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設下農業經濟管理論文3篇

時間:2022-02-15 11:13:06

導語:信息化建設下農業經濟管理論文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化建設下農業經濟管理論文3篇

第一篇

一、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農業經濟管理人員對農業信息化不夠重視在我國目前階段的農村中,許多村干部甚至是負責農業經濟的會計人員對農業信息化管理都不是很了解,更加談不上實施和建設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體系了。我國農村中農業經濟的發展重點也不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甚至一些地方政府的領導和會計人員簡單地認為使用計算機就等同于農業信息化管理,這也導致了地方政府的管理人員缺乏對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熱情和主動性。

2.農業信息資源的開展受阻當前,我國農民對農村經濟信息化管理的概念還比較陌生,這就導致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建設工作遲遲未取得成效,雖然一些地方政府在國家的號召下建立了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專門部門,但缺乏對其運行的管理意識和管理經驗,使得這些部門和管理機構都十分缺乏專業性,也導致了農業發展中的經費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在我國農村中還無法全面實現農業信息的共享,使得我國農業信息的數據庫建設受阻,無法指導農民獲得最新的農業市場信息。

3.審計人員對信息化技術的了解不夠專業我國基層農業中的從業人員,甚至是政府部門的一些政府職員的綜合素質水平都較低,沒有受過專業的教育和指導,這就使他們對工作中的一些問題無法充分解決,尤其是一些新的事物和新的技術。在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中,地方政府的一些審計人員沒有經過專門的經濟管理培訓,缺乏信息化的管理意識和管理知識,甚至對計算機的知識都不是很了解,這就導致他們在工作中無法充分的應用信息化技術,也無法獲得高效、有用的信息,這也是阻礙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一個因素。

二、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中的要點

1.增加對農業信息化的重視程度向地方政府充分宣傳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的相關知識,引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并糾正他們對農業信息化認識的錯誤觀點。然后加大政府部門的宣傳力度,讓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走進農民當中,推動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建設,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為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2.對農業經濟信息化進行整合和共享建立全面科學的農業信息共享平臺,對農業信息制定統一的標準和規則,進而推動農業信息系統、網絡平臺的建設和農業信息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充分實現全國范圍內的農業信息共享。同時采用多種信息化傳播平臺進行農業信息的傳播和分享,將通信、電視廣播、新聞報紙等多個媒體平臺充分利用起來,提供更好的農業信息共享途徑。

3.加強對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人員的培訓農業信息化管理的整體建設水平取決于農業信息化的建設人員和管理人員,隨著信息化技術的迅猛發展和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手段越來越多樣,對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要定期對地方政府的政府職員進行信息化技術的培訓,尤其是涉及到農業經濟管理部門的審計和會計人員,以更好地建設我國農業經濟的信息化管理。

三、結語

農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建設信息化的農業經濟管理對我國農業的整體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匡梅單位:山東省膠州市李哥莊鎮人民政府

第二篇

一、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

將信息化應用于農業經濟管理中,會在不同的方面促進農業的發展。下面,筆者就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方法進行幾點闡述。

1.發揮政府職能,加強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發展,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需要區域的合作以及部門的協調,更需要多個行業與多個專業的支持。在這個過程中,只有政府發揮好自己的領導作用,對多個方面的力量進行有效地調動,做好科學的規劃,才能讓每一個方面都明確到自己在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與地位,明確自己的責任,做好分工與合作。就目標而言,政府是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過程中的主導力量,政府需要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確立每一筆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才能提高農業經濟管理的統籌安排效率。政府通過發揮自己的職能,來提高資金的利用率,避免信息建設的重復,才能促進農業經濟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另外,政府部門要對農業信息化建設的貸款政策進行改革,降低貸款的利率,提高貼息比例,支持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

2.加強網絡與傳統媒體的合作,促進信息網絡建設信息網絡的建設,是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信息網絡的成功建設,會促進信息處理、采集以及分析優勢的明確,信息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得以快速、廣泛地傳播。除了認識到網絡的優勢,我們還要加強與傳統媒體的合作,無論網絡發展力度多大,傳統媒體的覆蓋面仍然很廣,傳播信息更加直觀,這也是農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加強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需要讓農民掌握正確的信息,打通農村信息傳播通道。

