源的收集、整理、檢索和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對農業資料室建設面臨的現實問題,而這一問題的解決對我們建設新農村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2鄉鎮農業資料室建設的意義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大量的網絡信息,他們多以數據庫超文本、多媒體的形式存在,電子型、數字型信息資源逐步占據網絡時代的主導地位。隨著網絡信息數量的不斷擴充,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地組織與控制的要求日益迫切,將現代化技術手段應用于資料室,不僅是將手工操作轉換為計算機操作,更主要的是它將服務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載體的多樣性,數字化影像資料的大量利用,解決了長期以來依靠手工檢索資料的難題,因而大大提高了資料的利用率,尤其是滿足農村讀者可在不出家門的情況下就能搜索到所需的文獻信息。

3鄉、鎮農業資料室特點

3.1農業資料載體特點

農業資料一般包括農、林、牧、副、魚等幾大學科。特別是各種動植物標本,由于專業種類繁多,農業文獻資料類型多樣化,資料室收藏不但有印刷型的紙質文獻,還有非印刷品的實物標本資料,以及磁、光、電介質的資料如VCD、LCD和磁盤、光盤等。這些豐富的文獻資料構成了農業資料室的專業文獻收藏。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迅技術將這些豐富的文獻資源進行綜合數字化處理,不但使廣大農村讀者更有效利用這些文獻,還能取得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將文獻資料進行數字化處理可以徹底解決特殊文獻難以實現的查檢和存取難題,實現按需閱覽和隨機存取,同時還可提供多用戶使用,不再受藏書量、時間、地點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所以農業資料室網絡化、數字化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具有新的活力的。

3.2鄉、鎮農業資料室的特點

鄉、鎮農業資料室的服務對象不同于公共圖書館較集中于城區,而是主要面向廣大農村,而農村讀者居住較散,交通不便許多村社距鄉、鎮較遠,且農村讀者白天還要忙農活,他們主要是夜間學習。農業資料室還有一個特殊的收藏特點,即實物標本的收藏。這些標本不能像書刊一樣借給讀者,其定期展示的受益面也是有限的,所以網絡化、數字化的農業資料室更為方便簡捷讀者學習。

4鄉、鎮農業資料室的困境

4.1資料室工作人員網絡信息服務意識不強,計算機操作技術欠缺。

首先,由于受傳統文獻服務方式的影響,資料室工作人員目前仍然偏重于手工檢索和局限于資料室收藏的印刷型文獻的查找,對于網絡信息的利用缺乏足夠的認識。其次,計算機知識不夠深入和全面,不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技術來進行網絡信息的檢索和利用,仍用傳統的方式進行分類、加工、著錄。

4.2資料室文獻收藏形式單一,現代化設備不夠完善。

目前,鄉、鎮農業資料室仍然以印刷文獻形式收藏為主,絕大多數沒有自動化系統。

5農業資料室管理的組織設計

5.1負責制定農業資料室建設的發展、目標、方案、制度和運行機制,協調各方面的關系,為其爭取更廣泛和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經費支持,促進農業資源共享,有計劃地協調和控制管理職能,宏觀調控農業信息資源的建設。

5.2調控資源建設。根據各農業資料室所處的地理位置、特長、特點等因素,對信息建設進行合理的調配,解除資料室的后顧之憂,避免資源的重復浪費,切合實際和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并發展具有自己優勢的信息資源。

6對農業資料室建設發展的設想

6.1進行資料室網絡信息組織設計

以現有資源為基礎,以網絡技術為依托,構筑一套農業網絡信息技術系統模型。首先,建成單位農業信息網絡數字資源庫,向全鄉、鎮廣大讀者提供農業資料查詢、信息資源開發,大眾目錄服務,開展網上讀書、光盤數據庫查詢和提供文摘、索引、全文數據庫及多媒體信息服務等。

6.2抓緊進行資料室資源庫建設

抓緊進行資料室資源建設是實現農業網絡信息組織優質服務的首要任務,資源建設要把重點放在建立本鄉、鎮農業文獻資源庫上,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文獻資源庫。

6.3注重文獻資源的開發利用

將社會上大量分散的農業信息資源,經采集、分類、整理、加工、建庫,形成大型的農業數字資源庫,向大眾提供服務。充分利用農業資源,為建設新農村服好務。

6.4進行網上農業信息資源建設

隨著因特網的廣泛應用,給傳統資料收藏帶來了強烈的沖擊和難得的機遇。網絡信息資源的建立提供了一個比傳統資源大得多的空間,拓展了資源利用和服務的渠道。進行網上農業信息資源建設,可以使大部分讀者不用走進資料室,就可通過網絡得到大量寶貴的農業資源服務。

6.5資料室的知識更新

建設農業資料室網絡信息組織的保障因素之一是要加速培養一支精通現代信息技術的人才隊伍,這支隊伍中既要有圖書館專業人才,又要有計算機技術人才,還應有信息開發、網絡應用和咨詢等方面的人才。同時要求現有的資料管理員要更新知識,把他們培養成既能掌握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操作,又能熟悉圖書館資源和網上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新一代圖書管理員。

對于在建設農業資料室的同時,要與相關部門共同進行資源建設,實行資源共享,使農業網絡信息技術盡快投入應用,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