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轉型期農業經濟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4 02:53:13
導語:學科轉型期農業經濟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轉型期農業經濟綜述
(一)轉型期農業經濟新特點
1、城鄉關系的進一步強化。過去我們常提及農業支持工業、鄉村支持城市,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斷推進,我們更加強調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換言之,過去由于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們過渡透支農業的生產潛力,雖然工業和城市得到發展,但也極大地損害了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主要表現在,其一,農業生產環境和生產資源不斷惡化、農業資金技術投入比重過低;其二,城市在經濟水平、福利水平、教育水平上遠遠高于農村地區。當然,隨著我國逐漸重視農業經濟的發展,在農業上的各種投入不斷加大,加之城鎮化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業經濟出現的一大特點就是城鄉關系的進一步強化。主要表現在,一方面,城市優勢資源逐漸開始向周邊農村地區擴散,農村地區的農業資源整合能力不斷增強;另一方面,農村地區依托城市市場大力發展城郊農業,也極大地支持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
2、產業鏈延展性加強,農業經濟更加細分化。產業鏈延展性主要是通過農業上下游的整合實現的。一方面,農業領域開始與工業甚至金融業融合,逐步實現了一、二、三產業鏈的銜接;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業內部出想了很多新的發展模式,如上為筆者提到的近郊模式等。農業經濟的細分化,也就是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人民對于農業產品的要求不斷提高,農產品在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逐步細分,細分市場的容量不斷擴大,精加工、綠色生態林業、農產品的安全質量、農產品的再加工等都得到了快速發展。
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既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農業技術和管理技術方面的支持,也提供指導思想方面的理論支持。然而我國現階段的學科研究重點過分強調前者對于農業發展的貢獻,對于后者的研究還停留在空洞性論述上,對于現實作用有限。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現狀面臨的是技術管理形式粗放和發展理論粗放的雙重問題。農業的集約發展、可持續發展并不是一個技術可以解決的課題,換言之這是一項系統工程,技術、管理、指導理論缺一不可。另一個重要問題是,由于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還比較緩慢,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應對來自國際上的競爭,加之筆者在第一點中提到的城市化契機中彎道超車,這些也將成為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研究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農業經濟和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針對性建議
(一)農業經濟發展的針對性建議
正如筆者前文所說,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以下是筆者對這一問題的具體建議。第一,改變原有粗放式的發展思路,認識到農業對于我國經濟的重要性;第二,加大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大農業生產工具的補貼力度,加大農業技術的研究投入;第三,促進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發展,促進相關的理論研究;第四,把握時代機遇,創新農業生產模式,實現彎道超車;第五,加快農業與工業和金融業的融合,實現三者的協調發展和互助發展。
(二)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針對性建議
1、實施農業人才培養計劃。首先,國家和有關方面要認識到科研人才的培養重要性,為了推動原有純靠體力和資源投放的粗放型農業發展模式向依靠科技和管理的集約型農業轉變,人才尤其是科研人才在其中起著關鍵作用,換言之人才是推動農業發展的新動力。因此國家要不斷加強對農業經濟管理人才的培養力度,從資金、政策等各個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其次,針對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具體而言,要根據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現狀和現實要求設置科研項目和教學內容,避免陷入形而上學的狀況,要時刻把握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原則設置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從而將研究重難點的新知識和新技術融入到具體的科研人才的培養上。
2、學科發展差異化。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同經濟管理學科、農業技術學科是有區別的,如果理論研究沒有認清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本質,很容易變成一個四不像學科。那么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實質到底是什么呢?農業經濟管理就是對農業生產總過程中生產、交換、分配與消費等經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控制、協調,并對人員進行激勵,以達到預期目的的一系列工作的總稱,換言之,它是以農業技術為基礎,以經濟管理為背景,通過各種管理手段實現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的健康發展,它是一個以管理為主技術為輔的綜合學科。因此在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研究的過程中要認識學科之間的差異性,實施差異性的學科戰略,即將研究的重點放在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農業現代化戰略調整、城鄉結構的質性變化三個方面。
3、強調學科間的互補性。一方面,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尤其本身特點,但是也要注重通過經濟管理學科、農業技術學科尋找發展思路;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正如筆者前文所說,農業、工業、服務業三者融合的趨勢日益明顯,在理論研究中也自然要反映這一現實情況,即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加強同數學、金融學、環境學、工業工程學等學科的聯系,進一步加強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綜合屬性,使之能夠更好的適應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
三、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一方面,農業經濟必須改變傳統的發展模式,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要適應時展的需要,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的彎道超車。針對我國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發展,其根本就是不斷適應我國農業經濟的現實需求,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提供技術和理論上的支持。本文通過對我國農業經濟和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概述和相關建議,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以期我國農業經濟和相關理論研究能夠更上一層樓。
作者:寶全烏云畢力格工作單位: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內蒙古赤峰市寶日勿蘇鎮草原站
- 上一篇:成果低轉化率下的農業科技論文
- 下一篇:中職教改下的農業經濟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