3.加強農村信息服務力度農業經濟管理相關部門要重視農民在農業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加大農民的信息化培訓力度。通過定期的培訓去促進農民整體素質的提高,向農民進行科學技術的傳播,有利于促進農民頭腦的更新,讓其掌握時代化的農業發展信息。其次,要建設農業信息的服務隊伍,在提高信息服務工作者的綜合素質的同時,通過網絡平臺向相關部門發送不同的培訓內容,促進農民崗位知識的豐富。另外,農村要具有一支專家型的隊伍,可以指導農民的日常農業生產活動,讓科學技術成為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二、結語

信息化已經成為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支撐,是農業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農業要想跟上時展的步伐,必須要選擇信息化的道路。促進農業經濟管理的力度,會讓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更好地發揮,也會促進農業結構的優化,使我國農業產業的綜合競爭力得以提高。

作者:劉鳳蓮單位: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巴彥花鎮農經站

第三篇

1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必要性

1.1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農業生產的主要實施者是農民,符合“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思想;農業作為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符合“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農業經濟管理的研究方向是協調發展,這符合“統籌兼顧”的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所以,作為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經濟,為適應科學進步的要求,走科技興國的道路,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是農業經濟的必經之路,是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1.2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結構正發生著轉變,供需關系正發生著調整。農業作為我國基礎產業,越來越受到重視。為更好地發揮農業經濟的作用,促進產供銷協調發展,加快農業經濟由粗放型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全面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

1.3世界經濟發展影響下的必然要求。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我國農業經濟正朝著良性循環的道路發展。農業作為我國基礎產業,對經濟發展起到穩固的作用。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世界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我國經濟當中發展的不均衡性矛盾依然存在。在世界經濟的大形勢下,為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提升顯得尤為重要。

1.4經濟發展情況決定了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必然性農業是人類的衣食父母,農業經濟的發展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作為人口眾多的糧食大國,保持農業經濟的良性循環道路,利用科學知識武裝頭腦,學習先進的農業科學知識,努力研究農業技術,使農產品增產增收,滿足社會需求。我國經濟發展決定了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提升的必然性。

2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的措施

2.1完善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的配備我國農業的生產經營主要依靠人力,以及傳統的運輸類機械,而在播種、收貨等作業環節的信息化機械裝備并不完善?;A性的機械設施已經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也制約著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發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不能單純的認為是某個農民或村屯的事情,要做到全國一盤棋,政府機關應當加大這方面的投入,通過信息的綜合整理,提供適合開展農業生產的信息化機械,并建設信息化規范作業區,以及加大對信息化機械設備的使用培訓,提升農民信息化建設的熱情。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基礎設施的配備應與網絡信息技術相連接,掌握先進的農業發展趨勢,從而最終確定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合理性與有用性。

2.2加大農業信息技術的研發力度。加大對信息技術研發的研發力度,最大限度地提升農業勞動生產率,加大農產品的產出率。政府部門應在對農業進行整體規劃和布局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信息技術研發。一般而言,信息技術研發應當以農業經濟管理模式為主,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同時兼顧傳統農業管理模式的創新。信息技術研發的內容并不限于信息化建設的機械設備開發與利用,而且也包括著信息技術在生物工程的使用、種植等方面的運用。政府機構應當加強培育先進信息化建設項目的基礎設施的農業信息技術園的建設,為信息技術創新創造條件。最后,積極探索綠色信息化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道路。綠色信息化農業不限于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它也包含著信息技術在生態旅游、創造環境友好型農業種植等方面的運用。

3結束語

隨著以計算機、互聯網為代表和主流的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應用信息技術、開發信息資源、實施信息化戰略已成為國民經濟各行業領域共同的發展趨勢。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提升對我國農業的整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者:田麗榮單位:長春市雙陽區奢嶺街道辦事處農村經濟服務中心