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財務審計研究論文
時間:2022-02-19 03:20:13
導語:農村財務審計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農村經濟財務審計人員素質有待提升,農村審計工作開展不合理
目前農村經濟財務審計人員綜合素質低下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很多村落進行選舉換屆的時候,村級審計人員的出納業務不是很熟練,有的甚至不會辦理會計業務。而對于村干部的審計工作,則是由當地政府委托經管站進行,審計質量比較低,根本達不到預期效果。
1.2農村經濟財務審計工作無法可依,標準化程度低
目前,尚沒有一套屬于農村財務審計的法律法規,審計工作的開展還處于無法可依的被動局面。同時,從農村財務審計工作性質定位來看,多被認定為內部審計,尚屬于農經站的服務行為。從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實踐來看,目前還沒有配置專門化的隊伍,沒有標準化的制度規范。如此,種種問題制約著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進一步開展,難以滿足農村快速發展的經濟體制。
1.3審計工作無計劃,審計程序不合理
目前,大多數鄉鎮沒有中長期的審計計劃,更沒有切實可行地實施方案。同時,對于審計后的資料和審計后的有關文件沒有規范的送達文書和完整的審計檔案記錄。對審計通知書、審計報告、審計結論、審計取證、審計檔案整理與保存等一系列審計程序沒有作出具體規定或參照國家《審計法》規定執行。
2做好農村財務審計的重要意義及作用
2.1有利于農村干部的清正廉潔,以拒絕或避免貪污、挪用等違法違紀現象的發生,可以及時挽救干部,使其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通過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可以揭露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能及時發現并糾正農村基層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促進農村干部依法、依規、正確、全面地落實農村政策和管理財務。2.2有利于增強農村集體經濟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程度,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保護和激發廣大農民對發展集體經濟的積極性,從而促使其快速發展壯大。通過審計可以強化農村財務公開制度的落實。更有利于村民了解村財務一屆來的收支狀況,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有利于改善和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農村社會穩定。2.3有利于端正村干部的經營思想和經營行為,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合法權益。通過審計以提高農村干部管理財務水平。2.4有利于加強集體資產所有者代表的管理責任,防止“漏管、失管和濫管”。通過審計可以強化農村集體資產合理、有效使用。改革開放以來,農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積累了一定規模的農村集體資產。
3做好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措施及建議
3.1全面提升農村經濟財務審計人員素質,提高農村審計工作開展的規范化、系統化。農村經濟財務審計工作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工作,這需要工作人員具備高素質、高能力的業務水準。但是,從農村經濟財務審計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長期以來審計隊伍人員配置不穩定、人員綜合素質參差不起、工作隨意性比較大,導致農村審計工作的開展難以規范化、系統化。3.2積極克服不利因素,改善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環境。長久以來,農村財務審計工作有效開展程度低的重要原因在于農經部門權威差,地位低。3.3加強農村審計法制化建設,提高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程序的標準化水平。從目前農村財務審計情況來看,迫切需要一部權威的農村財務審計工作條例,把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開展納入到法制化的軌道,加強農村財務審計宣傳力度,規范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執行標準,加強民主法制教育,教育廣大農村干部要帶頭學法、守法,不斷增強基層干部遵紀守法意識,提高群眾的參與意識。將村里的財務收支等涉及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內容,定期上墻,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各村群眾民主選舉組成村級財務清理小組,定期檢查預算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改進意見。3.4做好財務審計監督工作,切切實實提高審計工作質量。新時期農村建設面臨著新的問題、新的情況,農經部門一定要認清形勢,不斷完善農村審計隊伍建設力度,逐漸規范農村審計行為,尤其是在縣和鄉鎮一級必須要配置專門的或者是兼職的審計人員,切實履行對村級財務審計監督的工作職責。3.5強化審計的執行力度,形成農村審計長效機制。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保證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長期有效,形成“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首先各級業務部門要主動加強資金運行跟蹤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對在審計巡查中及時發現各地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督促整改。如沒有按要求進行整改或整改不力的村(組),將采取批評教育、限期整改、誡勉談話。二是要嚴肅紀律。審計結果要形成書面材料并將審計結果及時向全村村民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4結語
強化對村級財務的審計監督,有利于進一步完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民主監督的機制,加大多層次、全方位的財政監督體系,營造了公開透明的環境,對提高村干部的責任意識、質量意識、節約意識、安全意識和廉政意識,減少干群矛盾,創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本文作者:代竹煥工作單位:曲靖市麒麟區經營管理站
- 上一篇:農業推廣碩士培養體系的完善
- 下一篇:農村經濟發展分析論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